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第一,
不然怎么為人民服務啊!”
昨天是我國第39個教師節,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卜陳學校退休教師葉連平而言,不過又是一個為學生奔忙的尋常日。
4天前是葉連平95周歲的生日。他原本打算煮一碗素面簡單慶祝,沒想到他的學生們偷偷為他準備了生日蛋糕。在孩子們的簇擁下,葉老師許下了生日愿望——“健康第一,不然怎么為人民服務啊!”
幾年前,葉連平出了車禍,腰椎骨折,從此行走不便。但這擋不住他繼續站上講臺給孩子們補課。
葉連平眼下最大的焦慮在于——時間。“我缺時間啊!我的時間越來越緊迫了。”“我希望我的最后一口氣,是在講臺上呼出去的。”
1991年葉連平從卜陳學校退休。閑不住的他自費建起了“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孩子們在這里補課,不僅免費,還包吃包住。有些家庭幾代人都上過他的課。
寒來暑往,三尺講臺,方寸之間,他一站就是40多年……
“受人尊敬的怪老頭”
正式退休的那天,葉連平趴在書桌上嚎啕大哭,周圍的老師很納悶。
“真的不想退。”回憶起那天的場景,葉連平搖搖頭。
退休后,他到處去“鉆空子”,有老師生病、結婚,或有事請假,就去代課。
后來,他干脆在家辦補習班,免費給學生補課。
學生越來越多,擠得院子水泄不通。有個學生打趣:“要上個廁所,像翻山一樣費勁!”這名學生后來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
·葉連平自己在家辦起學習班,也就是“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在卜陳學校的門衛龍華印象中,葉連平很“摳”,一頓飯不吃完,就算餿了,也不扔掉。
他上初中時常去葉連平家補課。葉連平沒冰箱,把剩飯剩菜放在陰涼的井底,用蚊帳遮住井口防止蚊子進去。這樣,一只雞能吃一周。
龍華看不過去,把它倒掉了,葉連平朝他發火:“我以前連樹皮都啃呢!”
平常搭公車要多花幾毛錢,葉連平舍不得,都是騎自行車出門,常騎7公里去鎮上買菜。
·葉連平在家里做飯。
除了節儉,在村民眼中,葉連平脾氣怪、愛計較。
他如此考究過一盒營養品的包裝:“你看配料表,胡蘿卜出現了兩遍!如果脂肪為零、糖分為零,為何還要寫上?品牌名字翻譯成英文,開頭得大寫啊!”
不過,村民都非常敬重葉連平,因為大家知道他的“怪”是為了學生。
平時葉連平就愛坐在門邊,那里挨著教室燈的開關。教室有點陰暗,一有學生進來,他就開燈;看學生都出去了,他“啪”一聲關上。
13歲的學生雨婷經常坐第一排,這是葉連平專門安排的。
有一次,雨婷把黑板上的題目抄錯了,葉連平嚴厲批評,她不敢吭聲,一直哭。
葉連平找到雨婷的父母,才知道她患有先天殘疾,手指和腳趾不能伸展,眼晴發育不良,有弱視散光,看不清東西。
葉連平的眼淚嘩地就下來了。他便把雨婷調到最前排,抄題目給她,還聯系治療眼疾的醫院。
雨婷父母均在和縣工作,能陪她成長。但“留守未成年人之家”里有不少學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們缺乏陪伴。
葉連平說:“我不主張叫‘留守’,單親家庭的孩子、三峽移民的孩子,都可能缺乏家人的關愛。”
·2018年5月,葉連平帶學生前去地質博物館,在車上領唱英語字母歌。
最讓村民感動的還是他把省下來的錢給學生發獎學金。
葉連平拿出省下來的2萬多元,于2012年成立葉連平獎學金。2019年,他獲得“全國道德模范”稱號,拿到10萬元獎金,一股腦全都捐出來資助學生。
“將來我走了,葉連平獎學金不會斷,我還要把我的遺體捐獻給醫學院當標本。”
·2020年2月,葉連平將獲得“全國道德模范”獎的獎金10萬元全部捐出。
留下來報恩
葉連平說自己時間不夠用,除了年過9旬,還因為他曾長達20多年沒法光明正大地做教育,如今格外珍惜每次上課的機會。
葉連平1928年生于山東青島,8歲時隨家人遷往天津,那是在南京國民政府時期。
當時家里窮,他讀到高中無奈輟學。
父親是廚師,東家是美國大使館的辦公室主任、一等秘書大衛·白格,葉連平就跟著父親去大使館打雜。
一次,白格在二樓的辦公室打電話讓葉連平上樓:“A hammer, please.”
