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北京5月21日電 被譽為“人民藝術家”的許昕,離開賽場已經(jīng)有段時間了。當國乒忙著加緊備戰(zhàn)巴黎奧運會,游離于賽場之外的他,身上多了一份松弛感。
圖片來源:許昕社交媒體
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如今的許昕,將生活重心盡可能向家庭傾斜。當記者日前在冠軍進校園活動中見到他時,話題的落點最終還是回到了孩子身上。他在鏡頭前分享了帶兒子參加斯巴達勇士賽的經(jīng)歷,看著孩子勇敢跳下泥潭,身為“老父親”的他倍感驕傲。
“他直接沖下去的時候,我有種自己比賽獲得勝利的感覺。”那個瞬間,許昕在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正是因為“機靈”、“反應快”,許昕在上幼兒園的時候被老師挑中去打乒乓球。當時誰也沒想到,他拿起球拍,一握就是近30年。
漫長的職業(yè)生涯里,許昕一共拿到了20個世界冠軍。雖然國乒隊伍里最不缺的就是冠軍,但許昕的球風和技術特點,算得上獨樹一幟。
資料圖:許昕在比賽中。中新社記者 王剛 攝
超大的跑動范圍、嫻熟的旋球能力,使得許昕在中遠臺對壘中常常占盡優(yōu)勢。他像蟒蛇一樣在賽場上游走和糾纏,因此有了“大蟒”的稱號。憑借這樣的打法,許昕為世界乒壇貢獻了不少經(jīng)典畫面。
國際乒聯(lián)名嘴主持亞當-博布羅,在面對許昕打出的“神仙球”時,曾下意識創(chuàng)造出了新單詞“Xuperman”,用來形容許昕近乎超人般(Superman)的表現(xiàn)。而在國內(nèi),“Xuperman”有了更加接地氣的表述——“人民藝術家”。
不止在賽場內(nèi),賽場之外的許昕同樣是生活的“藝術家”。東京奧運會以后,許昕參加比賽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陪伴家人之余,他也有了更多時間嘗試另外一種生活。
他和武磊一起踢球、和毛不易一起唱歌、有時通過直播和球迷們聊聊天……這種輕松愜意,是許昕運動員時期從未有過的體驗。看起來,許昕已經(jīng)開啟了人生的下半場,但他事業(yè)的“第二春”依舊與乒乓球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
資料圖:2016里約奧運男子乒乓球團體賽決賽舉行,中國組合張繼科/許昕對陣日本組合吉村真晴/丹羽孝希。最終張繼科/許昕3:1戰(zhàn)勝日本組合。中新網(wǎng)記者 盛佳鵬 攝
2021年底,許昕當選亞乒聯(lián)副主席。身份的轉(zhuǎn)變,使得他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此前接受采訪,許昕明確表示,他希望乒乓球這項運動能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新活力。
肩負著推廣乒乓球運動的使命,2022年底,許昕開辦了自己的乒乓球館。他希望把“快樂乒乓”的理念通過這種耳目一新的方式傳遞下去,也希望更多年輕人站在乒乓球臺前,為此他不僅花費心思提升球館的品質(zhì)和體驗,還親自參與課程研發(fā),與教練團隊共同開發(fā)課程。
與此同時,許昕還積極走進校園,和小朋友們分享個人成長經(jīng)歷,鼓勵同學們不要懼怕失敗。他說:“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全力以赴做到極致,結果就是水到渠成。”
無論生活還是比賽,許昕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個理念。當頭銜越來越多、責任越來越重,他還是猶如一條巨蟒,在各個身份中穿梭自如。
去年,許昕曾表達出了對粵港澳全運會的渴望:“我還會為粵港澳大灣區(qū)全運會做最后的沖刺。”
賽場之內(nèi),贏得漂亮;人生舞臺,活得精彩。變化的是角色、身份,不變的是他從容的心態(tài)和熱愛的內(nèi)核。
推薦閱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