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國內(nèi)

共和國功勛人物|他們的名字,印刻在人類反貧困斗爭的豐碑上

2021-10-17 07:04:50 來源:新華網(wǎng) 作者:侯雪靜 王博 楊靜
大號 中號 小號
  今年的10月17日是第29個國際消除貧困日。2014年,我國將10月17日設立為國家扶貧日。從2012年底拉開新時代脫貧攻堅序幕,到2020年底,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下,現(xiàn)行標準下9899萬農(nóng)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鑄就了人類反貧困斗爭的豐碑。
 
  在這塊豐碑上,印刻著這樣一群人的名字——張桂梅、黃文秀、李保國……這些“七一勛章”獲得者、“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獲得者和“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挺身而出、開拓創(chuàng)新、攻堅克難,將熱血和生命奉獻給了脫貧事業(yè)。
 
  生命如炬,點亮夢想踐行使命
 
  “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讓大山里的女孩都能讀書。”看著一個個山區(qū)女孩因貧困失學,“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獲得者張桂梅萌生夢想。
 
  今年9月1日,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迎來13周歲生日。這座由張桂梅創(chuàng)辦的、全國首座全免費女子高中,已經(jīng)讓1800余名女孩圓了大學夢。
 
  一直吞著藥片、傷病難行的張桂梅,激勵孩子們:“祖國哪個地方需要,就上哪個地方去!”
 
  “一個受教育的女性,能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改變?nèi)说拿\。”工作數(shù)十年,張桂梅住在學生宿舍。
 
  “讓學生們遠方有燈、腳下有路、眼前有光,在山溝溝里也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看到美好的未來。”帶著這份信念,她抱著病軀點亮萬千大山女孩的夢想,照亮她們的前程。
 
  “七一勛章”獲得者黃文秀,出身貧困家庭,在國家助學政策幫助下完成了學業(yè)。研究生畢業(yè)后,她主動放棄大城市工作機會,返鄉(xiāng)擔任廣西百色市樂業(yè)縣新化鎮(zhèn)百坭村駐村第一書記。
 
  “百色是脫貧的主戰(zhàn)場,我有什么理由不來呢?我們黨是切實為群眾謀發(fā)展謀幸福的黨,我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這就是我的使命。”面對很多人的疑問,她如是作答。
 
  駐村兩個月,她走遍全村195戶貧困戶,用心繪制“民情地圖”;駐村滿一年,行車里程約2.5萬公里。她自豪地表示,這是她“心中的長征”。
 
  2019年6月,因遭遇山洪,年僅30歲的黃文秀壯烈殉職。
 
  “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生存得有價值,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作出貢獻。”黃文秀在入黨申請書里這樣寫道。她用年輕的生命,詮釋了新時代共產(chǎn)黨人矢志不渝的職責和使命。
 
  不為名利,只為群眾謀幸福
 
  李保國,生前是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35年來,他一直奮戰(zhàn)在脫貧攻堅和科技創(chuàng)新一線,志在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讓廣大農(nóng)民擺脫貧困,被譽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我是農(nóng)村長大的,過去家里很窮,我見不得老百姓窮。我是國家恢復高考后培養(yǎng)的第一屆大學生,學的農(nóng)林專業(yè),該用學到的知識為農(nóng)民做點兒什么。”他堅守這個信念,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只有不為名來、不為利去,一個心眼兒為百姓,農(nóng)民才信你,才聽你。”他永遠牢記自己是共產(chǎn)黨員,是農(nóng)民的兒子,每年深入果園田間200多天,讓140萬畝荒山披綠,讓10萬農(nóng)民實現(xiàn)脫貧致富。
 
  1974年,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薩如拉圖雅嘎查。當淳樸的牧民把自家舍不得吃的面條端給自己時,19歲的下鄉(xiāng)知青廷·巴特爾既感動,又心痛。
 
  “鄉(xiāng)親們不該這么苦!”廷·巴特爾的父親廷懋是新中國開國少將,從父親身上,這個蒙古族青年、共產(chǎn)黨員不僅繼承了勇猛無畏,還有責任擔當。
 
  他扎根草原47年,把最好的年華投身于邊疆牧區(qū)建設。他成立扶貧公司,賠了算他的,賺了都分給牧民;他堅持草畜平衡、綠色發(fā)展理念,號召牧民圍欄輪牧,“減羊增牛”,讓草原漸漸恢復“元氣”,帶領(lǐng)牧民把“沙窩子”變成了“幸福窩”。
 
  堅韌不拔,敢教日月?lián)Q新天
 
  造綠鎖黃龍、絕壁開溝渠……他們向命運宣戰(zhàn),與自然較勁,用雙手改變窮山惡水。
 
  1984年,陜西定邊縣海子梁鄉(xiāng)南海子農(nóng)場場長石光銀砸掉“鐵飯碗”,承包治理荒沙。為了戰(zhàn)沙,他變賣家產(chǎn)、負債累累、痛失愛子……數(shù)十年來,硬是帶領(lǐng)鄉(xiāng)親們筑起一條百余里長的“綠色長城”。
 
  “活一天,就得栽一天樹。”這位69歲的治沙英雄、“七一勛章”獲得者,依然守望著毛烏素沙漠。
 
  王有德是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原黨委書記、局長,同樣以“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的決心向風沙宣戰(zhàn)。
 
  “多栽一棵樹,就是我的價值;多治理一片荒山,就是我的價值;讓當?shù)乩习傩照业街赂恢罚褪俏业膬r值!”他說。
 
  多年奮戰(zhàn),王有德和職工們硬是營造出防風固沙林60萬畝,控制流沙近百萬畝,有效阻止了毛烏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擴,實現(xiàn)了人進沙退的偉大壯舉。
 
  唯一的水源,在三重山外。
 
  “一兩百號勞力,能鑿通三座山?”31年前,面對鄉(xiāng)親們的質(zhì)疑,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qū)平正仡佬族鄉(xiāng)原草王壩村黨支部書記黃大發(fā)撂下狠話:“水過不去,拿命來鋪。”
 
  靠著鋤頭、鋼釬、鐵錘和雙手,一條9400米的“天外來渠”鑿成了!
 
  水引來了,路修通了,貧困的帽子摘掉了!年逾八旬,“七一勛章”獲得者黃大發(fā)至今仍奮戰(zhàn)在鄉(xiāng)村振興一線。老人說:“共產(chǎn)黨員就是要干一輩子,不干半輩子。”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神州大地,正因為這些堅韌不拔的奮斗者,全面小康的路上一個都沒有少。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新征程上,無數(shù)個后來者將接續(xù)奮斗,譜寫鄉(xiāng)村振興的壯美篇章。
責任編輯:邱小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guān)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免费欧美黄色网址|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美女扒开裤子让男人桶视频| 性欧美video视频另类| 六月丁香色婷婷| 97在线公开视频| 极品肌肉军警h文|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中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曰|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漫画| 大胸美女洗澡扒奶衣挤奶|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91香蕉视频污污| 成人网站在线进入爽爽爽| 你懂的免费在线| 男人天堂免费视频|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m|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视频| 91在线老王精品免费播放| 日韩欧美aⅴ综合网站发布| 啊哈~在加了一根手指|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喷水 | 成年人黄色毛片| 亚洲视频欧洲视频| 欧美日韩第三页|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亚洲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高潮插的我好爽再干噢在线欢看| 性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妻|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不卡| 阿娇囗交全套高清视频| 女人张腿给男人桶视频免费版|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美女的胸www又黄的网站| 国产精品自在线| 久久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欧美黑人肉体狂欢大派对|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www.亚洲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