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折戟,
卷入違規資本運作的浪潮中。
4月19日,針對上市公司中核鈦白“定增套利”案的調查落槌,證監會對中核鈦白實控人王澤龍罰沒1.33億元,中信證券、海通證券等頭部券商因“合謀”也被罰。王澤龍,何許人也?
福布斯2021年“全球最年輕億萬富豪排行榜”中,年僅25歲的王澤龍以15億美元身家位列第二。
當年,在深圳市潮汕青年商會公眾號文章中,王澤龍被稱為創二代中的“后浪”。
如今“后浪”折戟,被卷入違規資本運作的浪潮中。
躋身全球最年輕富豪行列
公開資料顯示,王澤龍出生于1996年,祖籍廣東省揭陽市,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影視項目策劃專業。
雖然學的是電影相關專業,但王澤龍似乎志不在此。早在2016年,同齡人還在忙學業時,他就在上學之余,豪擲14.31億元人民幣買入1.88億股,成為鈦白粉行業巨頭龍蟒佰利的第四大股東。
那次出手,王澤龍算是初露鋒芒。1年后,年僅21歲的他首次上榜“2017年胡潤百富榜”,以35億元財富位列榜單第1214名。
此后幾年間,王澤龍多次通過二級市場減持龍蟒佰利,實現套現,獲利頗豐,為日后入股中核鈦白做了資金鋪墊。
·學影視專業的王澤龍,很早就進入化工領域資本市場。
說起王澤龍與中核鈦白的緣分,背后還有一個故事。
福布斯中國網站對王澤龍的一篇報道中提到,2017年,一部講述國企改革的紀錄片《絕境求生》令人印象深刻。該紀錄片真實還原了曾經的國內鈦白粉行業龍頭公司中核鈦白破產重組的全過程。
中核鈦白成立于1989年,前身是中國核工業總公司位于甘肅的第404廠鈦白粉廠,主營產品是被稱為“工業味精”的鈦白粉,產品廣泛用于涂料、塑料、橡膠、油墨、造紙等領域。上世紀90年代,國內最優秀的院校畢業生、技術人才響應國家號召,意氣風發地走上戈壁灘貢獻一生,但因為企業經營不善,他們的后代即將面臨下崗失業的命運。
看完紀錄片后,王澤龍內心震動,對中核鈦白產生了濃厚興趣。
·中核鈦白是一家老牌鈦白粉企業。
兩年后,王澤龍出手。
2019年12月,公告顯示,王澤龍以3.8元/股的價格作價16.36億元買下中核鈦白4.3億股股份,成為新的實控人。這一番大動作引發格外關注。“‘95后’入主A股上市公司”“23歲坐擁30億身家”等字眼開始見諸于報端。
對于此次大手筆資本運作,王澤龍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對公司的發展背景、企業文化,以及重組并購后整個企業的產業布局高度認可。希望能以產業投資者身份,加入中核鈦白這個大家庭。”
入主中核鈦白后,王澤龍帶來了跟他一樣年輕的團隊。董事會中包括有海外留學背景的29歲副總裁潘旭翔,以及29歲的監事會主席王丹妮。26歲的韓雨辰此前在基金公司任職,受王澤龍邀請,出任中核鈦白董秘,成為王澤龍口中的“A股最年輕董秘”。而此次違規定增案被罰名單中,韓雨辰也在其中。
“大家都對中核鈦白抱有情懷,想一起真正做出些事情。”彼時,王澤龍對外界如此講述著自己的故事。
入主中核鈦白,將王澤龍置于聚光燈下,也成為他躋身全球最年輕富豪行列的助推劑。僅兩年后,福布斯公布2021年“全球最年輕億萬富豪排行榜”,25歲的王澤龍以15億美元位列第二,成為世界第二年輕、中國最年輕的億萬富翁。
·王澤龍入主中核鈦白,一度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父親的影子若隱若現
年紀輕輕的王澤龍,跨專業在化工領域資本市場一鳴驚人。對此,外界樂此不疲挖掘其背后是否有“推手”。
曾經叱咤資本市場的王德亮浮出水面。
出生于1970年的王德亮早年從事化工品貿易,掘到第一桶金后熱衷資本運作,先后入股滄州化工、昌九生化、錦化氯堿、中鎢高新等多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因為其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下手準,還一度被媒體稱為國企股的“狩獵者”。
2014年,王德亮創立驕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驕龍資管”)。2016年,多家媒體報道驕龍資管有操縱廣汽集團股價嫌疑。2017年,廣東證監局對“驕龍資管旗下資管產品控盤廣汽集團”案作出處罰。王德亮自此沉寂。
多家媒體在報道中認為,王德亮就是王澤龍的父親。
王澤龍也曾公開表示,“投資龍蟒佰利是在父親授意下做的第一個重大財務投資決策,也無疑是個成功案例”。
事實上,中核鈦白也是王德亮“早就盯上了的”。據報道,王德亮在2014年成立驕龍資管之后,就頻繁進出中核鈦白。
在王澤龍成功入主中核鈦白后,外界也常常能看到王德亮的身影。
環球人物記者在中核鈦白官方公眾號文章中看到,在2022年到2023年間,無論是公司年會還是黨群會、表彰會中,王德亮都是以“董事長”身份亮相,王澤龍的頭銜則為公司“實控人、運行總裁”。但記者查詢“天眼查”發現,王德亮并未在中核鈦白有任職記錄,只在其一家全資子公司中擔任過董事長,且已于2023年卸任。
