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由盲藝人組成的曲藝宣傳隊成立于1946年,“一副鋼板,打破一群大山的寧靜。一對鑼鼓,敲響一個村莊的喧鬧。一把三弦,彈出一方百姓的情感。一雙腳板,踏遍陵川的山莊窩鋪……”便是其70余年曲藝生涯的真實寫照。
1989年,15歲的靳文蓮帶著對文藝的熱愛加入陵川縣盲人曲藝宣傳隊。原本計劃學點技術為考劇團打基礎,沒想到這一干就是30余年。“曲藝宣傳隊中,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自強不息、無私奉獻,有著一股不服輸的進取精神,也是一個很有愛的大家庭,我深受感染與鼓舞。”
靳文蓮和隊員們下鄉演出。(資料圖片)晉城市婦聯供圖
30余年來,靳文蓮不斷成長,成為骨干力量。她身兼數職,編、導、演一肩擔,不僅是隊員們曲藝上的指導老師,更是他們生活上的照顧人。當盲殘人的眼,當肢殘人的腿,靳文蓮領著殘疾隊員上山下鄉、跋山涉水,頂嚴寒,冒酷暑,唱響太行山的村村落落。
“20余年前,陵川縣的許多農村還不通公路,我們下鄉演出全靠走,一大隊人背著鋪蓋、樂器,一個村接著一個村地演,有時一天要走三四十里地,一出門就要兩三個月。”靳文蓮回憶說。
即便如此,靳文蓮和隊員們依然樂此不疲地堅持下鄉演出。每到一個村,一演就是好幾個小時,一天連演三四場。“有時候真的很累,但聽到村民喊‘好’‘再來一段’,我們就又來勁兒了。”
為了讓每名隊員唱腔、表演達到一定水準,靳文蓮不厭其煩,手把手地耐心教,帶著他們在全國各地參加比賽、演出。其間,靳文蓮收到很多劇團發出的邀請,她都一一婉拒。“我曾經一度想過放棄,但看到一個個家長帶著自己的殘疾孩子,讓我們收下他們,只為讓孩子有一技之長,我就覺得遇到再大的困難,都不算什么,這份義不容辭的責任讓我決定留下來。”
靳文蓮帶著他們在全國各地參加比賽、演出。(資料圖片)晉城市婦聯供圖
近年來,靳文蓮不斷改革創新,圍繞黨的政策和省、市、縣的中心工作,編排成各種鼓書、小品、快板等節目內容,帶領隊員們深入機關、社區、學校、企業、農村及時進行宣傳,被民眾稱為“新時代太行山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靳文蓮介紹,70余年來,這支盲人曲藝宣傳隊共演出12萬多場,各類型節目4.2萬多個,自編自創節目1.5萬余個,受眾達25萬人次,總行程40多萬公里,在為民眾帶去歡聲笑語的同時,也起到宣傳、教育、激勵的作用。
作為全國三八紅旗手,靳文蓮此前也獲得多項榮譽:2018年榮獲司法部“新時代最美法律服務人特別提名獎”,同年還被山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2019年被山西省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同年還被晉城市委授予晉城市“特級勞動模范”;2023年,陵川縣首個三八紅旗手工作室——靳文蓮工作室成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