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40歲的于彬出生于四川攀枝花,從小被確診為重度腦癱,無法獨立行走,也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說話。雖然身患?xì)埣玻齾s用小說表達(dá)自己對生活和生命的熱愛,把愛好變成了生命里的亮光。
14歲時,于彬在父母的幫助下學(xué)會用電腦打字,開啟了她的寫作生涯。靠自學(xué),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出版了《凝戀》《天堂中的愛》《灰星》3部小說。
圖為于彬和母親
出生百天確診腦癱,醫(yī)生稱“活不到13歲”
1983年9月的一天,于彬出生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一個普通的家庭。她的到來,為整個家庭帶來了歡笑與希望,但就在全家人沉浸在幸福之中時,不幸的事情發(fā)生了:剛滿百天的于彬因持續(xù)一周的低燒被確診為小兒腦癱。
但父母對身患腦癱的于彬并沒有放棄,他們用加倍的愛呵護著女兒的成長。“感謝爸爸媽媽對我的照顧,我愛他們。”于彬說。
從半歲開始,于彬最常去的地方就是醫(yī)院。但凡聽到有好的診治方法,父母就帶著她去尋醫(yī)問藥。
除了治療,于彬從小跟隨父母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旅游。“醫(yī)生說,她可能活不到13歲,我們就想在她有限的生命中帶她多看看這個世界的美好。”母親沙潔充滿感慨地說。就這樣,于彬跟隨父母去過很多地方,甚至他們的腳步還走出國門,到了德國、法國、印尼等國家。
圖為于彬
14歲時學(xué)會打字,開啟寫作之路
由于身體原因,于彬無法像正常孩子一樣走進學(xué)校讀書,父母成為了她的私人老師。爸媽用節(jié)約下來的生活費給她買了音響和喜歡的書籍,每周一有時間就陪她去圖書館、書店看書。
在家人愛的呵護下,于彬?qū)W會了做很多事情。“夏天自己的衣服堅持自己洗,每天定時給外婆倒水、喂藥。”沙潔說,于彬雖身患疾病,但她特別懂事。
14歲時第一次接觸到電腦,讓于彬興奮不已。“我喊安裝電腦的師傅下班后來家里教于彬?qū)W用電腦,結(jié)果師傅覺得我在開玩笑,根本沒有回應(yīng)這事,所以她只有自學(xué)。”沙潔說。從一開始不識字,到認(rèn)識幾個字,再到可以自己閱讀長篇小說,這個過程于彬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
后來,于彬愛上了寫作。在電腦前一站就是10多個小時,腿都站得靜脈曲張了。“爸爸看到這些十分心疼,喊女兒放棄寫作,身體會累垮的。”沙潔說。聽到爸爸的勸告,于彬還傷心了好一陣子。但在她的堅持下,爸爸也只得默默支持女兒寫作。
于彬在電腦前打字
出版3部小說,想去看薛之謙的演唱會
電腦打字,對于普通人來說簡單,但對于彬來說并不輕松。她握住鼠標(biāo)都比較困難,寫字只能用單個手指,一個一個字地從鍵盤敲出來。但如今,她已經(jīng)出版了《凝戀》《天堂中的愛》《灰星》3部小說。
2010年5月,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于彬用7年時間寫成的個人文學(xué)作品集——《疑戀》,收集了她2008年創(chuàng)作的《疑戀》以及近10余篇隨筆與短篇小說。同年,她被吸收為攀枝花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
2011年12月,長篇小說《天堂中的愛》出版,內(nèi)容以自身情感經(jīng)歷為主。2013年,于彬加入四川省作家協(xié)會,被攀枝花市評為“感動?xùn)|區(qū)十佳人物”。2015年,于彬又出版了長篇小說《灰星》。
常常凌晨進行創(chuàng)作,經(jīng)常熬夜再加上腦癱并發(fā)癥帶給于彬的身體困擾,讓她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前。“如果我的壽命可以延長,我想研究一下機器人保姆,幫助有需要的人。”于彬說。
面對命運,于彬無法去選擇,但面對自己的生活,她堅定選擇積極、陽光地去對待。采訪快要結(jié)束時,記者問:“你的愿望是什么?”于彬露出了孩童般的微笑:“我想去看薛之謙的演唱會,哈哈哈……”
推薦閱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