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把我的畢業論文給偷吃了?”
前不久
四川一位農學生的畢業論文
慘遭“毒手”
他辛苦種植的小番茄植株
兩側各有七枚果實
不知道被誰摘掉了頂端的兩個
設想中的“葫蘆娃”陣型被瞬間打破
評論區,有網友幽默地安慰他
“葫蘆娃中有一個隱身了”
為了防止論文再遭不測
他在植株旁貼上了“告示”
保護自己剩余的“葫蘆娃兄弟”
每到畢業或期末
都有不少農學生流下辛酸淚
畢竟他們的論文
可能一不留神就沒了
↓↓↓
農學生
想度過期末、順利畢業
到底要經歷多少意外?
本來還在喜滋滋規劃實驗流程
結果下地一看
畢業論文已經……被砍了
好不容易長出來的蘑菇
是云南丁同學的期末作業
為了保護它們
他特意寫了提示牌放在旁邊
可沒想到,作業消失得更快了
可能在云南
把菌子當期末作業
本來就是一個不太明智的決定
有時候,實驗對象太活潑
也會讓農學生頭疼
湖南一位農學生養的小豬
一不小心帶著論文跑路了
他只得滿院子追趕
萬一抓不到
就又是一個傷心的故事了
不知道這只小豬狂奔時
有沒有踩踏其他同學的畢業論文
不過,畢業論文把畢業論文吃掉的故事
確實可能發生
為了防止奇奇怪怪的意外
保護畢業論文
成了每一位農學生的必修課
在農學專業的校園中
經常可見“請勿采摘”的標語牌
不過,這招并不能保證萬無一失
萬一不識字的“貓學長”
來視察和品嘗實驗苗
畢業論文極有可能毀于一旦
有人選擇與論文住在一起
24小時守護實驗素材
一有風吹草動立即起身制止
絕不讓“意外”鉆空子
只要沒有外界干擾就萬事大吉?
不一定!
意外也可能來自論文本身
看到室友的雜交水稻在田里不見了
這位同學本來還感到慶幸
但轉頭一看
自己的水稻一共只結了兩粒
于是毫不意外地掛科了
農業科學研究過程中
結果就是這樣難以控制
比如這位同學
他曾經用雜交技術培育的玉米
非常爭氣地
結出了唯二的大玉米粒
或許論文可以轉變思路
“論如何培育無籽玉米”
嚴重懷疑
這位同學的疑問
是全體農學人的未解之謎
一場大雨、一陣狂風
都有可能讓農學生的畢業遙遙無期
不光如此
論文作者也可能是“災難”制造者:
不小心摔一跤
壓倒了僅有的實驗素材
養的蝴蝶好不容易有個突變的
結果一開籠子飛走了……
千磨萬擊還堅勁
農學生絕不認輸
一位水產養殖專業的學生
需要繁殖兩代魚并且將其后代養活
才能達到畢業條件
但沒想到
“活下來的15條魚全是公的”
導致培育下一代的計劃根本沒法推進
他只好重來一遍
這一次他加大繁殖數量
還廣泛采納各方建議
歷時三個半月
終于迎來重大進展
養出了“唯二的兩條母魚”
之后,他又經歷了小魚苗不會游動
有魚的尾部彎曲等種種意外
但兵來將擋
他在今年5月突破重重困難
順利通過了畢業答辯
需要頂著大太陽澆灌農田
需要隨時在田野一線肩挑手扛
需要與奇蟲異獸為伴
農學生的日常無比充實
其中的辛苦也很難想象
他們為什么能堅持下來?
有人回答
看到自己和老師種的草莓
一撥接著一撥,紅了又落
她想給自己點個大大的贊
有人看到種下的種子
努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長
就感覺學農是幸福的
還有人在田里見到了
“發光的小麥”
她愿意為了閃亮的麥田繼續努力
對于農學人而言
田間地頭播種下的是種子和秧苗
更是希望與夢想
希望每一位學生都能順利畢業
在廣袤的土地上種出花、結出果
擁抱更加熱烈的青春
加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