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元首被國民當眾掌摑?6月8日,這令人尷尬的一幕發生在法國總統馬克龍身上?,F場視頻顯示,馬克龍滿面笑容地走到安全圍欄前打算與民眾握手,腳步還沒停穩,就有一名男子伸出巴掌扇向他的左臉……
這段視頻迅速在網上瘋傳。襲擊者是誰?為啥打馬克龍?全球媒體紛紛追問。
一時興起打總統
馬克龍遇襲時,正在東南部的德龍省視察,剛剛參觀完一所職業技術學校。襲擊者是一名穿綠色T恤的長發男子,站在圍欄外最前排,在馬克龍走近時一把拖住其右臂,順勢抬手打了上去。由于事發突然,安保人員完全來不及阻止。但他們的反應還算迅速,一人立即將馬克龍護到身后遠離圍欄,另一人按住了男子。隨后,該男子和另一名涉嫌在場攝像的同伙被當地警方帶走。
警方查明,掌摑馬克龍的男子叫達米安·塔雷爾,與同伙都是28歲。塔雷爾沒有任何犯罪前科,不是任何激進組織成員。他的友人受訪時說,看到視頻后非常吃驚,因為在其印象里,塔雷爾素來性格溫和,“感覺完全沒有理由做出那種行為”。
有報道稱塔雷爾喜歡中世紀軍事,在當地成立了一個歐洲傳統武術團體。他的同伙帶有性質不明的武器和一本希特勒自傳《我的奮斗》。襲擊馬克龍時,塔雷爾喊了兩句口號。一句是“蒙茹瓦,圣德尼”,這是12世紀法國?;庶h的戰斗口號,如今被視為極右主義的代名詞;另一句則是“打倒馬克龍主義”。“馬克龍主義”是法國媒體批評馬克龍時常用的詞。
塔雷爾于6月10日在德龍省瓦朗斯出庭受審。他說,自己掌摑馬克龍“并無預謀”,但承認在馬克龍視察德龍省之前,自己已想過向總統扔雞蛋或奶油餡餅。根據其行為,最高可被判處3年監禁及4.5萬歐元罰款。檢方形容其行為“絕對不可接受”,要求法庭判其18個月監禁。法庭當天判其18個月監禁,緩刑14個月,實際監禁4個月。塔雷爾還被判5年內禁止持有武器,被剝奪公民權利3年,未來兩年需接受心理治療。塔雷爾的律師稱,他不會反駁已發生的事實。如果他不上訴,將在當地監獄服刑。
身為總統,馬克龍的心理素質還是很不錯的。事發后不久,他就回到圍欄前繼續與民眾互動,和他們打招呼、合影。稍后他接受法媒采訪時說,他認為這只是孤立事件,并強調絕不能讓極端暴力人士掌控公共輿論。“我繼續與民眾見面了,今后也仍將繼續。沒有什么能阻止我。”
事件引起法國輿論強烈反響。法國總理卡斯泰、前總統奧朗德、極左翼政要梅朗雄、極右翼政要勒龐等人紛紛譴責這種暴力行為??ㄋ固┱f,民主意味著辯論和合法的分歧,但“絕不能意味著暴力、言語攻擊甚至人身攻擊”。奧朗德說,這一記耳光是對法國民主制度“無法忍受的打擊”。已宣布參選下屆總統的梅朗雄發推文表示“聲援總統”。同樣參選總統的勒龐則說,自己是馬克龍的“頭號反對派”,她會以這個身份與馬克龍展開辯論和爭斗,但誰也無權對馬克龍做出暴力行為。這樣的行為不可接受,“民主永遠不能容忍肢體暴力”。

上圖:2021年6月8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前左)在法國東南部德龍省視察。
下圖:馬克龍視察期間突然遭到一名男子掌摑。(視頻截圖)
總統安保難防“黃馬甲”
事件發生后,許多人第一反應是,馬克龍的安保出了什么問題?
