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月5日拍攝的重慶市梁平區竹山鎮獵神村(無人機照片)。
重慶市梁平區竹山鎮獵神村曾是一個石膏礦區和竹材大村。曾經,村里家家戶戶造紙,加上四處興建石膏礦廠,全村環境遭到破壞。近年來,為保護長江一級支流龍溪河發源地的生態環境,守護一江碧水向東流,當地對石膏礦廠實施政策性關閉,并通過礦區修復、建設鄉村小微濕地群、造林育林等措施,不斷提升植被覆蓋率、生物多樣性和人居環境質量。
生態環境恢復后,獵神村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思路,組建獵神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建立起“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聯營模式發展鄉村旅游,越來越多的村民吃上了“生態飯”,生活水平持續改善,群眾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2019年,獵神村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稱號。此外,獵神村還入選“2020年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
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這是1月5日在重慶市梁平區竹山鎮獵神村拍攝的鄉村小微濕地群(無人機照片)。
重慶市梁平區竹山鎮獵神村曾是一個石膏礦區和竹材大村。曾經,村里家家戶戶造紙,加上四處興建石膏礦廠,全村環境遭到破壞。近年來,為保護長江一級支流龍溪河發源地的生態環境,守護一江碧水向東流,當地對石膏礦廠實施政策性關閉,并通過礦區修復、建設鄉村小微濕地群、造林育林等措施,不斷提升植被覆蓋率、生物多樣性和人居環境質量。
生態環境恢復后,獵神村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思路,組建獵神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建立起“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聯營模式發展鄉村旅游,越來越多的村民吃上了“生態飯”,生活水平持續改善,群眾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2019年,獵神村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稱號。此外,獵神村還入選“2020年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
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1月5日,在重慶市梁平區竹山鎮獵神村,游客在礦山遺址上改建的“礦咖”飲品店內休閑。
重慶市梁平區竹山鎮獵神村曾是一個石膏礦區和竹材大村。曾經,村里家家戶戶造紙,加上四處興建石膏礦廠,全村環境遭到破壞。近年來,為保護長江一級支流龍溪河發源地的生態環境,守護一江碧水向東流,當地對石膏礦廠實施政策性關閉,并通過礦區修復、建設鄉村小微濕地群、造林育林等措施,不斷提升植被覆蓋率、生物多樣性和人居環境質量。
生態環境恢復后,獵神村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思路,組建獵神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建立起“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聯營模式發展鄉村旅游,越來越多的村民吃上了“生態飯”,生活水平持續改善,群眾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2019年,獵神村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稱號。此外,獵神村還入選“2020年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
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1月5日,在重慶市梁平區竹山鎮獵神村,村民廖孝英在展示從獵神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分紅大會上領取到的分紅款和股權證。
重慶市梁平區竹山鎮獵神村曾是一個石膏礦區和竹材大村。曾經,村里家家戶戶造紙,加上四處興建石膏礦廠,全村環境遭到破壞。近年來,為保護長江一級支流龍溪河發源地的生態環境,守護一江碧水向東流,當地對石膏礦廠實施政策性關閉,并通過礦區修復、建設鄉村小微濕地群、造林育林等措施,不斷提升植被覆蓋率、生物多樣性和人居環境質量。
生態環境恢復后,獵神村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思路,組建獵神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建立起“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聯營模式發展鄉村旅游,越來越多的村民吃上了“生態飯”,生活水平持續改善,群眾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2019年,獵神村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稱號。此外,獵神村還入選“2020年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
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