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揚子晚報報道了在南京讀書的鹽城籍腦癱大學生王海洋的勵志故事,感動了眾多讀者和網友。10年后,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再次聯系到王海洋,他已經成為令網友羨慕的“別人家的老公”。2019年,他和妻子耿冬冬通過相親網站相識,并在2021年有了女兒。手腳不靈活的王海洋為了減輕妻子的負擔學著做菜,從笨拙到熟練,吸引了一大撥粉絲,其中王海洋為妻子做七夕早餐的視頻甚至在全網引來3000多萬網友的圍觀。耿冬冬說:“雖然他的行動比別人慢很多,但他從不甘居人后,對我關懷備至,從不因為他的與眾不同,而吝嗇對我的付出。”
10年前感動網友的腦癱大學生
成了職場上的“拼命三郎”
王海洋一家三口
1991年,王海洋因出生時早產缺氧,被醫生診斷為新生兒腦性癱瘓。雖然父母帶他到北京、南京等地的大醫院治療,但都沒有起到效果。
王海洋的父母是鄉村小學老師,在他們的細心呵護下,小海洋兩歲時終于能夠坐了起來。通過起早貪黑訓練,他在五歲時學會了走路。
由于王海洋從小就對電腦感興趣,父母著重在這方面給予他更多的訓練。然而腦癱影響到他四肢的發育,導致手指關節僵硬、不能伸直,寫字速度不僅慢而且花費的力氣也大。為了加快寫字速度,他在書桌上放了一個秒表計時器。做題時,他會強迫自己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所有的題目,手指因為太用力而被磨得通紅,磨出了老繭。他說:“我不希望在考試的時候得到什么特殊的‘照顧’,我要證明自己能像正常人一樣學習。”
初中畢業后,王海洋進入老家的一所職業院校就讀。2012年5月,他又以優異的成績通過專轉本考試被南京曉莊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應用專業錄取。在大學校園里,王海洋有了實現夢想的舞臺。他整日泡在機房里,不僅掌握了各種編程語言,還能獨立設計網頁、創建動態網站。
入校后,學院領導考慮到他的特殊情況,想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他一些照顧,但都被他婉言謝絕了。后來,王海洋還入圍江蘇省大學生年度人物,獲得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等。
2014年1月10日,揚子晚報報道了王海洋的勵志故事,感動了百萬讀者。
10年前《揚子晚報》曾經報道過王海洋
10年后,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再次聯系到王海洋,發現他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王海洋目前在當地從事舞美工作,他在畢業后不久就通過招聘考試進入當地電視臺工作,后來又到文旅局工作。
從2015年開始,他就負責舞美工作,參與當地團拜會、文藝晚會、各種頒獎晚會等活動。雖然是幕后人員,但他有著拼命三郎的精神。只要碰到重大晚會,他都會夜以繼日地加班,坐在電腦前吃盒飯成了常事。
雖然工作很辛苦,但當王海洋看到演出順利進行時都會很開心。很多朋友都很佩服他,有人夸獎他是“我們大豐最好的調音師”。
王海洋在認真工作
結了婚有了可愛的女兒
生活越來越幸福
他不僅在工作方面取得很好的成績,個人生活也越來越幸福,結了婚,還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
王海洋和妻子耿冬冬最初在相親網站認識,聊了一周后就線下見面。
耿冬冬曾有過一段婚姻,前夫因交通事故意外去世。她以前沒有接觸過腦癱群體,一開始并沒有想過和王海洋在一起,她告訴記者:“我覺得他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坐輪椅。但見面后發現他除了走路姿勢不好看外,和其他人并沒有什么不同。”
