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熱點新聞

敦煌考古事業編制崗位“零應聘” 文保人才:不缺動力 擔心工資

2022-09-26 10:48:35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大號 中號 小號
原標題:敦煌考古編制崗位“零應聘” 文保人才:不缺動力 擔心工資


田野考古發掘現場

近日,“敦煌考古編制崗位無人問津”的話題登上熱搜。在考編、考公大熱的環境下,帶有編制的考古所崗位卻“零應聘”,這在“考古熱”“文保熱”日益火爆的今天,引發大家對相關領域人才現狀的關注。

多位受訪者在接受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提到,敦煌偏僻的地理位置、嚴格的招聘和工作要求、較低的薪資待遇等因素,讓很多應聘者望而卻步。

對于考古行業的求學者而言,能否適應高強度的工作、惡劣的環境等,影響到他們畢業后是選擇其他行業,還是走向專業的考古之路。在考古界,也正在探索方法,試圖擺脫考古人才短缺的困境。

敦煌考古編制崗位遇冷 “零應聘”成熱議話題

9月14日,講述敦煌文明和守護人故事的紀錄片《敦煌師父》第二集正式上線。在紀錄片中,敦煌考古研究所所長張小剛表示,今年考古所編制都有所增加,這導致愿意到敦煌的應聘者更少,“有五六個人報名,結果全缺考,一個都不來。”一時間,“敦煌考古編制崗位無人問津”的話題沖上熱搜榜,引起熱議。

“一邊是考公熱,今年國考報名人數突破200萬人,一邊是考古熱,眾多文物、文物機構和考古相關節目走紅網絡。”人民網提到,考古熱而從業冷亟待“破局”。

張小剛所長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提到,這幾年考古由冷及熱,是全民切身感受到的。比如敦煌,千年IP出圈成了新網紅。考古學的社會意義在國內不斷增強,真正喜歡考古學科的人數也不斷攀升。從大環境來講,現在確實是中國考古學的黃金時代。但是真正從事考古的人,從來都是少數群體。

張小剛所長還提到,這些年,敦煌考古研究所報考的人時多時少。比較好的情況是2020年,一次性就招到了3個。而2022年原計劃招一個考古的崗位,結果全缺考。目前,敦煌考古研究所人員緊張,只有20人左右。即使其他工作全都不做,只做石窟寺考古報告,這些人員依然是不夠的。所以,做石窟寺考古報告或做田野考古會互相影響。

“據我了解,各個地方的大所,尤其是省所,這兩年增加了不少編制。比如有的省從原來不到幾十個人的編制擴大到二三百人,這對全國考古行業來講是個好事,國家、地方都很重視,給考古更多的名額和經費。但我心里在打鼓,考古專業畢業生一年就那么多,條件好的地方招的人越多,客觀上我們這個地方就更難招了。同在一個省的省所,招人情況也比我們好很多。”張小剛所長向媒體表示。

地理位置偏僻、薪資較低 如何留住人?

敦煌擁有豐富的歷史資料和濃厚的人文底蘊,但是多位受訪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因偏僻的地理位置、嚴格的招聘和工作要求、較低的薪資待遇等因素,很多應聘者望而卻步。

阿白在浙江大學讀博。阿白向記者表示,考古是一個“為愛發電”的專業。依靠眾多考古學家的犧牲精神和吃苦耐勞精神,考古事業才得以發展至今。敦煌考古編制崗位無人報考的原因不言自明,“錢沒給夠、上升的途徑不明確。”他稱“干我們這一行的最有夢想了。你完全不缺這個動力,你不會覺得這件事無聊或者我做的事沒意義。唯一要擔心的就是工資問題。”

相比物質條件,浙大的碩士研究生阿團則會考慮結婚生子的可能性和家庭的穩定性,“如果說你的對象沒有辦法在那邊安排工作的話,那你肯定是不會去那里的。”

談到如何留住人,張小剛所長表示有3種手段可以并行。一是待遇留人,想盡辦法提高待遇。不過待遇再怎么提高,也無法與大城市特別是經濟發達城市相比。純粹靠待遇,是不現實的,所以第二是靠情感留人。第三則是事業留人,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敦煌學博大精深,這里占據著得天獨厚的地利優勢,在這里有專業的事可做。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可以取得突破性學術成果,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內得到國際學術界的尊重和認可。

人才短缺與人才培養 后備力量如何補充?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博系副教授曹斌公開發聲表示,人才在任何行業都是其發展的根本,考古自然也不例外。提升考古的人才數量和質量,首先要抓人才培養。“零應聘”成為熱議的話題,這背后反映的最深層次問題,其實是考古人才短缺。而這樣的難題不僅敦煌研究院面對,還有很多機構也無法走出“小馬拉大車”的困境。

《文物調研》發布的《關于當前我國考古工作面臨的編制與從業人員嚴重不足的問題》文章中提到,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省級文物事業單位共有編制1670名,加上國家級單位的編制人數,全國省級以上文物考古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有人數不足2100名。若以國土面積計算,每名考古人員需要承擔4571.4平方公里的考古勘探與發掘任務。文物考古事業單位崗位編制不足,意味著科研人員的日常晉升通道較窄,后備力量長期難以補充。

