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十四五’ 聚焦新發展”系列漫評之十三:
金書秦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經濟體制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處理好工農城鄉關系實際上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我們國家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如果處理不好城鄉工農關系就很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農業、農村、改革、銜接這四個關鍵詞是今后具體工作的重點。
農業方面,要注重提升質量、效益、競爭力,這也是農業現代化的核心,同時還要厲行節約,不能一邊大水大肥搞生產,一邊大吃大喝搞浪費。
農村方面,農村現代化是急需補齊的短板,要強化縣城綜合服務能力,把鄉鎮建設成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同時完善鄉村的水、電、路、氣、房等基礎設施,提高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持續推進改造農村廁所、垃圾處理、污水處理三大革命。
改革方面,要解決好農村最重要的三塊地問題:一是承包地,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二是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入市制度;三是宅基地,要探索三權分治的實現形式。此外還要處理好集體產權制度、農村金融服務等改革重點。
銜接方面,要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在脫貧攻堅取得偉大成就的基礎上,全面進入鄉村振興軌道后,今后發展中堅持和鞏固、完善和發展的方向,五中全會給出了答案,不論是財政投資力度要總體穩定,還是堅持和完善東西部協作和對口幫扶等,只有讓脫貧成果鞏固了,才能考慮下一步如何更好實施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