作為法國總統,馬克龍由總統安全小組提供保護,安保代號“韋加”。該小組成立于1983年,共有77名成員。馬克龍出行時,該小組少則出動十來人,多則出動數十人。出行前,安保人員會查清路線及可預知的威脅,這占工作量的80%,余下的工作由跟隨馬克龍的保鏢執行。這次跟隨馬克龍的小組成員有10人。
然而,在法國媒體看來,總統安全小組的工作并不那么出色。馬克龍的前任奧朗德執政時,法媒曾援引多名該小組成員的話說,總統的安保工作存在很多的安全隱患。有些成員并非專業從事貼身保衛工作的,有的酗酒,有的心理素質差,訓練也不夠,發生過安保人員在總統官邸開槍走火的事故。一些工作也沒按程序做到位。比如,奧朗德在巴黎發生恐怖襲擊后前往現場,安保人員沒有提前檢查,連把警犬帶去搜索一遍現場都沒做。
即便馬克龍的安保無懈可擊,也防不住對現實不滿的民眾。據法國媒體報道,塔雷爾沒有固定工作,最近依靠社會補貼生活,受審時表示自己同情“黃馬甲運動”。這場運動發生于2018年底,因參加者身穿黃馬甲而得名。當時,中低收入者走上街頭抗議油價高企和馬克龍的提高燃油稅計劃,之后又將訴求擴大到提升中低收入者購買力、恢復富人稅等。仇富和反精英情緒很快主導了運動,一些地方的示威演變成搶劫和騷亂。馬克龍不得不派遣軍隊平息事態。
有研究者認為,“黃馬甲運動”背后是法國不同階層之間的矛盾。越是低收入、低學歷的社會階層,越感覺稅負沉重且缺乏公正。馬克龍曾多次做出讓步,宣布取消上調燃油稅計劃,同時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但示威者并不買賬。后來,馬克龍又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效果也都不太理想。直到去年9月,還有“黃馬甲”在巴黎示威。
此次遭遇襲擊后,馬克龍努力淡化事件。有評論稱,馬克龍不希望外界將塔雷爾的襲擊解讀為廣大公眾仇視他的表現,因此選擇息事寧人。但總統遇襲,再次暴露了法國社會的尖銳矛盾及馬克龍面臨的難題。值得一提的是,馬克龍遭掌摑的情況并非絕無僅有。比如,在2017年總統大選年,前總理瓦爾斯在展開競選活動時被一名18歲青年扇了一記耳光,另一名候選人菲永則被民眾潑灑面粉,馬克龍出席巴黎農展會時,一枚雞蛋砸到他頭上。當時,馬克龍回應說“這是法國政治生活的一部分”,但他依然譴責了這種做法,稱“雞蛋無助于政治對話。”
法國相關調研顯示,政客是法國民眾最討厭的職業之一,這不可避免地引發民眾采取有敵意的行動,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困難時期,人們更會尋找“出氣筒”。據統計,2020年針對法國官員的攻擊與威脅比上一年翻倍,達到1276起。直接面對公眾的地方民選官員更容易成為目標,去年有500多名市長、副市長和60名議員遭到襲擊。
有分析認為,正是“黃馬甲運動”造成了攻擊政客個人的風氣,一些暴力場面又經社交媒體擴散,放大了影響。以往農民提抗議時,憤怒的目標是機構,會在政府前傾倒肥料。但在“黃馬甲運動”中,目標變成了官員個人,肥料被倒在了官員的家門口。如果這個說法成立,同情“黃馬甲”的塔雷爾掌摑馬克龍也并不奇怪。馬克龍被掌摑后,于6月10日接受法媒采訪,直率批評社交媒體上的一些言論毒化社會氛圍,人們正對社交媒體上散布的仇恨變得習以為常。
最年輕總統的難題
馬克龍是法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他曾任奧朗德政府的經濟部長,2016年辭去部長職務,創立“前進運動”(現為共和國前進黨)。2017年總統大選時,他以中間派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并成功當選,打破了由社會黨和共和黨等傳統大黨“左右共治”的格局。
馬克龍當選時,法國已長久處于社會陰霾之下。自2009年歐債危機之后,法國經濟疲軟,復蘇乏力,失業率一直高于8%,2012—2016年間甚至高于10%。而養老金占法國政府的財政開支卻居高不下,2012—2017年間占國內生產總值13.8%。
馬克龍抱著改革的決心開始執政,將重振法國甚至是歐洲視為己任。他在自傳《革命》中說,在任經濟部長時他已深刻感受到法國政治僵化、經濟停滯,充分認識到改革的迫切性。他有一個“法國夢”,就是“讓法國重拾活力、再現繁榮”。
然而,馬克龍雄心勃勃又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執政方略屢遭現實打擊。有分析稱,他執政后經濟不見好轉,公共福利反而下降,失衡的勞資關系沒有得到改善。2019年8月出臺的總統執政中期調查報告顯示,62%的受訪者認為馬克龍當總統對法國來說是件“壞事”,不少國民懷疑其改革法國的能力。
同樣是這一年,“黃馬甲運動”余威未退時,馬克龍的改革措施又引發了新的抗議。當時,馬克龍為解決法國養老基金收不抵支問題,決定開啟退休制度改革,希望解決公有部門養老金這個老大難問題。不滿改革的民眾再度發動罷工游行,人數最多時甚至達到“黃馬甲運動”高峰期的3倍。這一改革至今未能落實。
2020年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馬克龍的改革雪上加霜。法國國家統計和經濟研究所數據顯示,2020年法國全年經濟萎縮8.3%,經濟衰退之嚴重,創下了二戰以來的紀錄。馬克龍把問題歸結為體制的缺陷,認為西方民主制度必須解決效率低下的問題。他在2020年11月接受專訪時表示,民主國家正在面臨危機。他說,數十年來,西方民主國家一直在讓他們的人民感到失望,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他們陷入了法律的泥潭,議事規則復雜、效率低下。
馬克龍說,必須通過合作來尋求效率,通過改革來達到效果。今年初的民調顯示,他的支持率有所回升。距離總統換屆還有一年,馬克龍需要拿出更有力的舉措來取得實效。但改革必然要動到某些人群的“奶酪”,也就意味著或許將來在法國某個地方,還有未能預料到的憤怒在等待著他。(本刊記者 馮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