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死亡,
在美國社會掀起波瀾。
作者:劉舒揚 王秦怡
當地時間9月5日下午5點左右,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市的一處空置公寓旁,幾個警方人員正在緊張地尋找著什么。
突然,一股腥臭味直沖他們的鼻腔。
順著氣味飄來的方向,警方看到了草叢中深深淺淺的車轍。
·警方在閑置公寓搜查。
警方心中一緊,急忙往公寓跑去。
越靠近公寓,腥臭味越強烈,最終,他們在公寓后的角落發(fā)現了一具已經腐爛的女性尸體。
·警方在公寓后的角落發(fā)現尸體。
后經核實,這名女性正是失蹤3日的伊莉莎 · 弗萊徹——美國億萬富翁約瑟夫 · 奧吉爾三世的孫女。
更可怕的是,在距離公寓約0.3英里處,警方發(fā)現了一個垃圾袋。一條運動短褲被草草卷在垃圾袋里,與伊莉莎失蹤時穿的那條完全一致。
一個尋常的早上
這一切要從9月2日說起。
9月2日凌晨4點20分左右,天還沒大亮,伊莉莎像往常一樣,穿好運動服,開始每天一次的晨跑。
伊莉莎是一名狂熱的跑步愛好者,曾參加過世界知名馬拉松——波士頓馬拉松比賽,堅持跑完了全程。
平日里,她則喜歡繞著孟菲斯大學附近的路線跑。這條路線有校園警察巡邏,且一路有監(jiān)控,安全性高。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發(fā)生了。
當天,一直到早上7點多,伊莉莎的丈夫都沒有等到妻子回家。他感到蹊蹺,馬上報了警。
在綁架現場,警方發(fā)現了伊莉莎已經被摔碎的手機和水瓶。
隨后,警方調取監(jiān)控發(fā)現,一輛黑色的SUV從她身邊駛過,“然后等待受害者經過”。
·監(jiān)控視頻。
當伊莉莎照常跑過自己無數次跑過的路線時,黑暗中,一名男子靠近她的身后。她奮力掙扎,但還是被蠻橫地拖進車內。
車子在附近的停車場停了4分鐘,然后揚長而去。
不過,警方在綁架現場發(fā)現一雙涼鞋,疑似嫌疑人不小心遺留下來的。通過鞋子和水壺上的DNA,警方將目光鎖定到了克里沙 · 阿布斯頓身上。
接著,有目擊證人指出,他們看見克里沙用地板清潔劑清洗自己的SUV,還在水槽里反復清洗一件衣服,“舉止怪異”。
·克里沙在庭審現場。
此外,警方檢查了克里沙的手機記錄,記錄顯示,在伊莉莎被綁架期間,克里沙就在附近。
而在綁架前一天,克里沙穿著同樣的涼鞋走進電影院。
不出意外,克里沙就是兇手了。
早有預謀?
克里沙是誰,為什么要對一個跑步的路人痛下殺手?
法庭記錄顯示,克里沙身涉數案。就在本月,他剛剛被指控涉嫌身份盜竊、財產盜竊、非法盜用別人的信用卡。
美國網友據此懷疑,克里沙盜竊成性,這次也是想綁架謀財。
因為被綁架的伊莉莎可不是普通人,是美國億萬富翁約瑟夫 · 奧吉爾三世的孫女。
報道稱,約瑟夫是國際硬件巨頭,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硬件經銷公司Orgill。這家公司年銷售額超過30億美元,在福布斯美國最大私營企業(yè)排行榜中排名143。
2018年,約瑟夫去世,伊莉莎也是繼承人之一。
對此,也有人持懷疑態(tài)度:案發(fā)前,伊莉莎夫婦一直保持著低調平凡的生活,伊莉莎是幼兒園的老師,丈夫是當地船廠的員工,看起來和普通人無異。
在社交軟件上,伊莉莎會分享自己和丈夫、孩子的點點滴滴。
比如,和丈夫一起跑步↓↓
和兩個孩子一起吃飯,想要帶給他們“安全感”↓↓
照片中,無一例外,伊莉莎露出一口整齊的大白牙,笑得特別陽光。據報道,她身邊的朋友、同事、幼兒園的孩子們都喜歡這個咧著嘴笑的女老師。
·伊莉莎的自拍照。
但直到案發(fā)后,伊莉莎的真實身份才被扒出來。因此,網友質疑,如果是為財,豈不是克里沙早就清楚伊莉莎的雄厚家財?
隨著更多細節(jié)的披露,警方還發(fā)現一個巧合。
法庭記錄顯示,2000年,年僅16歲的克里沙綁架并搶劫了知名律師杜蘭德。他用槍逼杜蘭德鉆進一輛車的后備箱,并強迫他在加油站的ATM機上取款。
幸虧杜蘭德取錢時,遇到警衛(wèi)才順利逃脫。“如果我沒有逃脫,我可能已經被殺了。”杜蘭德說。
·杜蘭德。
伊莉莎和杜蘭德有沒有關系?
