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師,直至逝世,人們在翻閱其檔案準備悼詞時,方知是位赫赫大英雄。
2024年6月29日,96歲高齡的昆明學院離休干部郝珍富因病醫治無效去世。學院為郝珍富召開追悼會,查閱檔案記載介紹其生平,大家才發現郝珍富塵封的英雄事跡。他參加戰斗無數,歷經槍林彈雨,先后榮立3次特等功、2次大功、2次三等功,被授予一級戰斗英雄稱號,被評為省級勞動模范、優秀共產黨員。
浴血奮戰 功勛卓著
1928年8月,郝珍富出生于山西長治,4歲喪母,6歲喪父,寄身地主家做苦力,自幼吃不飽穿不暖,從小親歷日本野蠻侵略,飽受苦難的戰爭磨難。1946年家鄉解放后,郝珍富毅然投身革命,194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以及解放華南、西南等戰斗。
歷次作戰中,郝珍富都是沖鋒在前,英勇無畏。
晉南戰役,當敵我陷入膠著拉鋸時,郝珍富揣上手榴彈端起沖鋒槍,沖到敵前沿陣地撕開一道口子。強渡黃河,郝珍富冒著敵密集火力,帶頭蹚出一條渡河路線。兩次戰斗,郝珍富兩立大功。
洛陽戰役,在炮火掩護下,他帶著班里戰士沖到城墻下,冒死完成爆破任務。伏牛山戰役,他和先頭部隊將敵圍困于伏牛山東麓,帶頭殺入敵陣,全殲頑敵。淮海戰役,他帶著全班狙擊敵人,在耳朵、左肩、左腹等5處被擊中情況下,強忍疼痛不下火線,直到戰斗最后勝利。三次戰役,郝珍富兩立特等功,淮海戰役中被授予一級戰斗英雄稱號。
郝珍富獲得的部分獎章。
在解放云南的一場戰斗中,郝珍富帶領12名戰士窮追猛打,俘虜國民黨陸軍副總司令湯堯,端掉敵指揮部。
那是1950年1月24日,湯堯帶著殘部逃至元江縣二塘山一帶,最終龜縮在一個叫石缸廟的地方負隅頑抗。下午2時,突圍心切的敵軍一次次向解放軍反撲,時任110團1連1排排長的郝珍富見狀,率領一個班繞到敵側翼,趁敵不備沖入敵陣,舉起手榴彈大喊:“不許動,誰動打死誰!”
新華社隨隊記者拍下的湯堯被俘后照片,從左至右為曹天戈、湯堯、楊也可。
敵軍頓時驚慌不已,一名年長軍官喪氣地說:“不中了,繳槍吧。”此人正是湯堯。至此,國民黨在大陸的最后一個兵團宣告覆滅。
此役,郝珍富再次榮立特等功,被授予“戰斗英雄”稱號。
扎根西南 深藏功名
云南解放后,為保衛邊疆安寧,郝珍富隨部隊駐守勐海地區,參與保衛邊疆、建設邊疆、鞏固邊疆任務,直至1968年11月移防四川彭縣(今彭州市)。
駐守云南期間,郝珍富認識了妻子張雨薇。兩人剛認識時,張雨薇壓根不知道郝珍富是一級戰斗英雄,“他從來不提這些事,常說那些烈士才是真正的英雄。”
郝珍富與張雨薇結婚照。
幾十年來,無論是在軍隊還是到地方,郝珍富始終默默無聞勤奮工作,很少接受采訪。
1978年11月,郝珍富脫下軍裝轉業地方,組織安排他到昆明市第九中學從事教育管理工作,他欣然前往。當時學校地處偏遠郊區,交通不便,條件簡陋,他帶著張雨薇和3個孩子,借住在一座廟里,一住就是3年。
從中學到教學服務公司,再到高等專科學校,郝珍富塵封過去的戰功,一心投入教育事業。直到1987年6月離休,他依舊關心學校發展,資助貧困學生。
初心不渝 本色不改
認識郝珍富的人都說,郝珍富工作很認真很負責,為人很謙虛很隨和,生活很儉樸很自律,誰也不曾想他竟是赫赫有名的戰斗英雄。
戰斗英雄獎狀。
與郝珍富共事多年的昆明學院原副校長黃啟后說:“郝老是個純粹的共產黨員,離休后學校經常請他給師生作報告,他都是有請必到,他常說只要是為黨做事那就沒二話,但關于他的個人功績從未提過一嘴。”
大兒子郝剛在軍營長大,高中畢業后想上軍校,去當兵。他知道父親有很多戰友在部隊和軍校任領導,但郝珍富沒有張過一次口,反而用自己的經歷教育家人:“我們那時候參軍入伍為解放,打了那么多仗,沒想過要享什么福,你們想找關系當兵,門都沒有。”
二兒子郝昆回憶,上高中時有個同學指著一本書名為《紅旗飄飄》的回憶錄說,里面有他父親郝珍富的英勇戰斗事跡。郝昆拿著這本書回家詢問父親,沒想到郝珍富反訓斥道:“告訴你干啥,好出去顯擺嗎!”從此郝昆再沒敢問父親的事跡。
郝珍富一生無私一心為公,主動給災區捐款捐物,為貧困學子捐資助學。昆明學院離退休工作處工作人員馬洪波經常聯系郝珍富:“郝老做公益很大氣,但一家子卻住在70來平的老家屬房,每次學院去看望郝老,他從沒說過個人困難。”
一生深藏功名
向英雄致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