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徽誕辰1800周年紀念活動 啟動儀式上的致辭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
賀軍科
(2024年9月24日,巴黎)
尊敬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然科學助理總干事莉迪亞·布里托女士,尊敬的各位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及代表,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我們相聚在巴黎,紀念中國古代數學家劉徽誕辰1800周年,共同致敬為人類發展與進步作出杰出貢獻的古代科學家。在此,我謹代表活動主辦方,對各位嘉賓表示熱烈歡迎。
去年11月,第四十二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審議通過中國科協推薦的劉徽誕辰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在此,我衷心感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中國科協的信任,感謝韓國、阿塞拜疆等國的寶貴支持。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以中國科學家誕辰為主題的周年紀念活動,這是第一次。我們希望通過此類活動,向世界展現以劉徽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先賢的偉大科學成就、卓越科學思想及對人類文明的杰出貢獻。
劉徽誕生于1800年前,是中國魏晉時代的數學家,他在長期研習中國古代數學經典《九章算術》的基礎上,完成了《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兩部著作,為中國古典數學奠定了理論基礎。同時,他的數學思想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三個星期前,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將中國發現的一顆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劉徽星”,就是對這一全人類珍貴文化遺產的致敬。
劉徽數學思想的創造歷程為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提供了寶貴啟示。
他啟示我們,改善人類福祉應當是科技發展的價值追求。在現代科學體系中,數學至為重要。在中國古代,數學是最發達的學科之一,深深植根于人們社會生活。九章算術體系把抽象的數學理論與具體的生產實踐聯系起來,從測量田畝到城建規劃,從蓋房子到筑河堤,不僅提出精準測算方法,而且給出嚴謹數學論證,這種應用性和實用性成為造福人民的強大工具。今天,人類文明雖日新月異,但面臨的現實問題也層出不窮,只有為著推動社會進步、改善人類生活的科學研究,才會有強大生命力和持久感召力。
他啟示我們,守正創新是科技發展的基本方法。劉徽的成就建立在他對先秦諸子百家學說和中國古代數學經典的長期深入研究基礎之上。他所創造的割圓術、牟合方蓋、劉徽原理、以重差術為基礎的測量體系等一系列理論方法蘊含著深邃的邏輯思想、極限思想、辯證思想,他的數學創見完美闡釋了繼承與發展的統一。其兩百年后,中國祖沖之、祖暅之父子在劉徽基礎上,在計算圓周率和推求球體積公式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特別是祖沖之圓周率的計算精度,領先世界近千年。
他啟示我們,開放合作才是科技進步的正確道路。劉徽的數學思想、方法和科學精神不僅在中國古代數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且跨越國界、穿越時空,對其他國家的古代數學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每個民族都有其燦爛文化和科技瑰寶,人類文明就是在交流互鑒中才發展進步到今天的。從長遠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全世界科技界應當高舉公平公正開放合作旗幟,共同應對全球性科技挑戰。
女士們,先生們,讓我們弘揚古代先賢的科學精神,廣泛開展科技人文交流,增進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鑒,推進實現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下面,我宣布劉徽誕辰周年紀念活動正式啟動!
謝謝大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