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位刑警
如果將他追繳回來的文物集中起來
足可匹敵
一座中型博物館的藏品
2020年8月底
全國打擊防范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展開
3年間
由他獲取線索或參與指導破獲
盜墓、販賣文物等案件260多起
繳獲文物保守估算超過1.3萬件
經鑒定明確為國家一級的文物11件
抓獲盜墓、販賣文物犯罪嫌疑人230名
包括兩名公安部A級通緝犯
他就是刑警丁力
丁力個人照。(資料照片)
從警26年
今年50歲的丁力
自從穿上這身警服
就一直堅守在刑警崗位上
以偵破案件為天職
不過,和其他刑警相比
丁力還有個特別之處
那就是癡迷于文物考古
丁力家中部分藏書。(資料照片)
01
這位刑警懂文物
丁力家的地下室
收藏了大約1.3萬冊
各類文物考古專業書籍和學術著作
他從小愛好收集各種各樣的古錢幣
常去文玩市場、古籍書店
丁力對文物的喜愛
源于對徐州這座城市的愛
他說: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與載體。
當你深入了解一座城市的歷史,
你會越發熱愛這座城市,
越發想將那些散失的文物追回。”
在丁力追繳回來的文物中
有一樣雖并非級別最高
但特別讓他引以為傲
那就是萬崇德的墓志銘
萬崇德是徐州歷史名人萬年少的父親
其墓志銘共有1990字
記載的事項顛覆了
以往公眾對萬氏家族的認知
填補了徐州地方文獻空白
校正了引用多年的
《萬年少年譜》中的諸多錯誤
起到了補史、證史、糾史的作用
02
看網絡直播也能破案
在偵辦文物犯罪案件中
丁力特別注重學習
廣泛了解各種盜墓手段
文物造假方式以及業內暗語
以前
他向博物館考古所研究人員討教
現在
一些機構和辦案單位
請他去講解文物歷史
鑒定文物真假
丁力(右二)與考古專家一起研究文物。(資料照片)
2021年初
在一個短視頻平臺上
丁力偶然刷到一個賣工藝品的直播間
進去看了一會兒
他發現工藝品中
夾雜有出土文物
懷疑他們是在
打著賣工藝品的幌子倒賣文物
后來
他與甘肅警方聯手,循線追蹤
破獲“2·22”江蘇、甘肅特大倒賣文物案
繳獲文物數千件
還有數以萬計的古錢幣
在“2·22”公安部督辦案件偵辦期間
丁力到徐州古玩市場巡查
在一家古玩店一個不起眼的角落
發現一個弓形器
憑經驗感覺是珍貴文物
極似山東滕州前掌大遺址出土的青銅器
他不動聲色
請來專家悄悄復核,暗中追蹤
最終挖出震驚文物、考古界的
“呂清山案”
繳獲文物數千件
鏟除了一個以考古勘探為幌子的
特大盜墓團伙
這一案件也是徐州市公安局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
破獲的涉文物犯罪案件中
追繳文物種類最廣
跨年代最長
數量最大
等級最高的案件
03
建模破積案
2010年
臥牛山楚王墓遭遇盜掘
后經搶救性發掘和清理
推斷這一墓葬為
第五代楚安王劉道及其夫人墓
因為當時獲得有效線索不足
十余年來,案件遲遲未能破獲
丁力一直在琢磨
如何能破獲陳年積案
將散失的文物逐一追繳回來
說干就干
他認真梳理警情線索
主動對接文物考古部門
獲取數據和被盜現場勘查資料
逐步建立了盜墓者數據庫
再結合這些盜墓者軌跡、作案手法
進行大數據對比
沒想到
還真就讓他篩選出一批
盜墓積案犯罪嫌疑人
其中就有臥牛山楚王墓盜墓案
主要犯罪嫌疑人韓某
當時分局正在偵辦一起盜墓案
涉案嫌疑人無意間提到認識韓某
丁力巧用訊問策略
最終從嫌疑人口中
獲悉韓某伙同該人共同盜掘
臥牛山楚王墓的詳細過程
盜墓團伙落網
大量珍貴文物也隨之追回
丁力說:
“盜墓、販賣文物有其圈子
作案手法也各有不同”
基于這些作案特點
盜墓犯罪的基本規律
他牽頭開發了
打擊涉文物犯罪的數據平臺
“御金行者”
在丁力看來
現代刑偵技術以往運用于命案積案攻堅
他希望也能運用現代刑偵技術
對文物犯罪積案進行攻堅
讓散失的珍貴文物重見天日
04
“反盜墓論文”
盜墓是一種古老的犯罪
主要人員相對固定、活動詭秘
是一個特殊的群體
有著自己獨特的圈子和交流方式
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和認同
平時交流多用“黑話”和“隱語”
外人難以理解
打擊文物犯罪
證據獲取、抓獲時機、文物追繳
都存在一定難度和專業性
為了讓更多的刑警
加入打擊文物犯罪的隊伍中來
丁力將其了解的
盜墓現狀、打擊方式、破案歷程
寫成論文在期刊上發表
05
“寶藏刑警”
從“刑偵”跨界到“文物”
又跨界到“大數據”
丁力被許多同行贊為“跨界高手”
同事們也常說
丁力是刑警隊伍里最懂文物的
文物圈里最懂刑偵的
堪稱“寶藏刑警”
丁力說
他很想收個徒弟
要像他一樣愛好文物
更要能守住底線、邊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