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我的到訪為契機,掀起在中國尋找琉球遺跡的風潮,我將非常感激。”
近日,日本沖繩縣知事玉城丹尼接受了環球人物記者的專訪。對一個多月前的訪華之旅,他仍然感觸良多 :“中國與沖繩的友好交流正向著未來進一步發展,這一點,通過那次訪問我親身感受到了。”
那是7月上旬,玉城丹尼隨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會長、日本眾議院前議長河野洋平率領的80多人訪華團訪華。這個協會是以促進日中友好和加強經貿關系為宗旨的“日中友好七團體”之一,此行是該協會第四十六次訪華,也是2019年以來的第一次。玉城丹尼說 :“這次訪問中國,許多方面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訪華祭拜琉球先祖
玉城丹尼這次中國行,留下了一個經典鏡頭 :在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琉球國墓地遺址,他手持古代由中國傳入琉球的香,祭拜長眠于此的祖先。他為逝者奉上祭祀用品,雙手合十喃喃低語,按照琉球習俗祭拜了約半個小時,“想對日夜長眠于此的琉球祖先說聲‘謝謝’”。
· 2023年7月4日,玉城丹尼在北京市通州區三義廟聽取琉球國歷史關系史料。(沖繩縣廳提供)
古琉球王國位于中國臺灣與日本九州之間,有大隅、吐噶喇、奄美、琉球、先島等五組群島。史料記載,明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遣楊載出使琉球,隨后琉球國王察度遣使來華,明朝與琉球建立朝貢關系。明太祖朱元璋曾派“閩人三十六姓”前往琉球,帶去了中國傳統文化和先進的生產技術。這種友好交往延續了500年,直到清光緒初期琉球國被日本侵吞為止。
在明清兩代,琉球貢使、留學生等來往北京多經通州,使團在張家灣卸貨由陸路運往北京,返回時又從張家灣上船。一些琉球官員、商人、留學生因疾病等原因去世,就埋葬在張家灣等地。接受環球人物記者采訪時,玉城丹尼說 :“這次參拜琉球國墓地遺跡時,也聽取了對遺跡的區域保護方案。這些方案都是城市規劃的一部分,我對今后遺址的保護與重建非常期待。”他還表示 :“祖先創造的琉球(即沖繩)與中國之間的聯系,我想要繼續堅定不移地保持下去,為創造一個和平、繁榮的時代而努力。”
· 2023年7月6日,玉城丹尼(前)在福州市琉球墓園祭拜。(沖繩縣廳提供)
訪華期間,玉城丹尼還去了與沖繩縣締結為友好省縣的福建省。福州有琉球館、琉球墓,和琉球的交往淵源很深,“閩人三十六姓入琉球”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玉城丹尼參觀了琉球館,感慨頗多:“福州市的琉球館讓我知道,琉球王國在歷史上能夠安定存續,得到了中國莫大的支持。沖繩的孩子應該了解這段歷史,我們今后也將為下一代積極創造學習這段歷史的環境。” 他還說 :“如果以我的到訪為契機,掀起在中國尋找琉球遺跡的風潮,我將非常感激。”
首次訪問福建的玉城丹尼表示,親身感受福建的熱情和友誼,印象十分深刻。“沖繩與福建的友好交往源遠流長,雙方締結友好省縣20多年來,在許多領域的交流合作都取得豐碩成果。希望持續深化民間交往和青年交流,在經濟文化、旅游觀光等方面加強合作,增進友好互信、實現合作共贏。”他告訴記者,沖繩縣與福建省將在友好縣省關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互派留學生等青年交流。
出生于1959年的玉城丹尼,父親是駐日美軍軍人,母親是琉球人。玉城丹尼出生前,父親就離開了沖繩。母親外出工作,他被寄養在養母家,10歲才和母親團聚,取名玉城康裕,但沿用了童年昵稱丹尼。雖有一半美國血統,他卻只認自己是琉球人,經常穿著琉球風格的襯衣出席各種場合。訪華期間,他在沖繩僑民團體舉辦的午餐會上跳起了琉球傳統舞蹈,伴舞的音樂是《看呀,從中國來的船》。此前,他在兩次當選沖繩縣知事時也跳過這種民族傳統舞蹈。有人說,這顯示了他開朗的性格,以及到訪中國的喜悅。
日本政壇的“性情中人”
在日本政壇,玉城丹尼堪稱“性情中人”,很受選民歡迎。他在東京讀書,畢業后在家鄉從事過多種工作,還當過電臺主持人,2001年決定從政,次年就以史上最高票數當選沖繩市議員,2009年又當選國會眾議員。2018年,他辭去眾議員參選沖繩縣知事,擊敗自民黨支持的對手成功當選,4年后連任。
· 2022年9月11日,玉城丹尼(中)在贏得知事選舉后跳起了沖繩傳統舞蹈。
環球人物:聊聊您的電臺和樂隊生涯。
