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點多,董哲換上工作服,準備開始一天的忙碌(3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董哲1997年出生于黑龍江,畢業(yè)于北京社會管理職業(yè)學院現(xiàn)代殯葬技術與管理專業(yè),現(xiàn)為北京市八寶山殯儀館的遺體整容師。在學校就讀時,她就選擇了專業(yè)中偏技術的方向,學習遺容整容等方面內(nèi)容。 2018年,董哲來到八寶山殯儀館實習并留了下來,開始自己的職業(yè)生涯。
八寶山殯儀館每天最早一場告別儀式安排在早上7點。儀式前,董哲和同事要為遺體化妝。整理、清潔、上妝、定妝……必要時,利用3D打印等技術,幫助逝者盡可能恢復生前容貌。
遺體整容師是一條和大多數(shù)同齡人不同的職業(yè)道路,很多人并不理解她。 “剛開始遇到很多困難,技術上的難題容易解決,難的是和家屬溝通。”董哲說,逝者家屬沉浸在失去親人的痛苦中,悲傷哭泣都是正常現(xiàn)象,“我盡力把妝容化得安詳一些,畢竟是最后一面,要讓逝者以體面的樣子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我性格比較獨立,選擇了就不會后悔。”董哲說,“我們服務的是逝者,更是服務生者,家屬對妝容的認可就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肯定。”
董哲在調(diào)制粉底霜和油彩,準備為逝者化妝整容(3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董哲在為一位逝者化妝整容(3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董哲(左)與同事交接,同事向其交代特殊的化妝要求(3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董哲在為一位逝者整理棺槨,準備為其化妝整容(3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董哲在八寶山殯儀館的3D打印遺體修復工作室內(nèi)(3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董哲在接待一位逝者家屬,為其辦理相關業(yè)務(3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董哲(左)在工作室內(nèi)與同事交流(3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推薦閱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