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2月14日)舉行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花樣滑冰冰上舞蹈自由舞比賽中,中國組合王詩玥/柳鑫宇最終排名第12位,刷新中國冰舞在冬奧會上取得的最好成績。另一方面,以“中國和冬奧的四十年”為主題的電視劇《冰雪之名》正在北京衛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熱播。在該劇的上篇“冰雪情緣”中,彭小苒飾演了上世紀90年代中國年輕的冰上雙人滑選手李冰河。
電視劇《冰雪之名》中,彭小苒飾演冰上雙人滑選手李冰河。
彭小苒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因為《冰雪之名》她開始了解花滑這項運動。“不管是花滑運動員,還是任何冰上項目的運動員,他們真的是克服了很多的困難,很多我們常人沒有辦法克服的身體上的困難。”
近日,彭小苒也一直在關注北京冬奧會,尤其看到中國選手谷愛凌奪冠時,更是激動不已。“她太棒了。我看到她奪冠后還跪在地上安慰失誤的選手,我覺得這就是奧林匹克精神。”
角色
我和李冰河一樣,都挺“軸”的
劇中,李冰河從小熱愛花樣滑冰,目標是代表國家參與冬奧會。雖然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遇到了諸多阻撓,但她始終堅持初心,與同鄉嚴振華組成冰上雙人滑組合,并一起走出雪鄉,遠赴哈爾濱向專業花滑運動員方向努力。
在彭小苒看來,李冰河和她一樣,性格都挺“軸”的,認準了一件事就不會輕易改變,即便父母想盡辦法讓她出國,她都能盡一切辦法克服困難。
為了更精準地詮釋角色,彭小苒開機前特地向專業運動員取經,從技術、訓練到生活日常。在她看來,運動員首先也是“人”,其人物狀態不能僅基于其賽場表演進行參考,要全面了解他們的冰上訓練和訓練之外的故事,再去揣摩,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李冰河身上,她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劇中,彭小苒和陳若軒出演了一對雙人滑運動員。
這位運動員從五歲開始練習滑冰,中間也經歷了搭檔更換、無法和搭檔一起訓練等變故。疫情期間,他曾一個人在冰場,每天不斷地練習。雖然現在他已經不再是沖擊獎牌最好的年齡,但仍愿意繼續滑下去。“他們對于花滑,對于滑冰這項運動的熱愛,是有信念感的,是有執念的。任何人、任何現實,哪怕有更好的安排,但對于他們來講,在滑冰這個夢想的道路上是從來沒有猶豫的,很篤定。”
彭小苒也將這樣永不言棄的冰雪運動精神,融入到李冰河這個人物之中。例如,劇中李冰河在比賽前突發胃痛,但仍強打著精神上場,順利完成了一系列冰上動作。“他們真的是克服了很多困難,包括自身的成長、身體的原因。”
背景
劇中穿搭時髦,符合人物家庭環境
“冰雪情緣”的故事發生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東北雪鄉。作為1990年生人的彭小苒,對那個時代并不陌生。該劇的導演組、美術老師精準還原了那個年代特有的標志性物件,比如曲教練的老式縫紉機、二八自行車、滾筒洗衣機等,這些都是彭小苒在小時候見過的。“(拍攝時)就是在找自己小時候的感覺。”劇中角色的造型也都十分復古,只有李冰河在其中略顯時髦。對此彭小苒解釋稱,“因為冰河其實是家庭環境最好的,在那個年代,家里就有鋼琴、電視,還有條件送她去國外上學,所以她整體的穿搭也跟媽媽一樣,是很時髦的。”
《冰雪之名》部分取景于哈爾濱,讓彭小苒記憶最深刻的就是東北的美食。
“冰雪情緣”部分取景于哈爾濱,也有大量戶外場景取自于位于黑龍江東北部的黑河。演員需要在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寒冷天氣里拍攝,但彭小苒在采訪中更多回憶的是當地美食,鍋包肉、燒烤、酸菜餡餃子……
“控制飲食”是彭小苒自稱和李冰河最不同的地方。花滑運動員需要嚴苛控制飲食,以平衡身體發育速度,保證動作美感。劇中,李冰河甚至為了比賽節食導致突發胃病進醫院。“她為了控制身材真能管住嘴,但我是真管不住啊。”
戲外
——為谷愛凌奪冠而激動
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姑娘,彭小苒很小就接觸過室內滑冰、去什剎海玩過冰車;長大后也接觸過滑雪。但拍完《冰雪之名》,彭小苒與冰雪運動之間產生了更強的情感鏈接。“我現在覺得滑冰特別有意思。這幾天還參加了一個冰雪綜藝《飄雪的日子來看你》,和專業花滑老師搭檔挑戰了花滑表演。”
彭小苒也時刻關注著中國冰雪運動員在北京冬奧會上的表現。“我最近看到谷愛凌奪冠,還真的挺激動的,她太棒了。我看到她奪冠后還跪在地上安慰失誤的選手,這就是奧林匹克精神。”
新京報資深記者 張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