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吧!我將被逮捕”,
國會山騷亂再起?
特朗普會被捕嗎?這是眼下美國最有懸念的熱門新聞之一。
這位美國前總統在社交媒體宣布“我將被捕”,明言逮捕日期是當地時間3月21日,還呼吁支持者抗議,“奪回國家”。
一旦被捕,他將是美國歷史上首位被刑事起訴的前總統,還可能是首位身背刑事指控參加總統競選的候選人。
3月21日,紐約警方高度警戒。在負責案件的曼哈頓地方檢察官布萊格辦公室、特朗普大廈及特朗普可能出庭的曼哈頓刑事法院周邊,警方都加設了金屬路障,并嚴密監控社交媒體。
當日清晨,特朗普發布了一段視頻,稱針對自己的調查是“馬臉丹尼爾斯的勒索陰謀”。丹尼爾斯則在推特上回應,要是他被判入獄,自己會“在街上跳舞”。
這一天,特朗普沒有被捕。但是,他近期被起訴是“可預期的大概率事件”。
起訴前的最后一步
當地時間3月18日,特朗普在他創立的社交媒體“真實社交”上發表千字長文。
“抗議!奪回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國家正在死亡,美國夢已死!”“美國的愛國者被逮捕,像動物一樣被監禁,而罪犯和左派暴徒卻被允許在街上游蕩,殺人放火。”全部用大寫字母寫成的句子,“咆哮感”撲面而來。
特朗普說,民主黨人布萊格將對自己下達逮捕令,“這個腐敗和高度政治化的地方檢察系統,不但非法泄密,而且捏造犯罪紀錄,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準備逮捕我。”
他沒有明說自己會被控何種罪名。但據美媒報道,布萊格正在調查2016年的“封口費”案件。據稱,當年美國大選前,特朗普指使私人律師科恩向艷星丹尼爾斯支付了13萬美元“封口費”,以換取她對與特朗普的婚外情保持沉默,以免因此影響選情。
·特朗普和丹尼爾斯。
此案的調查已持續近5年。長期跟蹤此案的布萊格曾向大陪審團展示證據,證明確實存在這筆13萬美元“封口費”。科恩因違反聯邦競選財務法被定罪。
競選成功后,特朗普給科恩報銷了42萬美元,他的公司稱這筆錢為法律服務費。這又涉嫌偽造商業記錄,可能違反了紐約州的法律,遭到布萊格的追查。科恩多次在陪審團面前作證,艷星尼爾斯等重要證人也被檢察官傳喚。
·科恩。
現在,陪審團正在審查特朗普在“封口費”安排中的個人角色。越來越多的證據都在指向特朗普,他似乎已經難逃一“捕”。
·特朗普大廈。
3月早些時候,特朗普曾被要求在陪審團面前作證,這通常是一個人面臨刑事起訴前的最后一步。此后,他就發表了千字長文。
不過,布萊格的辦公室稱,目前還沒有關于起訴時間的具體安排。美聯社等媒體報道稱,紐約執法官員正在為起訴做安全準備,時間安排為“未來幾周”。
他想“戴上手銬被捕”
在美國前聯邦檢察官特米達約•威廉姆斯看來:“特朗普前總統的身份,會給他帶來特殊的待遇。因為與籍籍無名的被告相比,他不太可能被視為安全威脅。”
據彭博社報道,如果曼哈頓大陪審團投票決定起訴特朗普,執法當局可能會先給特朗普的律師打電話,要求他自首。
一旦特朗普被正式指控,他將從位于佛羅里達州的家中前往紐約市,由執法人員采集指紋,拍攝留檔案用的照片。接下來,他還將在一名紐約法官面前接受傳訊。
如果特朗普不挑起對峙,他不太可能被戴上手銬,帶到照相機前,更不會被關進拘留室。
目前,特朗普的確沒有“如期”被捕,但人們確實擔心,萬一他被捕,可能發生暴力事件。看起來,他也確實有“鬧一場”的欲望。
英國《衛報》3月22日援引與特朗普關系密切的人士消息稱,特朗普揚言若被起訴,希望“戴上手銬出庭”。分析認為,他想以輕蔑姿態回應他眼中的“不公正”起訴,并為2024年總統競選活動激發支持者的能量。
特朗普的支持者在網上發帖警告,如果他被起訴,布萊格及其同事會遭到比“國會山事件”更嚴重的暴力。還有人發帖高喊“內戰”。
有消息人士稱,相關威脅主要是針對紐約等地的執法部門、法官和政府官員。一些支持特朗普的“暴力極端分子”認為,這些人在“對特朗普實施政治迫害”。
面對“毫不掩飾的威脅”,布萊格給同事發郵件稱,自己會認真對待,但絕不會容忍。紐約市警方也在密切監控可能發生的暴力示威。
美國《新聞周刊》則稱,一些特朗普的支持者正打算將銀行擠兌作為抗議方式。前不久,硅谷銀行倒閉給美國金融體系帶來重創,此后,總部位于紐約的簽名銀行也被關閉。在這些人看來,現在不需要太費力,就能讓整個貨幣體系崩潰。
關于銀行擠兌的討論“越來越多”。當大量儲戶同時涌入銀行提取資金時,確實可能導致全面的銀行業危機。對紐約這個華爾街所在地來說,這一招夠“狠”。
·3月20日,警察正在紐約市曼哈頓刑事法院外設置路障。
他還繼續競選總統?
