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蠣可以用來穩固橋基”
“故宮地磚用的是京磚
可不是‘金磚’”
……
涉獵廣泛、語言幽默
最近,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環境藝術設計系副教授
聶影在抖音火了!
過去一周
她發布的多條視頻
登上抖音熱榜
短時間內漲粉十多萬
《明式家具系列課程》
《現代設計下的手工藝》
《迪士尼帶來的設計啟示》
《文化冷知識》
……
這位以抖音號為“講臺”的
清華副教授
開設了一系列精彩的課程
內容跨度之大
讓網友覺得新奇有趣
“什么都能講”的本事
得益于聶影的多學科背景
她本科就讀建筑學專業
因為喜歡表達
研究生階段從工科轉到文科
博士畢業后選擇留校任教
在抖音平臺
有超過50萬網友關注聶影
粉絲們自稱
“清華抖音分校走讀生”
在評論區
和老師暢聊藝術與文化
也一起討論年輕設計師
在職業發展中面臨的困惑
……
從高校教授到短視頻創作者
之所以嘗試“跨界”
源于聶影心中
“想為孩子、學生
行業留下一點什么”
這個樸素的愿望
而在探索著
達成心愿的過程中
她驚喜地發現
做短視頻和課堂教學
有共通之處
甚至能相輔相成!
聶影愛學新東西
喜歡分享感受
每年準備課程教案
都會加入新的教學素材和思考
課堂上的新鮮知識
和獨到觀點
拓寬了她的短視頻選題范圍
錄制視頻又成為
她整理、記錄自己
“思想火花”的重要方式
學生們聽說
老師在抖音“紅了”
也更積極地參與課堂
討論、分享自己的理解
聶影覺得 “對我來說
這些短視頻也是一個檔案
是我和每一屆學生的共同成果”
就在這個暑假期間
聶影很喜歡的科普創作者
西北工業大學老師茍勝聯系到她
在表達欣賞的同時
也邀請她有機會一起合作——
藝術設計和飛行器設計
專業領域相距頗大的兩個人
因為同樣懷有
對短視頻科普的熱情而結識
這樣的跨界合作
對聶影來說是巨大的鼓勵
她把瀏覽短視頻 比作“逛公園”
各種各樣的內容就像是
公園里形形色色的景觀
而自己作為專業工作者
要做的就是
多栽一棵樹、多種一枝花
讓準確的、有價值的知識
在這個大公園里
得到更多展示的機會
在聶影看來
對于知識的普及
“看到”往往比“看懂”更重要
她愿意聊網友們感興趣的
中西方奢侈品行業
也愿意花上一周時間
查清中國古顏料的礦物質來源
“知道我們國家有這樣深厚的底蘊
就覺著有底氣、有希望!” 聶影說
相比自己的“出圈”
她更看重知識的“破圈”
“我想未來大學校園的變化
很可能就是真的沒有‘圍墻’——
不僅是物理概念上的沒有
在知識傳播和人員交往上
也 突破‘圍墻’”
聶影覺得,如果她能夠
既給專業的研究生
也給非專業的普羅大眾授課
“不管是傳播學術觀點
還是文化觀點
那將會更有意義”
現在,透過網絡平臺
她的努力被看到了——
謝謝您,聶老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