玉城丹尼 :我從小就對音樂感興趣。高中時候,我與幾個朋友組建了一支搖滾樂隊。我們給樂隊起名“巫師”,我是“巫師”的主唱。從東京上智社會福祉專科學校畢業后,我回到沖繩找了份工作。后來辭職了,有半年時間我重拾愛好,從事樂隊演出。也就是在那段時期,我遇到了現在的妻子,打算結婚,于是只能放棄樂隊,在室內裝修公司找了份安穩的工作。
有意思的是,這份工作讓我有機會與不少電臺工作人員合作,加上我喜愛音樂,于是電臺負責人就向我提議:“為什么不主持一檔音樂聊天節目?”沒想到,這工作我一干就是12年,與其說是音樂相關的工作,不如說是語言類節目。也正因為此,練就了我語言上的能力,知道什么話說了會傷人,什么話說了能治愈人心。
同時,我也更加重視聽眾們的意見,不斷改進自己的風格,提升自己的視野。可以說,這為我今后走入政壇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環球人物:您是什么時候考慮步入政壇的?
玉城丹尼 :當年,我一邊做電臺主持,一邊考慮如何為琉球人創造更多快樂,也想讓自己發揮更大的作用。于是,我對自己說 :“把過去的經驗全都調動起來,毫不猶豫地投身政治吧!”2002年,我當選了沖繩市(沖繩縣第二大城市)議會議員,從2009年到2018年,我擔任了4屆國會眾議員,2018年當選沖繩知事至今,負責內外事務。
環球人物:您參加知事競選的初衷是什么?
玉城丹尼 :沖繩在崎嶇險峻的道路上一路走來。作為土生土長的琉球人,我深知今天的和平發展來之不易。2018年,我繼承了翁長雄志知事的遺志,想阻止邊野古新基地建設,實現經濟與和平并舉,這得到了民眾的支持與共鳴。同時,我提出 :“誰都不落下,建成一個沖繩風貌的社會。”這條路子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我也成功當選。
環球人物:在當知事前,您從事過室內裝修行業,這兩個行業有什么相似之處嗎?
玉城丹尼 :知事的工作主要是負責統籌協調縣廳全體工作,聽取各方意見,開展縣外、海外的公關工作。我在室內裝修行業時,也要負責統籌和溝通等工作。總之,兩個行業只是分工不同,都不容易,都很重要。
環球人物:您的日常生活是怎樣的?
玉城丹尼 :除了在縣廳辦公,我經常在沖繩縣內外出差。有空的時候,我喜歡練練空手道、彈彈吉他。我現在還經常聽搖滾樂,當然,其他風格的音樂我也喜歡。
呼吁和平,反對戰爭
談到沖繩的未來,玉城丹尼提出了5個“未來畫像”。他告訴環球人物記者 :“這5個‘未來畫像’是 :保留沖繩傳統的自然、歷史和文化之島,安全安居之島,希望與活力之島,國際交流共生之島,以多種功能開拓未來之島。我希望能在2030年實現這些愿景。”
東京大學博士、東南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趙政原認為,這5個“未來畫像”中最關鍵的是“國際交流共生之島”。他說 :“琉球群島自古以來就被譽為‘東亞的海上十字路口’‘萬國之津梁’,在東亞海上貿易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由于二戰時期日本的對外擴張,以及戰后美國的軍事霸權,沖繩被迫淪為所謂‘第一島鏈’的軍事要塞,沖繩縣民眾也在此過程中承受了巨大的苦難。”
這種苦難對于遠離沖繩的大部分日本人來說難以體會,而沖繩人常把日本四大島稱為“日本本土”,顯示出其在心理上的某種疏離。作為土生土長的琉球人,玉城丹尼對沖繩的感情比對“日本本土”更深,除了與其成長環境有關,也與當下沖繩獨特的地緣政治有關。
駐日美軍大部分駐扎在沖繩。他們在日本擁有治外法權,不受日本司法管轄。美軍基地頻發安全事故、噪聲、犯罪和污染等問題,當地民眾不堪其擾。就在玉城丹尼接受環球人物專訪之際,他向媒體表示,計劃9月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發表演講,呼吁國際社會支持沖繩縣民眾的主張,減輕當地因駐日美軍基地而承受的過重負擔。
近年來,美國對華多方壓制,部分日本政客也拋出“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說法,這讓沖繩有再次被卷入戰爭的風險。趙政原說 :“玉城丹尼提出的‘國際交流共生之島’,就是希望依托琉球群島的地理條件和歷史文化,加強與周邊各國尤其是中國的交流與合作,從而使沖繩在東亞和平合作中做出積極貢獻。”
玉城丹尼出任沖繩縣知事后,成立了“地區外交辦公室”,旨在推動沖繩縣的自主外交。今年7月的訪華,也是旨在促進沖繩縣與中國的文化、商務和旅游交流,并明確地向中日兩國民眾和國際社會傳達將琉球與中國友好交往的歷史傳統傳承下去的愿望。
環球人物:2019 年,沖繩首里城遭火災,對全球來說是不幸的事。今后琉球文化的保存和宣介有哪些難度和優勢?能同中國開展哪些合作?
