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旺達總統卡加梅曾說,
“對于試圖利用這部電影
達到某些目的的人,
我想他們與大屠殺本身同樣險惡。”
作者:姚貞羽 許曄
編輯:許 曄
編審:蘇睿 凌云
許多人第一次聽說盧旺達這個非洲國家,或許是通過一部電影——《盧旺達飯店》。
這部電影講述了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期間,一位酒店經理設法挽救了1268名無辜人士性命的故事。
該片據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這些年賺足了觀眾眼淚。
然而,在大屠殺過去27年后,事情卻迎來“驚天大反轉”——2021年9月20日,盧旺達一家法院裁定《盧旺達飯店》主角原型保羅·魯塞薩巴吉納涉嫌支持恐怖主義等9項罪名,被判入獄25年!
·魯塞薩巴吉納被捕。
今年2月,當地檢察機構提出上訴,要求判處其無期徒刑。
近日,盧旺達上訴法院裁定:維持原判。法官表示,“25年的刑期相當于他所犯罪行的嚴重程度。”
但魯塞薩巴吉納的女兒此前則表示,對已經快70歲的人來說,“25年監禁基本上就是死刑”。
從備受贊譽的“英雄”,到如今的“階下囚”,魯塞薩巴吉納身上究竟發生了什么?
大屠殺中的“英雄”?
1954年,魯塞薩巴吉納出生于盧旺達首都基加利附近的一個農民家庭。他曾學習酒店管理,并通過多年努力,終于在1993年成為盧旺達一家豪華酒店的總經理。
他不會想到,自己平靜的人生,不久后就遭逢巨變。
·魯塞薩巴吉納(資料圖)。
1994年,盧旺達胡圖族和圖西族之間的仇恨沖突演變為血腥屠殺。短短3個月,共有50萬至100萬人被害,其中大部分遇難者為圖西族人。
這是萬惡的殖民者埋下的禍根。
在比利時殖民盧旺達期間,他們通過觀察當地人鼻子的寬度、身高和皮膚的顏色,把全國人大體上劃分為兩個民族:身高較高、膚色較淺的被稱為圖西族,膚色較深、身高較矮的被稱為胡圖族,后者占總人口的85%。
·殖民者拿著游標卡尺量盧旺達人的鼻子。
人數較少的圖西族被殖民者確定為優等民族,被授予特權,對胡圖族進行統治。這引起了種族間的敵視。
到了上世紀50年代,殖民者在撤離時又故意“使壞”,將權力放給了“被壓迫”幾十年的胡圖族,兩族間沖突加劇。
1994年4月6日,時任盧旺達總統、胡圖族人哈比亞利馬納墜機而亡。胡圖族人極端分子借機一口咬定是圖西族人刺殺了總統,煽動胡圖族人殺光圖西族的人,為總統報仇。
當時,不止胡圖族軍人、民兵,就連普通平民也拿起了屠戮工具,揮向身邊的圖西族同胞……
魯塞薩巴吉納和父親是胡圖族人,母親和妻子卻是圖西族人。
身處“人間煉獄”,他不得不拖家帶口躲到了自己工作的酒店,并憑借之前積累的人脈將酒店打造成了一個“安全屋”。
當時,酒店里除了他們一家,還有1200多人在避難。他自述,為了拯救那些人的性命,他用盡各種手段,還曾用酒和禮物賄賂帶著“誅殺令”的胡圖族軍人。最終,那些人都得救了。
·電影《盧旺達飯店》動圖。
1996年,魯塞薩巴吉納一家移民比利時。在這里,他遇到了一位導演,向對方講述了這個故事。
2004年,以他為原型的電影《盧旺達飯店》正式上線,在全球反響熱烈,至今仍被視為好萊塢經典電影之一。
因為這部電影,魯塞薩巴吉納一夜成名,國際上許多人將他視為“盧旺達的民族英雄”“非洲的辛德勒”。
2005年,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授予他“總統自由勛章”,并稱贊他“面對恐怖大屠殺之時展示了非凡的勇氣和熱情”。
·小布什授予魯塞薩巴吉納“總統自由勛章”。
然而,頂著“英雄”名頭的魯塞薩巴吉納,真如電影中那般“偉大”嗎?
涉恐的“通緝犯”?