在此次被立案調查的中核鈦白定增案中,有投資人對媒體表示,與他們電話、微信、面談此次定增及后續事宜的人,一直不是王澤龍,而是王德亮。
·王澤龍(中間穿黑西服者)在中核鈦白工廠。
兩人通力合作將中核鈦白收入囊中。之后的幾年,公司業績就像坐上了“過山車”。
2019年,鈦白粉價格降至低點,2020年起迅速上漲,漲幅近一倍。2021年,中核鈦白股價最高漲至14元/股,市值超400億元,公司營收為53.74億元,凈利潤約12.17億元,同比增加156.03%。
作為第一大股東的王澤龍,財富隨之水漲船高,也就有了在福布斯大放異彩的一刻。
然而,進入2022年后,公司營業狀況開始走下坡路。最新業績報告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為35.94億元,同比下降12.04%;凈利潤為3.34億元,同比下降45.83%。
關于業績下滑原因,中核鈦白解釋稱,自2022年三季度起,公司現有主營產品金紅石型鈦白粉市場受主要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新增產能逐步釋放、部分下游行業需求疲軟等因素的影響,呈現“整體供需偏弱、價格階段下滑”的業態并延續至今,行業整體盈利水平下降。
有業界人士分析,鈦白粉行業景氣度和汽車及房地產行業成正相關,預計,隨著鈦白粉市場逐步進入淡季,漲價趨勢或不可延續。
“觸碰監管紅線”
入主中核鈦白時表示要“做出些事情”的王澤龍,實際上并未在中核鈦白任職,而是請了職業經理人團隊管理公司,自己只作為最大股東和實控人掌控公司的經營方向。有媒體曾據此判斷,王澤龍的風格還是偏向資本運作。
最終,在運作中核鈦白定增計劃過程中,王澤龍聯手中信證券等套利,被證監會發現。
從時間點上看,王澤龍可以說是恰好撞到槍眼上。
2024年4月12日下午,資本市場新“國九條”發布,提出要強化發行上市全鏈條責任,進一步壓實發行人第一責任和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當天19時許,中核鈦白發布公告稱,實控人王澤龍因涉嫌違反限制性規定轉讓中核鈦白2023年非公開發行股票、信息披露違法等行為,已于3月13日被中國證監會立案。
同時,中核鈦白保薦機構、聯席主承銷商中信證券,定增獲配方海通證券,也在同日被證監會立案。三方被立案的原因,均指向中核鈦白在2023年2月發起的定向增發。
從4月12日中核鈦白發公告被立案,到4月19日1.33億元罰單下發,只用了一周時間。
至此,中核鈦白定增案成為新“國九條”發布后第一起被調查懲處的案件。
“資本市場新‘國九條’的發布,加強了對定增套利等違法行為的監管力度,并強調了對此類行為的打擊力度。中核鈦白作為被查處的典型案例,觸碰了這一監管紅線。中核鈦白實控人王澤龍及相關機構的定增套利行為涉及金額巨大,情節嚴重,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通過查處中核鈦白,也能夠警示市場,表明證監會對于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權益的決心。”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對環球人物記者表示。
江瀚認為,此次處罰釋放出的信號非常明顯:監管部門對于定增套利等資本市場違法行為將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違規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同時,也提醒廣大投資者要謹慎投資,注意防范風險,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王澤龍(左)代表中核鈦白與合作商錦泰鉀肥簽約。
如今,王澤龍正面臨嚴峻挑戰,公司和他個人在財務和信譽方面都將受到重挫。
江瀚分析,作為上市公司,中核鈦白的違規行為可能被市場解讀為公司治理不善、內部控制失效等問題,進而影響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和投資決策。此外,公司還需要承擔一定的罰款和賠償責任,增加財務負擔。
“對于王澤龍本人來說,處罰可能意味著其個人財富的大幅縮水,并可能面臨一定的法律責任。同時,其職業聲譽和市場信譽也將受到嚴重損害,可能對其未來的職業發展和商業活動產生不利影響。”
2021年處于高光時刻的王澤龍曾說,他成長于相當自由寬松的家庭氛圍,父親對他的每一個決定幾乎都給予無條件支持。“我現在工作起來可能比父親更拼命。有些工作上的應酬他可能會推掉,但我幾乎都是全力以赴。”
拼命想復制和超越父親的王澤龍,如果“全力以赴”的方向走偏,后果只能自己承擔。
總監制: 張 勉
編 審: 蘇 睿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投稿和提供新聞線索,可發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