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報道,中國臺灣著名導演李行8月19日晚間9時55分,因心肺衰竭病逝于臺北,享年91歲。李行是中國臺灣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導演之一,對華語電影貢獻卓著,其代表作包括《養鴨人家》《汪洋中的一條船》《原鄉人》《小城故事》等。他開創了臺灣電影的“健康寫實主義”,更見證了臺灣電影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發展。
李行原名李子達,1930年5月20日生于上海,1957年開始電影導演生涯,此后的二十多年里,他共執導了50多部影片。1963年,他與李嘉合作導演的《蚵女》獲1964年第十一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后獨立導演的《養鴨人家》獲1964年第三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最佳導演獎。這兩部作品同時開啟了臺灣電影“健康寫實主義”路線風潮。后來,李行又憑借《路口》《秋決》《吾土吾民》《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早安臺北》多次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成為著名的金馬獎獲獎專業戶。為表彰他對臺灣電影的巨大貢獻,1995年第三十二屆臺灣金馬獎授予他終身成就獎。
李行還曾拍攝多部根據瓊瑤小說改編的電影,包括《婉君表妹》《啞女情深》《心有千結》《海鷗飛處》《浪花》《風鈴風鈴》等,秦祥林、林鳳嬌等人曾是他的御用男女主角。
李行一生創作偏向保守,堅持民族風格和鄉土氣息,擁護傳統道德與家庭倫理。他堅持在電影領域中書寫中國的歷史、中國的美學和中國人的故事,深度挖掘東方美學,張揚中國傳統文化,在探索電影民族化方面做出重要貢獻。
李行也為兩岸電影文化交流也做了不少貢獻,被譽為“兩岸影人交流第一人”。1990年,他率臺灣電影代表團首次到達北京,使得隔絕四十年的兩岸電影人重新團聚。從2009年起,李行發起成立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創辦“兩岸電影展”,每年組織海峽兩岸優秀電影展映活動,為兩岸電影合作奠下良好基石。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袁云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