不少盧旺達人認為,魯塞薩巴吉納是“歐洲和美國的人造英雄”,電影中的一些事跡并不是真的。
一些幸存者站出來表示,魯塞薩巴吉納從未無私接納過任何求助者,反而任由那些走投無路的窮苦者在酒店外被殺死;他還曾向酒店里的難民勒索錢財,錢花光的人也會被他趕出酒店。
2006年,盧旺達參議長比魯塔在接受采訪時直言:那1000多個圖西族人的生命不是魯塞薩巴吉納憑借一己之力就可以保全的。
“當時,卡加梅領導的盧旺達愛國陣線與政府軍商定,用政府軍士兵交換飯店里的平民。此外,飯店沒有被破壞是因為有維和部隊駐扎,而胡圖族極端分子也樂于在殺戮之后有個飲酒休憩的地方。”
盧旺達總統卡加梅也表示,魯塞薩巴吉納編造了一個故事,使自己成為一個政治英雄。
“電影里的這一部分絲毫不是事實。對于試圖利用這部電影達到某些目的的人,我想他們與大屠殺本身同樣險惡。”
·卡加梅(資料圖)。
不過,在魯塞薩巴吉納看來,這都是卡加梅政府在故意針對他。
卡加梅是圖西族人,于2000年當選總統,一直連任至今。他強力推行民族和解政策,廢除國內的“胡圖族”“圖西族”之分,這讓自豪于自己胡圖族身份的魯塞薩巴吉納很是惱火。
他對卡加梅政府充滿敵意,曾在自傳中寫道:“盧旺達今天是一個由一小群精英圖西人統治并為其謀福利的國家,那些被提升到高級職位的少數胡圖人通常只是傀儡。”
可以說,雙方早就結下了梁子。
2018年1月,卡加梅再次連任總統。魯塞薩巴吉納立馬給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寫信:“我請求你支援解放盧旺達人民。”
他還在網上向所有胡圖族人喊話:“是時候讓我們使用任何有可能的手段來改變盧旺達了。”
這讓好不容易過上安穩生活的盧旺達人十分憤怒。
·魯塞薩巴吉納(資料圖)。
同年,盧旺達南部發生兩起恐怖襲擊事件,受害者有些是在家中遇襲,有些是在開車旅行的途中遇襲,最終9人死亡。
盧旺達方面認為,此事可能與魯塞薩巴吉納有關。
2020年8月,盧旺達調查局宣布在基加利國際機場逮捕魯塞薩巴吉納,罪名是涉嫌恐怖主義、縱火、綁架、謀殺和傷害無辜平民。
消息一出,舉世震驚。
25年有期徒刑
魯塞薩巴吉納的家人和支持者們完全不愿相信那些指控,宣稱這完全是一場“政治陷害”,指責盧旺達當局“綁架”了魯塞薩巴吉納。
卡加梅則表示:“在我們將他(魯塞薩巴吉納)帶回盧旺達的過程中沒有綁架或者其他任何不當行為,他自己可以證明這一點。”
此后,魯塞薩巴吉納的家人依舊沒放棄在西方國家奔走,試圖將問題轉移到“政治迫害”上。他們還想以疾病為由將其保釋,但遭到了盧旺達當局的拒絕。
·魯塞薩巴吉納(資料圖)。
在審判過程中,魯塞薩巴吉納承認自己是反對派聯盟“盧旺達民主變革運動”組織的領導,但否認對其分支機構“民族解放陣線”的恐怖活動負責。
他聲稱自己雖然為組織提供過經費,但自己只是充當了發言人的角色,對恐怖襲擊并不知情。
他在辯論中說過最多的話是:“我們不是恐怖組織。” 他還稱,他的組織是為了喚起國際社會對盧旺達數百萬底層人民的關心。
2021年9月20日,盧旺達一家法院對魯塞薩巴吉納一案作出裁決,認定兩個組織關系密切,不可分割。魯塞薩巴吉納因組建并資助實施襲擊的恐怖組織 ,被判處25年監禁。
·被捕后的魯塞薩巴吉納。
因為魯塞薩巴吉納同時擁有比利時公民身份和美國綠卡,該案也引起了兩國關切。
比利時這邊指責盧旺達,“無罪推定原則沒有在審判中得到尊重”“魯塞薩巴吉納沒有得到公平公正的審判”;美國那邊敦促盧旺達采取措施,“重新審查案件中的缺陷”,還有37名國會議員聯名呼吁釋放魯塞薩巴吉納,并將其送回美國。
經歷宣判、上訴再審判,4月4日,盧旺達上訴法院還是裁定,判處魯塞薩巴吉納25年有期徒刑。
4月7日,盧旺達全國各地舉行活動紀念大屠殺28周年。
總統卡加梅在講話中談及此事,稱某些英雄可能是被制造出來的,“強權者可以創造出一個英雄,一旦有人提出異議,就會被他們逼著閉嘴”。
他還表示,一些種族滅絕肇事者依然在逃,應譴責那些對嫌疑犯提供保護以及掩蓋的行為。
·卡加梅在紀念大屠殺28周年活動中講話。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則在紀念活動的致辭中強調了和平的可貴。他認為1994年對圖西人的種族滅絕既非偶然,也不是不可避免的。
“我們必須認識到社會中存在偏執、非理性的威脅。當我們帶著悔恨回首往事時,我們也要堅定地向前看,(對那些威脅)永遠保持警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