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抗糖概念風靡網絡。所謂“抗老千萬條,抗糖第一條”,無論是食品行業還是美妝產業都迫不及待搭上這班車。從控制碳水、甜品攝入,到使用抗糖面膜、抗糖藥丸,控糖正成為不少人追捧的生活法則。抗糖真的能抗老嗎,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控糖那些事兒。
嗜糖本是人類天性。然而近年來,隨著公眾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過量攝入糖分的危害。控糖逐漸成為一股新潮流,而不再只是某些病患群體的選擇。雖然控糖抗老有著一定的依據,但糖分攝入被視為成為皮膚的“頭號殺手”,仍是根植于衰老焦慮的深厚土壤,背后更不乏各類營銷的影子。
無論是對于賺取流量的平臺博主,還是販售產品的商家企業,一個規律顯而易見:哪里有焦慮,哪里就有市場。從美白丸、減肥藥,到燃脂霜、抗糖精華,這個市場邏輯一再被驗證。諸如“要想皮膚好,抗糖少不了”的口號滿天飛,控糖和不控糖的肌膚狀態對比圖刷屏網絡,戒甜品戒碳水的控糖餐單屢屢成為熱門,主打抗糖概念的外用內服產品層出不窮……瞄準人們求美心切心理,各方合力造勢,當控糖被附加上可觀的變美價值,自然不乏追逐買單者。而一旦焦慮被流量放大,控糖的作用也必然會被相應放大。
控糖的健康價值毋庸置疑,但談糖色變恐怕大可不必。在一些極端的控糖飲食實踐中,不僅視糖果、飲品為砒霜,還將碳水、水果等一概拒之門外。科學控糖,防止因噎廢食、矯枉過正,必須規避一些認識誤區。
首先,控糖不等于戒糖。盲目戒糖不僅可能于皮膚無益反倒造成傷害。我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每人每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但也要看到,糖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攝入糖分不足會減少糖蛋白的合成,造成低血糖、貧血、營養不良等健康問題。合理選擇食品種類和烹飪方式,控制總量,才是科學控糖的要義。退一萬步來講,糖有多種形式,含糖的食物五花八門,完全戒糖實際上也并不現實。
其次,控糖的抗老作用究竟幾何,尚未可知。雖然糖化確實能導致皮膚衰老,但皮膚衰老是身體各項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顯然不能統統歸咎于糖的攝入,單純控糖的功效可能遠遠達不到預期。過度迷信其抗老功效可能在控糖上走入歧途,還可能稀里糊涂交了智商稅。而且,通過干預糖化反應進而抗老的產品邏輯是否行得通,也需要打個問號。實際上,有專家表示,絕大部分抗糖產品并未經過系統化專業驗證,能否抗糖尚無科學依據。
其實,在抗老議題里,控糖只是其中一個小分支。窺一斑而知全貌,營銷紅火的抗老概念里、規模龐大的抗老需求中,有對美的出于人之常情的追求,也有對衰老的過度焦慮和恐懼。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科學抗老無可厚非。當然,除了外在容顏,健康體魄、強健精神更應成為抗老的題中之義。就此而言,尊重規律、放下焦慮,主動擁抱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理性的道路上追求美,才不至于徒勞無功甚至適得其反。
這正是:適度控糖有益,毋要過度預期。抗老無可厚非,焦慮大可不必。(鐘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