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災正如大考,越是危難越要向前,這是身為央企的責任擔當。
2021年7月17日,河南省出現特大暴雨自然災害,省會鄭州嚴重內澇,防汛形勢十分嚴峻。中國五冶集團第一時間啟動應急救援機制,在豫單位立即應對災情,員工主動請纓,奮戰在防汛搶險第一線。截止到22日下午3點整,五冶共救出被困群眾500余人,并捐贈了沖鋒舟、抽水泵等救災設備及大批緊缺生活物資。
2022年4月,上海市新冠疫情持續蔓延,面臨著疫情常態化防控以來最嚴峻最復雜的挑戰。五冶臨危受命,緊急調集4000多人次參與7個項目建設,涵蓋核酸樣本分析實驗室、集中隔離點和方艙醫院等應急改造設施,共可容納約2萬個床位,以“五冶速度”同病毒賽跑,用理想信念和使命擔當筑起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
2022年9月,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五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要求震區項目在確保自身安全情況下配合政府做好搶險救災工作。當時參與救援的五冶項目管理人員汶衛鵬,將自己的安全帽提供給了一名受困者,用于保護頭部,營救畫面被央視特寫播放。
此外,在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里,五冶派出技術骨干深入四川涼彝區,累計督導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建成住房近12000套、惠及16.5萬人,深入11個深度貧困縣開展近50場次專項培訓,培訓4000余人,還投身河南汝州、貴州六盤水、西藏那曲等地,把援手伸向人居環境、交通設施、民工就業、電網改造等方方面面,用“赤子心”啃下一個個“硬骨頭”。
“社會責任擔當者”,既是央企基因又是光榮使命,五冶從來沒有辜負黨和國家的信任、人民的重托。每一次危難時刻,五冶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總在搶險救災的第一線。從請戰出征到緊急集結,從采購物資到沖向一線,五冶人每一次都用豐富的經驗、技術、設備為搶險救災工作贏得了寶貴時間,有效守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得到了當地政府的認可。
“五冶”是一聲號角,更是一面旗幟,危急關頭總會與人民心手相牽。當社會責任的鼓點響起時,五冶永遠與人民同在。
系列報道:
開篇——
初心——
匠心——
丹心——
尾篇——
更多精彩盡在《環球人物 · 五冶,用“心”建造》特刊線上版,點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