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4月6日電(記者有之炘)0.12萬人次,這是4月4日上海地鐵的總客流量,也是上海地鐵開通運營以來客流低位。
目前,為配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上海地鐵僅有兩條線路在運營。在這個“非常時期”,上海地鐵的乘客都有誰?地鐵運營的背后有哪些故事?
自3月底開始,上海實施大規模核酸篩查及封控管理。根據相關防疫規定,疫情封控期間,市民非必要不外出,這座2500萬人的大城市安靜了下來。上海軌交也開始實施縮線運營,以保障特需出行市民及防疫相關工作人員正常出行。4月2日以來,在上海地鐵的20條線路中僅有6號線和16號線仍在為乘客提供服務,全網絡508座車站中只有41座車站正常運營。
4月5日上午,上海地鐵6號線高科西路站的出入乘客為35人次。他們中有坐地鐵來上班的駐站民警、有穿制服的醫務工作者、有出差回滬推著行李箱的男子,還有帶著病歷卡前往醫院配藥的老人……每一位乘坐地鐵出行的乘客,都讓上海地鐵6號線高科西路站站長茆瑞星感到自己的堅守格外有意義。
4月1日至今,茆瑞星和其他四位同事義無反顧地把家安到了地鐵站內,留守在自己熟悉的工作場所,及時應對各種變化,確保線路正常運營。站臺巡視、每日結賬、車站消殺……盡管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車站在運營,但這些“地鐵人”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每天從早晨7點忙碌到晚上10點多。
茆瑞星告訴記者,高科西路站平日里的客流量近三萬人次,如今各個出入口處鮮有乘客出入,大部分乘客為醫護人員和公安民警。“這幾日的乘客中最大占比的是‘最美逆行者’們,有6號線駐站值班的民警,乘坐地鐵上崗,并前往各個車站維持治安,還有穿著制服的醫務工作者,乘坐地鐵前往6號線沿途的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浦南醫院、東方醫院等。”茆瑞星說,“盡管基于防疫要求,乘客們都戴著口罩,但透過他們略帶倦意的雙眼,我依然能感受到溫暖和力量,我對這些‘最美逆行者’充滿敬意,也希望能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盡一點綿薄之力。”
4月5日中午,已經在醫院駐守崗位九天的蔡醫生,背著裝滿換洗衣服的行囊,從上海地鐵16號線的龍陽路站上車,踏上回家的行程。由于人手緊缺,蔡醫生于3月27日晚就住進了單位,與同事們并肩作戰,直到4月5日才有機會回家看看。
看著空蕩蕩的車廂,蔡醫生的內心異常激動。“在疫情面前,作為醫務工作者,堅守一線、沖鋒在前是義不容辭的。好幾天沒回家了,幸好這條線路還開著,讓我回家的路在這個特殊的時刻還能如此便捷。”
除了疫情中的這些“最美逆行者”,還有一部分有就醫需求的市民出行也離不開地鐵。上海地鐵16號線鶴沙航城站站長沈麗告訴記者,車站周邊有不少居民小區,近日遇到過有些有就醫需求的乘客,選擇步行到地鐵站,然后乘坐地鐵前往沿線站點附近的醫院。 “只要有乘客有需求,地鐵就會保持運營,每次看到乘客的微笑,我就特別有成就感。”在16號線工作十年的沈麗說,“疫情終將會過去,后續上海地鐵將根據疫情防控形勢適時逐步恢復線路運營,期待更多列車的車輪重新滾動起來,期待上海這座城市再次恢復生機勃勃、流光溢彩的樣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