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國內

沂水跋山遺址群再現了哪些古人類生活圖景?

——專訪山東沂水跋山遺址群考古項目負責人李罡
2024-10-12 10:29: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明芮 李欣
大號 中號 小號

舊石器時代考古研究是揭示人類起源的重要手段之一。2024年3月,山東沂水跋山遺址群入選中國“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一遺址群揭示了怎樣的人類史前文化密碼?再現了哪些古人類生活圖景?山東沂水跋山遺址群考古項目負責人、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李罡,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作出相關解讀。


跋山遺址出土的普氏原羚。李明芮 攝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山東沂水跋山遺址群是如何被發現的?包含哪些遺址?

李罡:跋山遺址群的發現是一個偶然事件。2020年夏天,一場臺風過后連降大雨,山東臨沂沂河水位陡漲,沂水縣跋山水庫緊急泄洪,水量遠超往年,致使溢洪閘下游300米處一根象牙意外從沂河岸邊被沖刷出來,揭開了跋山遺址群考古發掘的序幕。

經沂水縣文化和旅游局上報山東省文物局,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指派我到現場勘察情況,隨后確認其為一處考古文化內涵豐富的史前遺址,即后來的跋山遺址。

跋山遺址的發現,為尋找更多時空范圍內的舊石器遺址提供重要線索。2021年起,跋山遺址正式啟動考古發掘工作,經過連續三年的發掘,目前已在沂河上游區域發現包括舊石器時代中期、晚期,以及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遺址80余處,先后發現水門遺址、水泉峪遺址、葛莊遺址及沂河頭遺址等。

其中地層堆積最厚重的水泉峪遺址,初步測年數據為距今2.09萬年至6.5萬年,涵蓋細石器和簡單石核—石片兩個文化傳統,其與跋山遺址至少保存了1.5萬年的重疊地層,石器面貌具有明顯繼承發展的特點。


跋山遺址出土的原始牛。李明芮 攝

中新社記者:目前,山東沂水跋山遺址群出土了哪些重要文物?還原了10萬年前古人類怎樣的生活圖景?

李罡:以跋山遺址為例,它算得上是一座“貨真價實”的史前文化“富礦”,堆積近8米的殘存剖面,可劃分出14個文化層,目前已累計清理發掘面積225平方米,出土及采集文化遺物4萬余件,包括石制品、動物骨骼及少量竹、木質等有機物標本等。

值得關注的是,在跋山遺址距今10萬年前的地層中,我們清理出古人類用古菱齒象門齒制作的象牙質鏟形器。它是一件“稀世珍寶”,是國內首次發現的時代最早、體量最大的象牙制品。其型體規整、使用痕跡明確,不僅反映出古人類對工具原料選擇多樣化的意識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人類智力上的發展,暗示其可能對應新階段人群的出現。


李罡介紹水泉峪遺址。李明芮 攝

結合測年數據,我們通過對出土石制品組合、剝片技術、動物群種屬及古環境重建等信息的綜合分析,初步能復原距今10萬年古人類在沂河岸邊的生活場景:當時氣候環境優越,平均氣溫高于現在,古沂河水流充沛、水質清冽,滋養了沂河上游的動植物以及古人類。良好的生態使這里常有古菱齒象、犀牛、原始牛、羚羊、馬、鹿等多種動物活動。

此外,西跋山及其附近低山上出產豐富的脈石英石料,可以推斷古跋山人在此區域活動頻繁。他們依靠水源、石料來源及動植物資源,在此繁衍生息數萬年之久。


跋山遺址第九文化層至第十三文化層。李明芮 攝

中新社記者:通過研究山東沂水跋山遺址群的發掘成果,考古人員得出哪些重要論斷?