特朗普堅決否認“封口費”一事,并將相關調查稱為政治迫害。他還說,即使自己受到刑事指控,也將繼續參加競選。
的確,美國法律中還真沒有明文規定,這樣的候選人不能競選公職。
民主黨人抨擊特朗普“魯莽”“煽動暴力”。他的支持者則呼吁美國最高法院調查對特朗普的指控是否出于政治目的。
美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共和黨人吉姆•喬丹致信布萊格,要他拿出與此調查相關的“通信、文件和證詞”。特朗普的發言人史蒂文說,布萊格只是奉命行事,“他是拜登和民主黨內激進派的前臺執行人”。
特朗普更是將矛頭直指大選,稱“激進的左翼無政府主義者破壞了我們的總統選舉,也破壞了我們國家的核心”。
·在海湖莊園外聚集的特朗普支持者。
不少分析認為,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先發制人,意在恐嚇檢察官,同時借此提振選情。推特 CEO 馬斯克甚至說,如果特朗普受審,那他“將以壓倒性勝利贏得大選”。
美國媒體評論稱,特朗普的“反擊”,不僅預示著“一場更具政治分歧的磨難”,也在考驗特朗普對共和黨的影響力。
共和黨內也有一些建制派政客不希望再來一次“國會山騷亂”。有議員稱,特朗普的支持者不需要示威,他們可以在2024年的投票箱中復仇。
“是否被刑事指控,對于特朗普最終是否成為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會有很大的影響,一旦被逮捕,競選活動的實際事務將會變得更加復雜化。”泰和泰華盛頓律師事務所主任程紹銘表示。
一方面,特朗普目前仍是共和黨內炙手可熱的人物,另一方面他又官司纏身——除了“封口費”案件,他還涉及煽動“國會山騷亂”、卸任后非法處理機密政府文件等至少5起案件。這意味著未來他可能邊出庭、邊競選。
從事國際問題研究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者朱兆一認為,在特朗普即將開展全國性競選活動的重要當口,這一可能的刑事指控將意味著他的法律困境急劇升級,從而讓共和黨內的初選更加撲朔迷離。
案子“彈性空間很大”
不少美媒認為,特朗普此次呼吁支持者抗議的內容,與2021年1月6日國會山騷亂發生前他發布的煽動性信息有明顯相似之處。德國《奧格斯堡匯報》載文認為,特朗普正以瘋狂的進攻作為防御,發起“第二次政變”。
“類似于美國國會山騷亂這種事情,對于美國的司法體系,乃至整個社會的穩定,都是極大的挑戰。”程紹銘說。
然而,美國的政治暴力還在惡化,兩黨內斗輪番升級,政黨利益、集團利益被置于國家利益之上,相互攻擊和指責無所不用其極。
2022年8月8日,特朗普位于佛州的海湖莊園被執法部門查抄。特朗普稱美司法部玩弄政治,阻攔自己再次競選總統,對自己進行政治迫害。
共和黨則對美國總統拜登住所發現機密文件窮追猛打,對拜登政府自阿富汗撤軍事件展開調查,推動問責。
“美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分裂。美國的民主正處于糟糕的狀態。美國最大的敵人不是中國,而是美國自己的政治。”德國《焦點》周刊說。
·美國有關機構向國會大廈運送護欄。
《華盛頓郵報》《紐約客》等美國媒體也承認,美國的民主“正處于前所未有的糟糕狀態”,社會撕裂、政治分裂以及虛假信息大行其道。
至于特朗普最終會不會被捕、定罪,有分析稱此案“彈性空間很大”,可以是輕罪,也可以是重罪,美國兩黨都在按照于己有利的方向進行解讀。這起案件調查、審理的過程,本身就是兩黨的政治拉鋸戰,也會成為特朗普表演“政治秀”的舞臺。
3月21日,特朗普以可能面臨起訴為由,向支持者發送大量電子郵件,要他們在“關鍵時刻”為自己的總統競選捐款。郵件都附有他的簽名,其中有一封還透露,他要在2024年的總統選舉日做出“真正意義上的澄清”,屆時他將奪回白宮。
有分析人士稱,回顧進行至今的整個案件,各方打的都是政治算盤,“法律”已經成了政治算盤上的珠子、任人搓揉的橡皮泥。“逮捕特朗普”及其后續戲碼,或將隨著大選的升溫而不斷加碼演出。(作者:馮璐)
總監制: 呂 鴻
監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凌 云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提供新聞線索,可發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