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晚10時,10多噸產自貴州省獨山縣的農產品,被運到廣州疫情較為嚴峻的荔灣區白鶴洞街。這批貼著“獨山廣州一家親,一點山貨表真情”等標語的愛心物資,除大米、土豆外,卷心菜、黃瓜、桃子、西瓜等均為前一天采摘,都是綠色生態、天然生鮮的有機“山貨”。
獨山縣曾經是貴州省50個國家級貧困縣之一。近年來,在廣州市東西部協作的幫助下,順利脫貧摘帽。面對廣州部分地區突發疫情,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迅速組織動員企業和民眾,開展愛心援助活動。廣東省第一扶貧協作工作組獨山縣工作隊隊長劉昕說:“這些山貨都是獨山本地的東西,是獨山群眾從田間地頭采摘出來的,把這些物資送到廣州,就是展現我們東西部協作的友好情懷。”
在縣里動員后的當天,布依族農民周安均父子率先捐了1噸大米和4.5噸蔬菜,成為此次愛心援助活動的最早參與者。64歲的周安均是一位退伍老兵,年輕時在原廣州軍區服役,度過了人生成長收獲最多的一段歲月。其子周邦偉,去年9月創辦貴州林晟養殖有限責任公司,多次得到廣州市援黔干部的幫扶。父子倆說,廣州的這份情意,我們必須要感恩和回報。
參與援助活動的獨山縣群眾和周安均父子(后排右一、右二)
受周安均父子的影響,一天后,貴州金滿倉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董事長王紹平,捐獻了1噸大米和1噸水果;隨后,貴州神璽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也捐獻了3噸大米;此外,還有兩位匿名捐獻者。他們說,廣州為全國承擔了九成境外人員的輸入壓力,這很了不起,現在疫情加劇,我們幫一把手,理所應當。
廣東省新階聯同心服務團志愿者吳衛南、黃偉、趙俊祺等人,為此次愛心活動提供了策劃、聯絡、接應、搬卸等服務。接下來,他們將和更多的貴州愛心企業等一道,組成同心公益共同體,繼續開展愛心接力活動,為廣州疫情封控區域民眾提供食材援助。
深夜接車卸貨的廣東省新階聯同心服務團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