關于專業人才的培養與培養的人才流動情況,曹斌副教授提到,考古作為冷門專業,不只是招生規模小,還有一些同學及家長因擔心就業難放棄報考。報考考古的學生在進入學校后,還面臨“轉專業”“大類招生分流”等考驗。因此,要擺脫考古人才短缺的困境,給予高校招生和人才培養足夠的支持,是必要的前提。曹斌副教授還表示,希望用人單位可以放低“本科門檻”。

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建議,國家教育部門將文物科學與保護技術認定為獨立學科,在高等院校設立相應的院系,編寫出版統一的教材,制定統一規范的培養方案,此舉將大力推動中國高水平的文物保護研究和修復人才的培養。

人物

年輕考古工作者的熱愛與挑戰

浙江大學考古學碩士張小楊:

在紀錄片《敦煌師父》中,敦煌的白天酷熱難耐,從南方過來的張小楊第一次進行真正的田野考古實踐,剛開始很難適應,甚至出現頭暈嘔吐的中暑癥狀。白天,張小楊要去到石窟寺,對洞窟整體結構和壁畫細節詳細記錄,又要去到探方,多次刮面,并對發掘的遺跡進行記錄。晚上,張小楊還需要熬夜完成考古報告。高強度的工作,惡劣的環境,和同齡人的差距,一度讓張小楊陷入迷茫。

在老師幫助下,張小楊逐漸安定下來,重新進入工作狀態,石窟寺考古報告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四川大學考古學學生阿夢:

2022年暑假,四川大學考古學學生阿夢參加了羊曲遺址的田野實踐。據阿夢向記者描述,羊曲遺址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平均海拔3924米。考古團隊大約有20人,住在距離遺跡較近的羊曲村。從駐地到遺址交通不便,需要先坐30分鐘的車,再爬一個小山坡。羊曲村還沒有通自來水,考古團隊需要買桶裝自來水,用于做飯、洗澡等日常生活。

他們每天早上7點起床,中午短暫休息一會,挖掘工作會持續到晚上6點。除了工作任務重,惡劣的自然環境也讓阿夢印象深刻。氣候干旱、大風、變幻莫測的天氣,對這組科考隊都是挑戰。下田野的每一天都身心俱疲,長期彎腰、屈膝、跪地,對膝蓋和腰會造成一定的損傷。從青海回來一個多月了,阿夢走路偶爾還會膝蓋疼。

阿夢還沒有考慮就業的事情。在青海的一個半月時間雖然辛苦,但很快樂。目睹了湛藍的天空,翱翔的雄鷹,雨過天晴的雙層彩虹,草原上吃草的牛羊,紫的、黃的、紅的晚霞,裸眼可見的銀河……她覺得遇到這些風景很幸運。今年10月份,她將參與另一項時間更久的田野考古發掘活動。

從高中就喜歡歷史的阿民:

阿民告訴記者,他從高中開始就喜歡歷史,但讀大學時沒有就讀心儀的考古學專業。他甚至翻墻跑到其他學校蹭課聽。如今,他從事考古工作快兩年了,已去過多地進行發掘,住過工地宿舍。他覺得田野考古需要充足的熱情,才能長期干下去,“少有專業像考古這樣,工資低、待遇低,中秋、國慶只有一天假,甚至很多工地一天不放假的都有。”

阿民習慣在微博上分享考古過程中的片段和感受。雖然他覺得鼓吹考古“小眾專業好就業”的言論是在“把人往火坑里推”,但是自己卻在“火坑”里甘之如飴,就如他在微博上發的一句話:“因為熱愛所以我們來到了這里。”

浙大碩士研究生阿團:

性格外向的阿團,在碩士階段選擇了文化遺產方向。相比考古學,阿團覺得文化遺產專業實踐性更強,比如對文化遺產進行評估、對大遺址進行保護等。而考古學則更要求人“心靜”。但無論是游覽博物館、參觀石碑石刻,還是閱讀書籍,進行田野考古,二者都關乎“古人與今人的對話”。

阿團畢業后想考取事業單位,從事對口專業工作,包括博物館、研究院等,偏好城市在長三角一帶。

責任編輯:邱小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躁狠狠躁夜夜AV| 国产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光棍影院y11111| 中文乱码字字幕在线第5页|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波多 | 最近2019mv中文字幕免费看| 国产精品成年片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538精品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国产超碰人人爽人人做| 亚洲综合免费视频| 8x成年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第一页草草影院浮力| 国产精品美女视视频专区|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怡红院国产免费| 欧美jlzz18性欧美| 国产精品亚洲视频| 五月婷婷激情网| 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狠狠视频| 国产99在线观看| а√天堂资源官网在线资源| 琪琪色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一个人看的www高清直播在线观看|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性感美女视频免费网站午夜|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japanesevideo喷潮| 欧美综合第一页|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 九九热中文字幕| 青娱乐在线免费视频| 性色AV无码中文AV有码VR| 伦理eeuss|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资源|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a级小龙女乱理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