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蔣光慈與亞東圖書館

2021-11-23 10:51:57 來源:皖西日報 作者:滿建
大號 中號 小號

滿建

1934年2月19日,國民黨上海市黨部查禁各類書籍一百四十九種,牽涉書店二十五家。亞東圖書館被查封圖書九種,其中包括蔣光慈的小說《少年飄泊者》,譯作《愛的分野》、短篇小說集《鴨綠江上》和通信集《紀念碑》,或“嚴予禁毀、以絕流傳”,或“禁止發售”,或“暫禁發售”。此次亞東圖書館被查禁的圖書中,蔣光慈的著作是最多的,這構成了一種饒有意義的文學現象。

亞東圖書館是安徽績溪人汪孟鄒于1913年在上海所建立的現代出版機構,其前身是1903年創辦于蕪湖的科學圖書社。汪孟鄒移師上海后,把科學圖書社的事務交由陳嘯青主持。1917年夏,蔣光慈進入位于蕪湖赭山的安徽省立第五中學學習。受皖西同鄉劉希平和高語罕等師長影響,他在思想上積極追求進步,常常前往長街20號科學圖書社讀書購書。在這里,他接觸了全國最新出版的書籍和雜志,讀到了李大釗等所寫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文章,影響了他此后所走的革命道路。他與陳嘯青相談甚歡,進而熟知了汪孟鄒,為上海時期的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值得一提的,1921年高語罕在亞東圖書館出版了《白話書信》,第九十八封收錄的《蔣鐵生復諸葛純夫底信》,即為蔣光慈與同學凌純池的通信,這應該是亞東圖書館所出版的蔣光慈的最早作品。

1926年1月,蔣光慈的第一部小說《少年飄泊者》由亞東圖書館出版。在序中,他指出該小說“粗暴的叫喊”并不期待得到那些沉醉于“花呀,月呀,好哥哥,甜妹妹的軟香巢中”的人們喝彩,而是為了喚起大多數受壓迫的底層民眾的回應。亞東圖書館對該書精心排版,并在《申報》《民國日報》等大報上大力宣傳,使之成為迅速成為暢銷書,當年即再版,次年2月三版,1933年出版到第十五版,1952年出版到第二十七版之多。讀者校閣于1926年11月2日在《申報》發文表示:“我想這本書出世之后,當然引起了人們不少的共鳴。希望這些共鳴者,人人抱著改革社會的決心,把黑暗不堪的罪惡重重洗刷一下,這是作者的要求也是我們讀者的要求。”老一輩革命家習仲勛因受《少年飄泊者》影響,認識到了社會的黑暗,舊的剝削制度要推翻,胡耀邦受《少年飄泊者》的影響投身革命,陶鑄懷甚至揣著《少年飄泊者》參加了革命。

1926年12月24日,錢杏邨撰寫《鴨綠江上——蔣光慈第二小說集》一文,以在沙漠上尋到綠洲來形容其讀到該小說集時的快慰心情。文后附白寫道:“鴨綠江上由亞東圖書館承印,舊歷年內可以出版。”該小說集于1927年1月出版,亞東圖書館為其所做的廣告詞為:“本書八篇,篇篇皆充滿了濃厚的反抗精神,可以說是代表革命的,向解放之途走的新中國的新文學”,準確概括了《鴨綠江上》一書的特質。它應和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洪流,也預示了文學發展的方向。亞東圖書館所設計的封面也具有強烈的革命色彩:無論是向上翻涌的白色浪花,還是迎風飄揚的鮮艷紅旗,抑或映入讀者眼簾的紅白相間的巨大燈籠,以及紅色手寫體書名“鴨綠江上”,都讓人觀之熱血沸騰。該小說集出版后讀者反響強烈。1934年1月創造了連出第十一版、第十二版兩版的記錄。到1953年2月,亞東圖書館印行的《鴨綠江上》已出版到二十一版之多。

蔣光慈在亞東圖書館所出的第三部著作是與宋若瑜的通信集《紀念碑》,初版于1927年11月,時值宋若瑜去世一年。因時局所迫,蔣光慈無法前去廬山憑吊亡妻,只能立在黃埔江灘,遙想煙雨迷蒙中的牯嶺上的孤墳灑淚,將兩人的通信“一字不易地印出來”,化為一座永久的紀念碑。該著上卷收錄了宋若瑜57封書信,下卷收錄了蔣光慈40封書信,是兩人如火般愛情的見證。亞東圖書館精心設計該書,初版時封面為黃底黑字黑白相間圖案,1928年4月再版為紅底紅字紅白相間圖案,1928年9月三版為黃底紅字紅白相間圖案,1933年3月十版為紅底黑字黑白相間圖案。蔣光慈的譯作《愛的分野》于1929年6月由亞東圖書館出版初版,原作者蘇聯作家羅曼諾夫以擅長寫革命后的戀愛生活而著稱。但《愛的分野》并非普通的戀愛小說,而是揭示了革命的趨向。蔣光慈在序言中表示“我很希望讀者們讀了這本書時,能夠得到一點什么新的啟示”。在當時日益緊張的局勢下,亞東圖書館敢于出版該小說是有很大的勇氣的。

蔣光慈的這些極具革命色彩的暢銷作品為亞東圖書館帶來了豐厚的利潤。蔣光慈還常常利用在文學界的影響,為亞東圖書館介紹書源。汪孟鄒在回憶中說:“(蔣)光慈的書,本人的,好,行;所有介紹來的,也都不及他自己的。”此外,蔣光慈為亞東版圖書熱情作序,如1926年8月13日為楊之華《婦女運動概論》作序;1930年11月8日為林曼青(洪靈菲)譯高爾基《我的童年》作“書前”。建國后,亞東圖書館處在艱難的轉型中,鄭超麟還曾勸說汪孟鄒重版蔣光慈的小說集以挽回局面,但終因資金短缺而未能如愿。

一位是皖西走出來的革命作家,一個是皖南發展起來的現代出版機構,蔣光慈和亞東圖書館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之交的中國文化中心上海,用革命文學作品搭起了一座巍然挺立的橋梁,引領著中國社會不斷進步。

(作者單位:安徽宿州學院)

責任編輯:馮小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日本特黄特色免费大片| 在线免费观看韩国a视频| 免费少妇a级毛片| www.成年人|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成人性生活免费视频| 另类专区另类专区亚洲| 丁香婷婷六月天| 精品卡一卡2卡三卡免费观看| 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八戒网站免费观看视频| 一个人看的www日本高清视频 |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91短视频在线高清hd|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福利在线小视频| 九九免费久久这里有精品23| 香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无翼乌口工全彩无遮挡里| 啊哈~在加了一根手指| а√天堂资源8在线官网在线|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免费| 国内露脸中年夫妇交换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成人免费黄色网址|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观看| 四虎4hutv永久在线影院| www日本高清| 欧美特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最新凸凹视频免费|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绿茶可约可空降直播软件| 女人被弄到高潮的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久草网在线视频| 蜜臀av无码人妻精品| 婷婷色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产| 色在线亚洲视频www| 无人视频免费观看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