還真有。犯罪專家發(fā)現,杜蘭德工作的律師事務所負責人是伊莉莎的叔叔。在犯罪專家看來,這絕非巧合。
目前,警方帶走了伊莉莎家中的電腦、一輛汽車和部分財物等,想要尋找個中關聯。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杜蘭德綁架事件,克里沙被判處24年監(jiān)禁。而且因為他惡跡累累,在1995年到1999年期間,身上背負7起盜竊案、5項重度攻擊罪、1項強奸指控,法院要求他必須完整服完24年刑期。
但匪夷所思的是,克里沙還是于2020年獲釋。于是,美國官方陷入了互相扯皮中,到現在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
美國的“社會病”
案發(fā)后,美國社交網站大致形成了三種聲音。
第一種是單純的情感抒發(fā)——或痛心于伊莉莎及其家人,或譴責嫌疑人克里沙,或感嘆兇案可怖。
第二種是質問美國司法體系:為什么克里沙可以在兩年前獲釋?
第三種聲音,則認為伊莉莎本人構成了犯罪的誘因:
“我的疑問在于,為什么她要在一個犯罪猖獗的城市獨自跑步?還是在天亮之前?缺少常識!”
“她是一名億萬富翁的孫女。這和錢有關,在我看來(被害)是命中注定。”
·美國網友指責伊莉莎在天還沒亮時跑步。
但造成伊莉莎命喪黃泉的,真是這些嗎?
當地時間9月7日,伊莉莎案的記者會剛結束不久,孟菲斯警局又發(fā)布了一則標題為“警告!!攜帶武器,危險!!!”的消息。
警報稱,一名19歲的黑人男子正在孟菲斯市內瘋狂射擊,還在臉書上直播自己行兇的經過。↓↓
孟菲斯市市長吉姆·斯特里克蘭隨即發(fā)表公開聲明,呼吁全體市民共克時艱:“這對我們的城市來說是痛苦的一周,但我對孟菲斯心懷希望與愛意,我們團結一心……一切終將過去。”
暴行最終造成4人死亡、3人受傷。美國廣播公司(ABC)已經注意到了這里連日來的不平靜:
“最近幾周,孟菲斯市發(fā)生了幾起備受矚目的謀殺案,其中包括一名牧師白天時在自家車道上被劫殺,一名活動家在為錢而爭吵時被槍殺,以及一名在黎明前跑步時的女性被綁架、繼而被殺。”
人們不禁要問:為什么又是孟菲斯?
“長期以來,美國社會特別是白人社會,對包括非洲裔在內的少數族裔的系統性歧視與壓制,導致后者得不到有效的公共服務與公平對待,引發(fā)了一系列社會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fā)展與戰(zhàn)略研究院研究員、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對《環(huán)球人物》記者說。
他表示,在田納西等美國南方州,由于某些歷史傳統等原因,由種族歧視導致的“社會病”的“發(fā)病”頻率更高、程度更甚。
·孟菲斯街景。
但“病灶”是蔓延全身的。在美國東北部一所大學讀書的Denise告訴記者,校園警報系統會在師生遭遇搶劫等惡性事件時啟動,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她就收到過這樣的提示——
有同學深夜從圖書館出來后遭持槍搶劫,手機、電腦等都被掠奪一空。
“當時我們都很震驚,一般大城市的犯罪率會高一些,但學校所在的城市很小,人也不多。”
自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以來,身邊還出現了hate crime(因歧視引起的仇恨犯罪),Denise說,“前不久,同校的一名華裔學生傍晚在一個還挺熱鬧的地方被一群白人捅了”。
“以白人為主導的美國社會呈現嚴重撕裂,這是‘美國病’的表現之一。”刁大明認為,有些地區(qū)各種社會問題持續(xù)積累,積重難返,甚至呈復雜化趨勢,就出現了暴力行為所謂“娛樂化”,比如槍擊直播。
“但這不是少數族裔自身的問題,而是因為他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充滿歧視的社會。”刁大明說。
時間回到1954年。這一年,19歲的白人卡車司機埃爾維斯·普雷斯利在孟菲斯接觸到了一種雜糅了鄉(xiāng)村、黑人藍調的曲風。
借由音樂,他跨越了種族、融合了文化,開啟了自己的音樂生涯——后來,他被人叫作“貓王”,他成長的這座城市則被稱為“藍調的故鄉(xiāng)”。
今天,當生活在這里的人們遵照警局要求“非必要不外出”時,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想起“貓王”那首《If I can dream》:
“一定會有某個地方燈火更加明亮/那里的天空更加湛藍,鳥兒飛得更高/如果我能夢到一個更美的地方/所有的兄弟們攜手前行/告訴我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我的夢想不能成真……”
資料來源:CNN、福克斯新聞、美國廣播公司、環(huán)球時報
總監(jiān)制: 呂 鴻
監(jiān)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蘇 睿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提供新聞線索,可發(fā)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原創(chuàng)精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