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印象中,沙特阿拉伯是一個沙漠國家,但其實并非如此,它擁有美麗漫長的海岸線。近些年來,沙特積極開發海洋旅游資源,來自中國的建設者,也在沙特的綠色發展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戳視頻,一起來了解中國建設者薛林虎在沙特海島的奮斗故事。
沙特紅海謝巴拉和烏瑪哈特二島開發項目經理 薛林虎:大家好,我叫薛林虎,現在是中交四航局沙特項目負責人。我現在位于中國港灣沙特紅海謝巴拉和烏瑪哈特二島開發項目。
每日往返海陸間 建島兼顧生態環保高要求
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我每天都要往返于住處、項目部、海島項目現場,算起來,步行和乘車坐船的總路程已經可以繞地球一圈多。我現在所在的島嶼開發項目,包括疏浚、吹填、護岸與生態保護等等,最終計劃就是將紅海沿岸打造成全球聞名的旅游度假勝地,也就是沙特人口中常說的第二個“馬爾代夫”。
我們這個項目其實是到沙特市場以來最特殊的一個項目,也是“一帶一路”沿線一個比較特殊的項目,本身自帶環保高要求的屬性,需要我們在施工當中既要保障工程進度,又必須兼顧生態保護。疏浚回填作業方面我們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難度并不大,難的是施工當中如何兼顧業主的環保高標準。為此,我們專門組織團隊成員學習掌握了沙特當地所有生態環保的相關法律法規,每天開展施工區域沿岸及外圍海域的環保監測。
高溫 海浪 從“不適應”到“習以為常”
盡管現在還沒有到夏天,但沙特白天的平均氣溫已經接近40攝氏度,天氣炎熱,我經常每天要換兩三套衣服。剛來項目上時,室內外大幅的溫差讓我有點不適應,不過現在這些都已習以為常,連原來暈船的毛病都已經被頻繁的海島與海岸間通勤治好了。
沙特紅海謝巴拉和烏瑪哈特二島開發項目經理 薛林虎:這個項目最大的特點是離岸作業,所有工作都在距岸30公里的海島上完成。如果每天穿梭于陸地與海島,將大大縮短(有效)工作時間,將對項目施工進展影響巨大。
一開始,出于保護海島原始生態環境的考慮,業主并不同意駐島作業,我和同事們多次主動找業主溝通,專門拿出了環保措施和解決方案,比如設置專門的污水收集設備,定期將污水運送出島,對垃圾進行分類并每天帶下島處理,最終還是贏得了對方的支持和理解。
沙特紅海謝巴拉和烏瑪哈特二島開發項目經理 薛林虎:在環境保護方面,業主的要求極其嚴苛,比如海水的渾濁度不能超過2mg/L。這是我們的作業水域,海水清澈,滿足業主的環保要求。另外,在島上對珊瑚的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也是有極其嚴苛的要求。
我還記得當時剛剛拿到項目時,為了確保海域環保達標,我和同事們馬上開始對島嶼進行勘探,發現島嶼周圍全是細沙海床,按照以往的操作經驗,僅在施工邊界安裝一道防護圍簾根本起不到防護作用。我就帶著當時僅有的十多名項目先遣隊員,下水探水情、摸環境,每天下水三四個小時,好多同事身上都被磨出了大口子,到現在還能看到傷痕。
現在,我們會專門在海上設置防污圍簾,確保施工水域以外能滿足海洋生物所需的生存環境。
沙特紅海謝巴拉和烏瑪哈特二島開發項目經理 薛林虎:目前我們的兩名潛水員正在做防污圍簾的維護,防污圍簾漂在水面上的為浮體,下部有垂簾,還有錨鏈等錨固措施。防污圍簾的一個作用就是為了將施工水域隔離開,將固體懸浮物留在施工水域以內,防止其外溢。
科學施工作業 保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在島上,對海鳥,魚鷹之類的巢穴,我們通過科學的手段移動到安全位置上,滿足其生存的需求。另外在島上,對作業環境內燈光亮度也是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以避免對島上海鳥和海中生物的作息時間產生影響。
這就是我和我的同事們每一天的工作,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一座荒無人煙的小島如今形象進度日漸明顯。為了保障項目順利完成,有的同事已經兩三年沒有回國。但是每次看到項目有新進展,看到海里的魚和島上的鳥與我們和諧共處,就感覺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