玉城丹尼 :我們正在將琉球文化進行整體推廣,以“琉球王國的城堡以及相關遺產群”為主題,希望以此提高琉球文化的整體認知度。2020年是首里城琉球王國時期的遺跡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0周年,我們已在琉球群島提煉出9處其他文化遺產,希望形成琉球文化遺產群,展現各個文化遺產的魅力,形成一體的旅游觀光鏈,讓它們來展現首里城遺跡的歷史重要性和珍貴性。
首里城火災后,我們收到了大量的鼓勵與資助,衷心表示感謝。目前我們正與相關機構保持密切合作,比如開展建筑結構劣化防護、定期監控古建筑狀態等。我們計劃到2026年完成首里城正殿的復原工作。同時,我們也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研究對遺留建筑的保護與活用。
今后,我們也將進一步發揮沖繩縣駐北京、上海、福州機構的作用,在旅游、經濟等領域,與中國展開深入合作。
環球人物:您生在沖繩、長在沖繩,對美國在沖繩扮演的角色,您在青少年時期有何感想?
玉城丹尼 :小時候,美軍基地在我的眼中,還與政治沾不上邊,僅僅是我們當地人借以維持生活的存在。在那時的沖繩,靠著美軍基地來維持生計,可以說是琉球人不得不面對的無奈現實。美軍基地周邊有不少酒吧,我的母親為了生計,常給酒吧女郎們洗衣做飯,以此獲得一些收入,把我養大。那時大多數時候,我被寄養在養母家,但母親勞作的背影,我終生難忘。
· 1945年,沖繩戰役作戰場景,20多萬沖繩民眾因該戰役死亡。
環球人物:1945年的沖繩戰役,導致20多萬沖繩民眾死亡。今天,沖繩民眾是如何看待和平的?
玉城丹尼 :沖繩戰役期間發生了慘烈地面戰斗,將當地民眾卷入其中,20多萬人因此失去寶貴生命,許多無可替代的文化遺產和美麗的自然風光不復再現。
沖繩縣民眾切身體會過戰爭的殘酷與無情,戰后在美軍占領之下,人權和自治權飽受壓抑。但他們每個人仍憑借不懈的努力和不可動搖的信念,在熱切追求實現恒久和平的同時,共同攜手走出了一條堅定的復興與發展之路。
為了不讓戰爭記憶被淡忘,我們的一項重要使命是將沖繩戰役的真相和教訓原原本本地正確地傳遞給下一代。
為了避免沖繩再度淪為戰場,沖繩縣熱切期盼世界和平。同時也希望日本政府能夠以緩解地區局勢緊張、實現恒久和平為目標,同各國構筑建設性、穩定的互信關系。
環球人物:請談談您對未來的期望。
玉城丹尼 :我希望與世界交流,廣開言路,聽取每一位有識之士的意見,創造一個和平、富饒、美麗的新時代沖繩,讓孩子們笑顏常駐。我也希望年輕人的交流合作更加活躍,面向未來,進一步發展中國與沖繩的交流。
總監制: 呂 鴻
監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凌 云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提供新聞線索,可發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