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9日電 6月28日,電影《1921》在北京舉行了首映禮。首映現場,監制兼導演黃建新、聯合導演鄭大圣、制片人任寧攜演員韓東君、劉昊然、王仁君、張頌文、劉家祎、張超,以及演員俞灝明、范世锜、生港帥、史彭元、夏夢到場,與觀眾進行交流與分享。
“十年前拍過《建黨偉業》,這次再拍建黨題材的作品,我很想有不一樣的表達。”監制兼導演黃建新坦言,電影《1921》籌備了五年,做了無數的史料挖掘工作,“我比喻我們這次創作就像在迷霧中尋找一盞燈,這盞燈就是百年前那些鮮活的年輕人們,我們跟大家一起,朝著光走過去。”
《1921》將重心放在了人物身上,比如為了塑造一個細膩立體的何叔衡,黃建新和張頌文曾在深冬暢聊了近8個小時,只為了盡可能補充人物細節。
聯合導演鄭大圣表示,“這次是學習的過程,不僅是跟著黃導學習,還是回到歷史現場的學習。挖掘史料,調查細節,才能讓人物不再是冰冷的詞條或是一行字的記載,而是活生生的人。”
王仁君在《1921》中,挑戰塑造毛主席的青年時代。為此,他研讀了大量史料:“希望能帶著充沛的情感,去體悟他的風華正茂和青春熱血。”
張頌文詮釋的何叔衡,因為生動活潑的細節和充滿感染力的表演,成為觀眾們眼中最鮮活的人物之一。現場他還動情分享幕后故事:為了詮釋好何叔衡跳崖前的心理活動,他代入人物角度,給“好友潤之”寫了一封信,內容是“希望我們能共同見到勝利的曙光”。所以,在犧牲之前,他雖然滿含熱淚,但嘴角是掛著笑容的。
張超在現場也透露,包括“一大”會議時他們的坐姿,都認真地進行還原,而且1:1重建一大會址這樣精益求精的制作,讓演員們在詮釋人物時,都能有非常強的代入感。
俞灝明表示,參演《1921》本身就是一種認可:“一同創作這樣一部慶祝建黨100周年的重點影片,是一次珍貴的機會,希望能將這樣的使命感也傳遞給觀眾們。”
首映當天,不少業內導演、演員都紛紛點贊《1921》。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副教授、編劇王紅衛表示,“影片在其他主旋律題材電影的基礎上,建新導演和大圣導演依然在創新,這是一部特別磅礴、信息量浩瀚的電影,從小的方面到大的方面,從橫線到縱線都寫的非常全面。”導演唐季禮則坦言:“這是一部我看了感到很激動、很細膩的故事片,但同時它也含有類型化元素,諜戰那條線讓我感到驚險刺激,看得很過癮。”
當日還有一場特殊的觀影,是由光明影院組織的無障礙觀影。伴隨著旁白對畫面的介紹,無障礙的解說讓現場的視障人士也能與普通人一樣同步觀影,感受百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據悉,電影《1921》將于7月1日全國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