交往一段時間后,兩人找到很多共同話題,耿冬冬覺得王海洋非常勵志。她說:“我雖然身體健康,但屬于比較悲觀的人。他身體殘疾,卻那么陽光、勵志,就覺得自己不如他。而且他也不在意我有過一段婚姻,感覺他能給我帶來正能量,再加上我們三觀比較合,后來就在一起了。”
2021年5月,他們的女兒出生了,兩人的愛情更加甜美。
他們的小家庭沒有依靠父母,王海洋是家里的頂梁柱,負責掙錢養家。耿冬冬每天帶孩子、做家務,很是操勞。王海洋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因為王海洋手腳不靈活,家務活特別是做飯都是妻子做,王海洋決定對自己發起一個挑戰——學會做飯,減輕妻子的負擔。
2023年6月,王海洋首次做飯,由于手指不靈活,他用刀子去蝦線時稍不留神就切到手指,打雞蛋的時候,蛋黃和蛋清撒出來一半……笨拙的樣子讓妻子既心疼又好笑,她想上前接手卻被倔強的王海洋拒絕。
等王海洋把做好的黃瓜炒蝦仁倒入盤子時,蝦仁和黃瓜又撒出了很多。他一頓飯還沒有做完,廚房里已經是杯盤狼藉。
王海洋給妻子做的菜
手腳不靈活的他學做飯
一頓七夕早餐引3000萬網友圍觀
王海洋說到做到,只要一有空,他就為妻子和女兒“洗手作羹湯”。動作雖然還是有些不靈活,但做菜的水平和創意有了很大提高。
“我都是在各種美食APP上學的,選一些自己能做的菜品給老婆做。”王海洋稱,剛開始對自己的廚藝有點擔憂,害怕做不好,但后來發現在妻子的陪伴和鼓勵下,自己的廚藝越來越好,逐漸從生活中找到了自信。
王海洋坦言,能夠完成一道菜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記者注意到,他的手不受控制,稍不留神就會把調料放多或者放少。他的刀工也比較差,切菜的時候會一刀深一刀淺,每次切完菜后都會滿頭大汗。他笑著說:“鍋里東西撒出來了、菜炒煳了,甚至鍋翻了都是常有的事情。”
王海洋雖然不善言辭,但其實是個很浪漫的人。去年七夕,王海洋為了給妻子營造儀式感,早上不到5點就起床。他準備給妻子做“郁金香雞蛋花束”,他從煮雞蛋、剝雞蛋,到切雞蛋、擺盤,忙活了兩個小時才完成。他還烤了妻子愛吃的牛角包,做了水果沙拉。他笑著說:“晚上要加班,沒辦法陪老婆,所以只能在早上彌補她。”
王海洋等妻子和女兒洗漱好一起品嘗,迫不及待地想要他們的反饋,到底好不好吃。當聽到妻子說好吃的時候,他非常興奮,露出沾沾自喜的樣子,還不停地炫耀自己廚藝了得。
看到丈夫一臉自豪地捧出“獨具匠心的”的郁金香雞蛋花束時,耿冬冬的眼眶濕潤了,內心充滿了感動:“我的腦癱老公,跟別人家的老公沒有什么不同,甚至比別人更棒!”女兒也一臉崇拜地對爸爸說:“謝謝爸爸,你做得真好。”
耿冬冬將這段視頻發到幾個短視頻平臺上,竟然有3000多萬網友圍觀,其中在一個短視頻平臺上,有20多萬網友點贊。
“我老公不腦癱都做不出這樣的早餐”
“這樣的視頻很好,我可以告訴我兒子,女生到底需要什么”
“你選擇他需要很大的勇氣,他也沒有辜負你的勇氣,祝福”
看到網友的留言,耿冬冬心里充滿了幸福,雖然當初她和王海洋彼此相愛,但走到一起也需要克服個別人的飛短流長,確實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她覺得自己的選擇沒有錯,“雖然他的行動比別人慢很多,但他從不甘居人后,對我關懷備至,從不因為他的與眾不同,而吝嗇對我的付出。”
3月9日,是王海洋和耿冬冬結婚四周年紀念日,他們在家里慶祝了一下。對于未來,他們充滿憧憬,王海洋告訴記者:“希望能夠把自媒體做好,影響到更多人,尤其是像我一樣的特殊人群,讓他們找回自信,生活對于每一個努力的人來說都是美好的。”
王海洋受傷后還在堅持工作
圖片:受訪者提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