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所向,勢不可擋。
三年多來,大陸高校首次組團赴臺交流!
昨天,37位大陸師生飛抵臺灣,開啟為期9天8夜的“青春之旅”。
縱觀兩岸關系發展歷程,青年始終是活躍力量。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特聘教授劉國深告訴仗義姐,兩岸青年的系統性交流活動,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后。典型如海峽青年論壇、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等,已有20年歷史。
青年群體的深度體驗,增進了兩岸民眾的彼此了解。
2012年,臺灣女孩郭雪筠前往北京大學讀書,生活一段時間后,她感到驚訝又羞愧:“我知道大陸人看臺灣總是看到好的一面,而臺灣則相反。”她以詼諧幽默的筆調在網上連載自己的大陸見聞,一寫就是3年,最后集結成《臺北女孩看大陸》一書,在兩岸引發無數共鳴。
青年群體的實地探訪,拓寬了兩岸民眾的發展之路。
臺灣青年張舒福,因2010年的第八屆海峽青年論壇與大陸結緣,幾年后在平潭經營起跨境電商公司,親歷并助推了當地跨境電商產業從無到有;臺灣青年曾芝穎,通過2018年的海峽青年節獲得福州一處歷史文化街區的工程改造機會,憑借該項目打出的名聲,她在福州站穩腳跟,還開始為福建各地的鄉村振興出謀劃策。
青年群體的守望傳承,持續促進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
2017年,臺灣青年王孟筠到大陸參加第四屆兩岸學子論壇,與一些廣西師范大學的研究生結為好友。博士畢業后,她應朋友之邀來到桂林,通過試講成為廣西師大的老師。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她積極進行兩岸融合發展的課題研究,宣傳大陸惠臺利民政策措施。
大陸青年郭煒曾是福建電視臺的主持人,自2003年以來參與了17屆海峽青年論壇,如今已是全國青聯常委。他親眼見證了青年交流活動在連接兩岸方面的強大助力,也身體力行地為兩岸青年創造更多賦能機會。
越走越近、越走越親,人心所向、勢不可擋。青年始終在兩岸交流中擔負重任,青年時代結下的情誼將深深影響未來。兩岸中國人、海內外中華兒女把握歷史大勢,堅守民族大義,相向而行、攜手并進,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定能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共享民族復興偉大榮光。
事件回顧:
7月15日11點40分,由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率團的大陸師生一行,搭乘國航航班抵達桃園機場。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在登機門接機迎接。大陸師生交流團由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及湖南大學等37人組成,將進行為期9天8夜的交流,預計23日離臺。
總監制: 呂 鴻
監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凌 云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投稿和提供新聞線索,可發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