李罡:通過研究以跋山遺址和水泉峪遺址兩處遺址為中心的跋山遺址群發掘成果,可以看出,兩處遺址完整揭示了距今10萬年至2萬年前后的地層剖面,系統完善了海岱地區晚更新世古人類文化發展序列,在山東及周邊地區十分罕見。

跋山遺址是使用脈石英作為原料的簡單石核—石片石器業。這種特點可以上溯至華北地區更早的技術傳統,該技術傳統在海岱地區至少從距今10萬年開始,一直發展到距今3萬年前后細石器的出現。

而水泉峪遺址的細石器技術帶有明顯的承前啟后作用。它至晚距今2.8萬年出現,延續到距今2萬年,進而開啟海岱地區新石器時代文明化進程,突出表現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綿延不絕的特性。

值得注意的是,跋山遺址群發掘出土的數以萬計的石制品與動物化石,在時空上完整展現了本地區晚更新世人類連續發展的歷史進程,更將散布在周邊地區的簡單石核—石片技術的石英舊石器遺存完整連接,揭示了晚更新世華北、華中乃至華南地區舊石器文化傳統的一致性,說明中華文化長期連續發展的特點早在舊石器時代便已顯現。

結合環境考古、測年數據及出土遺物,可以發現:距今10萬年的暖期,古人類對巨型動物集中利用;距今約7萬年的冷期,古人類頻繁、大量用火抵御嚴寒;距今3萬年的末次盛冰期,細石器技術的出現展示了古人類為應對冷暖環境變遷,不斷調整適應策略,采用不同的生存方式。這些發現,生動再現了古人類應對黃淮海之間晚更新世環境變遷的適應策略與歷史場景。


跋山遺址考古發掘的部分成果。李明芮 攝

中新社記者:現代人起源問題在考古界一直頗有爭議。在解答這一問題上,山東沂水跋山遺址群提供了哪些新證據?

李罡:非洲起源說認為,20萬年前,由非洲的直立人進化而來的早期智人進化為現代人,在距今大約10萬年走出非洲,距今6萬年到達東亞并完全替代了當地土著人群。之所以說完全替代,是因為該假說認為東亞原始居民,沒有度過距今7萬年左右的末次冰期的嚴酷環境。

而跋山遺址群的發現,為學術界與公眾關注的現代人起源,即我們的直系祖先來源問題提供了更重要的證據。從距今10萬年左右就有古棱齒象與犀牛等巨型哺乳動物的集中利用場景,到階段冷期來臨之際用火遺跡的密集發現,再隨著末次冰期最盛期的臨近,細石器技術出現并持續發展,均證明了為應對冰期、間冰期交替出現帶來的環境變遷,晚更新世人類不斷調整適應策略的過程。

跋山遺址群晚更新世以來的連續文化堆積,無間斷的舊石器文化發展序列,均展現出本地區人類連續發展的歷史進程。特別是距今約7萬年的舊石器文化發展態勢,證明了當時中國有人類活動,使用的是本地區此前的石器技術,與同期非洲人使用的技術迥異,直接否定了末次冰期寒冷期東亞古人類滅絕的推論,清楚展示出本地區乃至中國與東亞早期人類與文化持續演化發展的路徑。

受訪者簡介:

李罡,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文博研究館員,國家級人才項目青年拔尖人才、中國考古學會舊石器專委會委員、山東考古學會常務理事,先后主持考古發掘項目20余項。

責任編輯:邱小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司机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乱女乱子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啪精品| 午夜免费福利影院| 亚洲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网站|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qvod| 九一制片厂果冻传媒56|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99|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华液|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高清国产精品久久|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妇乱子伦精品小说588|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国产婷婷| 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免费 | 狼群视频在线观看www| 欧美丰满熟妇xxxx| 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 乱人伦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 国产卡一卡二卡3卡4卡无卡视频| 男女过程很爽的视频网站 | 欧美另类videos黑人极品| 小受被多男摁住—灌浓精| 最近高清日本免费| 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好|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一级做受视频免费是看美女| 色综合网站在线| 日韩丰满少妇无码内射|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 又大又粗又爽a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