他是中國工程院首任院長
為人低調(diào)
一生只專注于核武器研究這一件事
是23位“兩彈一星”元勛中
最后被解密的一位
他與核“打交道”長達近半個世紀
是中國首枚原子彈研制的技術(shù)總負責人
是中國核武器研究領(lǐng)域公認的“眾帥之帥”
他就是朱光亞
2011年2月26日
朱光亞因病溘然長逝
享年87歲
朱光亞魂歸“朱光亞星”永耀蒼穹!
今天
讓我們一起致敬
這位深藏身與名的偉大科學家
↓↓↓
“……我們中國要出頭的,我們的民族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jīng)站起來了,回去吧趕快回去吧!祖國在迫切地等待我們!”
這段鏗鏘有力的文字,出自著名的《給留美同學的一封公開信》。牽頭組織起草這封公開信的,正是25歲的朱光亞。
△1950年3月18日《留美學生通訊》
早在1946年9月,朱光亞進入美國密歇根大學,一邊作為吳大猷的助手做理論物理課題,一邊攻讀博士學位,學習的是與“原子彈之夢”最接近的研究領(lǐng)域之一,實驗核物理。
就在這封信刊登于《留美學生通訊》之前,朱光亞已拒絕美國經(jīng)濟合作總署的救濟金,登上了駛向新中國的“克利夫蘭總統(tǒng)號”輪船。
△青年朱光亞
回國僅4天,25歲的朱光亞就站在了北京大學物理系的講臺上。他是當時北大最年輕的副教授,主講光學和普通物理。
1956年,新中國決定發(fā)展自己的原子能事業(yè)。這一年,朱光亞參與籌建中國科學院蘭州物理研究室(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前身),擔負起為中國培養(yǎng)第一批原子能專業(yè)人才的重任。
1964年10月16日15時整,大西北戈壁灘一道強光閃過,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望著騰空躍起的蘑菇云,朱光亞潸然淚下。當晚,一向少言寡語的他在慶功宴上酩酊大醉,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醉酒。
1967年6月,朱光亞參與組織領(lǐng)導的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從原子彈到氫彈,美國用了7年3個月,蘇聯(lián)用了6年3個月,中國只用了2年8個月!
1969年9月,朱光亞參與組織指揮的中國首次地下核試驗取得成功,為核武器技術(shù)快速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朱光亞的人生編年表上,出現(xiàn)最多的一句話是“主持某次核試驗取得成功”。中國一共進行了40多次核試驗,朱光亞曾30多次親臨現(xiàn)場。
△聶榮臻(中)、王淦昌(左)和朱光亞(右)在我國西部核試驗基地
1994年,朱光亞成為中國工程院首任院長。
1999年9月18日,朱光亞被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直到這時,朱光亞才從幕后被推到臺前,他的事跡漸漸為人們所知。
2004年12月,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準將我國國家天文臺發(fā)現(xiàn)的、國際編號為10388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朱光亞星”。
“我這一輩子主要做的就這一件事——搞中國的核武器。”朱光亞曾說,“可這件事情不尋常——那是驚天動地的一件事,改變世界的一件事!那是讓中國人揚眉吐氣、挺直脊梁的一件事!”
推薦閱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