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任總設計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永志
被授予“共和國勛章”
他曾說
自己一生干了三件值得欣慰的事:
研制導彈、送衛星上天
送中國人進入太空并籌建中國空間站
今年6月
這位一路披荊斬棘
書寫傳奇的92歲老人
永遠離開了我們
而他摯愛的事業卻依然在浩瀚蒼穹
熠熠生輝
“降你三級,還干不干?”
“干!”
1932年,王永志出生于
遼寧昌圖一個貧寒的農家
1950年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
眼看著美國飛機頻繁騷擾遼東
王永志意識到,“有國無防是不行的”
他放棄了農業科學家的夢想
以優異的成績被清華大學
航空系飛機設計制造專業錄取
(后因院系調整并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在被派往莫斯科學習期間
因為國家需要
他又改學了火箭導彈設計
1961年,王永志回國投身導彈研發
一干就是30年
1986年
西方國家發生的一系列航天事故
造成國際商業衛星發射市場出現危機
王永志看到了中國火箭
進入國際市場的契機
決定研發捆綁式火箭
基于三張草圖
中國航天贏得了首個國際合同
然而,合同條件十分嚴苛
要求必須在18個月內
完成一次成功的飛行試驗
否則將面臨高達100萬美元的罰款
國內一些專家覺得這事辦不成
會讓國家聲譽受到影響
有專家對王永志說
“你要搞砸了
降你三級,你還干不干?”
王永志堅定地回答:干!
頂住壓力,王永志立下軍令狀
創造了18個月研制一枚新型大火箭的奇跡
長二捆的首飛成功
不僅讓中國的火箭首次打入了國際市場
也為后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
奠定了重要基礎
“我要安全地把中國人送進太空
安全地返回祖國大地”
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
王永志被任命為總設計師
60歲的他走上了新的工作崗位
“中國載人飛船的使命
是實現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想
壓力再大也要干”
當時,中國飛船計劃進入太空時
國外載人航天已經開始了40年
王永志直接瞄準了當時的世界頂尖飛船
“雖然我們起步很晚
但我們要高起點
就和它一個檔次,拉平這40年的差距”
載人航天工程的重中之重
是保障航天員的人身安全
作為工程的總設計師
王永志不僅要對工程的重大決策負責
也要對各個系統負責
他提出嚴格執行
從源頭查找問題的“歸零”制度
明確不帶任何隱患上天是“歸零”的核心
2003年10月15日
中國人的腳步終于第一次邁進太空
王永志說
看楊利偉很健康地出來的時候
真是感慨萬千
過去的勞碌全部被拋在腦后
“這么多年來的努力,只有一個目標
我要安全地把中國人送進太空
安全地返回祖國大地”
在王永志的書房里
保存著他積攢了六十多年的科研筆記
一本本發黃的筆記本上
誕生出中國人引以為傲的東風系列導彈
長征系列火箭
中國人進駐太空等舉世矚目的成就
從藍圖繪夢到拼搏圓夢
王永志始終將國家的需要
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
“宇宙是無限的,探索也是無盡期的
我們已經干過的算不了什么了
更壯麗的事業還在前頭”
致敬,緬懷!
來源|央視新聞 ID:cctvnewscenter 記者:崔霞 楊瀟 張芊芊 陶嘉樹 張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