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2021中國(成都)人工智能產業CEO大會暨成都市人工智能產業生態聯盟成立大會在成都舉辦。本次大會以“智創·蓉和”為主題,由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指導,成都市人工智能產業生態聯盟、雨前顧問聯合主辦。
會上,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發布了“成都市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十四五’發展規劃思路”。此外,成都市人工智能產業生態聯盟(CDAIIA)在會上宣布成立,成都市錦江區發布了《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城市機會清單》,釋放60億人工智能發展機會。
大會還在現場設置對接區,為政企雙方搭建供需對接“橋梁”,實現快速精準匹配,促進人工智能相關創新技術在成都轉化落地。

▲會議現場
力爭到2025年
成都人工智能總體發展水平進入國內第一梯隊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此次發布的規劃思路中,成都將整合垂直行業數據資源,力爭到2025年,成都人工智能總體發展水平進入國內第一梯隊。
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都在積極開展有關隱私計算促進數據要素流通的探索,成都市大數據集團將在全國先行建設基于超算中心的大規模隱私計算平臺。近年來成都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較快,先后獲批建設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成都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成都將堅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發展思路,以“壯大產業鏈、夯實創新鏈、完善要素鏈、建立融合發展新生態”為主要抓手,打造全國一流的人工智能多維產業生態系統。
聚集產業力量
成立人工智能產業生態聯盟
在此次大會上,成都市人工智能產業生態聯盟(CDAIIA)宣布成立。該聯盟由成都市大數據集團牽頭,聯合成都市人工智能領域軟硬件產品企業、應用企業、高校院所、科研機構、協會學會、投資機構等單位共同發起。
聯盟的成立旨在助力成都市構建具有強大競爭優勢的人工智能創新型產業集群,打造中西部人工智能創新高地及重要節點,助力成都市構建高水平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強化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同時推動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協同創新發展,進一步提升成都在全國的產業競爭力。
“數據,尤其是大數據和算法、算力的融合,現在正成為人工智能的主要發展方向。”成都大數據集團總經理顧勤表示,成都市大數據集團作為聯盟理事長單位,將依托集團“數據+算力”的關鍵優勢,通過筑強算力底座新支撐,激發數據要素新動能,助推成都人工智能生態圈上下游企業實現安全可信高效的數據協同創新。
未來,成都市大數據集團也將與聯盟理事會一道,認真履行聯盟章程,積極推進聯盟各項工作進程,推動搭建高質量產業生態交流與發展合作平臺,加強在蓉人工智能企業之間、校企之間合作,讓成都人工智能產業生態以抱團姿態取得更好更快的發展。
釋放60億人工智能發展機會
錦江區發布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城市機會清單
為聚焦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加速創新成果轉化,會上,成都市錦江區發布了《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城市機會清單》。圍繞清單智慧城市、智慧制造、智慧交通、智慧文旅等人工智能領域的新產品和新場景,共發布8類25條供需信息,釋放60億人工智能發展機會。
具體來看,聚焦發展智能制造,成都市錦江區將引入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建設成都生研所數字工廠,建設成為國家級重點生物醫藥(疫苗)研發基地;引進數字基礎設施、智能感知系統、智慧管理系統、數字管理平臺等建設方,建設數智產業港工業機器人研發制造平臺和數智產業港都市工業協同創新平臺,共謀劃3個重點項目。
聚焦發展智慧文旅,成都市錦江區將全面植入VR、AR等智能化設備和技術,引入具有數字化展示、沉浸式體驗等智慧文旅解決方案供應商,打造都市文旅產業帶智能綜合演藝中心項目、數智之門——全息投影形象展示場景,共謀劃2個重點項目。
聚焦推進智慧治理,成都市錦江區將全力推進錦江大道沿線組團智慧化治理水平,建設錦江智慧城市指揮大廳項目、數智產業港智慧化改造升級項目、紅豆樹街智慧街區建設等,共謀劃4個重點項目。
紅星新聞記者 彭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