回憶起這個場景,葉連平抱頭:“我當時就想,他說的什么玩意兒我一點不懂!可又不敢問,他是白老爺啊!”
葉連平沖下了樓,找父親的朋友翻譯,得知那個詞是榔頭,就去庫房拿了一個上樓。
白格特別滿意,摸摸他的頭:“Good, good!(好,好!)”
葉連平整天和大使、秘書打交道,練出一口流利的英語。
解放后,大使館撤掉了,葉連平賦閑在家。
他家附近是棚戶區,很多人干苦力,踩三輪、拉板車、掃馬路,“大多數人沒文化,我就想教大家識字”。
他便在傅佐路小學的宿舍開課,大伙兒白天干活,晚上就過來。
但一些人得帶孩子,他就找了塊地方,請當地的老太太照顧孩子,就此形成了早期的托兒所。當時,南京市廣播電臺還表彰了這個托兒所。
上夜校的人越來越多,葉連平帶出的學生有的去醫院工作,有的進了工廠。
然而,厄運降臨。
1955年,警察突然來學校抓走了葉連平。他被懷疑是特務,后來被下放,輾轉多處,來到馬鞍山和縣。
他常被抓去批斗挨打,已有身孕的原配怕受牽連,就打掉孩子,和他斷絕了關系。
如今葉連平有個妻子,是他7旬時收留的,兩人結伴過日子。
早年,葉連平沒地方住,屠戶趙二哥收留了他。
有一次,有人給葉連平貼了張大字報,“糾察隊”沖到趙二哥家,要抓葉連平。
趙二哥操刀堵在門前,拍著胸脯說:“我家三代貧農,如果老葉犯了法,我(代他)去(坐牢)!”那時,貧農身份是信用保證,趙二哥保住了葉連平。
“要不是他,我就給攆走了。”后來,葉連平被調去打理豬圈,當了近10年豬倌。
“1978年11月22日。”葉連平向記者念叨了兩遍,他說一輩子也不會忘記這個日子。
那年中央開始撥亂反正,從城市下放的人得以回城。
葉連平卻留在了和縣。“我來這里時,窮光蛋一個,鞋子都拿去換錢。村民給我吃的、收留我,對我有恩,我忘不了。”
卜陳中學缺教師,有人推薦葉連平。學校派人來找葉連平時,他正在掏豬糞。
他個子很高,一聽要去教課,很興奮,一抬腿跨過高高的圈欄,趕到辦公室時,還有一身豬臊味。
他試講了一會兒,教導主任立馬決定讓他來教書。
葉連平從此成為民辦教師,每月拿36塊錢。
·葉連平扶著黑板寫板書。
成“人”更重要
葉連平剛上講臺,首要任務就是提高初三的成績。
“家訪是我的法寶。”班里40多個人,他挨家挨戶見學生及其父母了解情況。
臨近考試,他要設法訪完,就把住得近的學生集中在某個地方,共設5個點,每天晚上分別去講題。
一次下大雨,葉連平打著傘摸黑過圍埂,不小心滑倒,傘折壞了。
他一身是泥,趕到一個點時,家長和學生嚇一跳:“葉老師怎么成水鬼了!”
“他們看到老師這么拼命,也會更積極學習。”葉連平很自豪,這里出了許多人才,“烏江醫院副院長、南京美術學院教師……”
但提高成績不是最終目的。“最起碼,學生要成為合格的人,不能干違法的事。”
·學生來葉連平家向他請教,老先生家中掛滿朋友贈的字畫。陳霖/攝
1986年,葉連平成為中國共產黨員。由于教學成績突出,他被免試轉為正式教師。
那幾年,許多民辦教師陸續轉正,2000年,這個群體基本退出歷史舞臺。
葉連平說,國家組織民師轉正,讓鄉村教師有生活保障,“有糧有油有票,教書也更有勁兒” 。
1978年至今,葉連平當了40多年教師,許多人贊他“堅守和縣、彌補鄉村教育的不足”。
葉連平擺擺手:“我沒那么大本事。”
他說,中國農村教育整體上鎮不如縣、縣不如市,市也分不同等級,這些差距一時間難以解決。“我只能盡力解決某一方面、某個階段的問題。”
為了能陪伴更多鄉村孩子,葉連平一直在跟時間賽跑。他說自己的口號就是,“生命不息、戰斗不止,鞠躬盡瘁、死而不已”。
如今這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仍在夜以繼日地工作。他憑著一腔熱血,守護著鄉村教育的點點星火。
祝福葉老師生日快樂,教師節快樂!
總監制: 呂 鴻
監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蘇 睿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提供新聞線索,可發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