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12口,8人腦中風”“幾乎每家每戶都有,村子應該改名叫腦中風村了”……不久前有群眾反映,在山東單縣萊河鎮崔口村,大多數村民名下的城鄉居民醫保賬戶莫名出現腦中風的醫保結算記錄,其中甚至包括5歲的孩子、去世很久的老人、從未去過村衛生室的在外務工人員。據初步排查,僅崔口村就有37000多條醫保結算記錄存在問題,涉及2000多名村民。日前,國家醫保局、山東省醫保局督導組進駐單縣。據聯合調查組發布的通報,村醫朱某菊在使用單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時,未按照操作規范如實錄入,僅通過雙擊空格鍵等方式,將編號為“0001”的“腦中風”直接默認生成疾病信息,致使村民被“腦中風”。此外,村醫朱某菊還存在利用虛報診療記錄騙取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統籌金的行為。目前,公安機關正在對其冒用個人信息、虛報診療記錄獲取的違法收入逐項核實,并依法將涉嫌詐騙的犯罪嫌疑人朱某菊刑事拘留。
如果說村民被“腦中風”可能是朱某菊圖省時省事所致,虛報診療記錄則是典型的欺詐騙保行為。要看到,隨著醫保制度不斷改革完善,我國醫保基金收支規模不斷擴大。保護這張全球最大的醫療保障網,就是保護億萬參保人員的切身利益。但時下仍有一些人以身試法,在醫保流程上打歪主意,在系統漏洞中鉆空子。朱某菊每次虛報獲得的5元診療費,看似不多,但掏的是參保人員的共同錢袋;積少成多,也會給醫保基金帶來巨大損失。醫療保障基金是人民群眾的“救命錢”,不是套取私利的“提款機”。揪出“蛀蟲”、嚴懲不貸,避免騙保蔓延成風,醫保基金的大廈根基才會更加穩固。
醫療衛生事業是民生大事。這不僅因為每一張處方、每一句醫囑都關乎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也因為醫療保障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位崔口村村民因為所謂“腦中風”記錄,被此前投保的商業健康保險拒賠。很多村民擔心,腦中風的記錄會影響正常的升學、就業、參軍、投保等事宜。相關部門應做好善后事宜,及時排查相關村鎮醫保記錄,在糾正錯誤信息的基礎上,確保被得病的群眾生活不受影響。
如果不是一位村民意外牽出了村醫的犯罪行為,不知道騙保還能瞞到何時。值得追問的是:幾年之間,突增數千名“腦中風”患者,衛生疾控部門為何沒有引起重視?大量的虛假診療記錄,負責醫保報銷的工作人員為何沒能發現?盡管醫療保障基金監管難度較大,但這不是監管缺位、工作失職的理由。針對被套出藥品和資金流向等群眾關心的問題,必須一查到底,嚴肅追責涉事人員,更好堵住醫保基金使用的漏洞,給群眾一個滿意的交待。
據報道,萊河鎮其他村也不同程度存在類似現象。以此為切入點來一場大排查,才能斬斷伸向錢袋子的“黑手”。也要看到,保障醫保基金安全,既要加大懲戒力度、讓違法者付出代價,更要構建全面醫保監管制度體系、讓別有用心者無縫可鉆。從完善日常檢查、飛行檢查、專項檢查等監督檢查方式,到推動智能監控技術應用,再到廣泛推進輿論監督、公眾監督,對醫保基金使用的全流程加強監管,看好群眾的“救命錢”,醫療保障必將為更多人遮風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