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的正高級農藝師梁遂權10月14日順利抵達馬拉維共和國的布蘭太爾農業研究所,開始執行中國—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馬拉維(二期)南南合作項目任務。這是梁遂權第三次赴非洲開展農業技術援助工作。在馬拉維的兩年時間里,他擔任果樹專家,主要對芒果、蘋果和柑橘屬等水果新品種進行研究。
出發前,梁遂權精心挑選了夷陵幾個有代表性的柑橘枝條,帶到馬拉維進行嫁接實驗,以評估其在當地的適應性。剛到布蘭太爾農業研究所,他立即與果樹助理Charles合作,進行柑橘枝條的嫁接示范操作,并和同事們一起商討工作計劃,著手申請物資采購,為開展技術培訓和示范研究作準備。
同時,梁遂權還帶去了夷陵的宜紅茶、三峽綠茶等農特產品,并將鄧村綠茶和鴉鵲嶺原始部落有機稻米贈送給馬拉維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代表處高級官員Alexandra女士,在相互交流中推介夷陵出品的好產好物。
今年6月27日,中國—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馬拉維(二期)南南合作項目行前培訓暨啟動儀式在武漢舉行。這次中國-FAO南南合作項目不僅注重技術和經驗的雙向交流,還通過共享農業知識和技術,推動馬拉維果樹品種的研究與發展,同時加強國家間的友誼與互信。
梁遂權今年55歲,18歲參加工作后就一直從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主持完成7項市、區科技進步獎項目,獲夷陵區“首屆十大杰出青年”和“文明個人”稱號。
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梁遂權第一次作為中國援乍得共和國的第5期農業專家組成員,圍繞常規水稻和雜交水稻技術推廣,在邦戈爾水稻分組扎實開展農業技術培訓。針對當地水稻生產特性,編輯技術培訓資料,采取集中辦班與現場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技術培訓。同時增加巡回指導頻次,加強對水稻病蟲害防治,形成了《非洲乍得水稻病蟲害發生與防治實踐》調研報告。
2019年11月至2022年8月,梁遂權又參加中國援幾內亞比紹共和國第11期農業專家組工作。作為技術負責人,除了常規水稻的試驗示范工作重點,他同時將攜帶的幾個紅薯品種,與當地聯絡官Antonio Mendes Tavares、農業技術員Augusto Feinandes一起,進行紅薯育苗示范推廣科研活動。
到幾內亞比紹后,在水稻種植試驗示范之余,他充分發揮在嫁接和育苗方面的特長,開始對當地的柑橘類水果生產進行全面走訪調查研究,積極開展芒果、柑橘等果樹的嫁接與技術推廣。
2020年2月,專家組組長尤衛東下鄉帶回幾枝臍橙枝條,托付梁遂權給駐地的一株實生檸檬大樹嫁接換種。“由于氣溫太高,我將樹冠分為上、中、下部三層分別嫁接,還特意用遮陽網蓋著枝條,以防高溫對嫁接的枝條造成傷害。”梁遂權介紹,2020年3月20日,新芽冒出了頭,9月,樹冠基本恢復,一個結果枝芽抽梢后還開了2朵花。當地農業官員看到嫁接后的果樹長出新枝開花后,豎起大拇指連連夸贊。
在幾內亞比紹工作期間,梁遂權廣泛傳播農業生產技術,得到了認可和肯定。2022年7月,梁遂權被中國駐幾內亞比紹大使館授予“模范共產黨員”稱號,獲得幾內亞比紹共和國授予的“博埃山優秀專家”榮譽。
作為基層農業技術人員,梁遂權深知種質資源對于農業發展的重要性。從幾內亞比紹回國時,他向幾內亞比紹有關部門報備,帶回了6份腰果種質資源、4份芒果種質資源和2株“紅刀”芒果嫁接苗。回國后,經過一番比對與考量,他將這些種質資源寄到了廣西百色市田東縣國家芒果資源圃,于是,遠渡重洋的芒果枝條在廣西安了家,今年已經開花掛果。這些芒果種苗豐富了我國相關科研人員的種質資源。
“三度援非,只為稻米更香、水果更甜,讓所有人能夠共享優質農產品。讓全世界共育優良農作物,實現糧食安全是我最大的心愿。”梁遂權說,他將竭盡全力發揮技術優勢,廣泛傳播夷陵“橘都茶鄉”的農業產業化經驗,推動馬拉維農業經濟發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