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酒的標準是怎樣的?對于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而作為肩負“整合酒企、壯大川酒”使命的四川省酒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川酒集團”),選擇用產品作答。
歷時五年反復打磨與悉心鉆研,川酒集團創新性地打造了一款凝聚“川酒人”精神的戰略核心大單品——“國釀”,講述川酒故事,成就中國白酒醬香新高度。
那么,這故事究竟怎么講?為何能成就中國白酒醬香新高度?對此,環球人物網走近川酒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總工程師楊官榮,聽他講述其與白酒之間的故事,以及“國釀”釀造的獨特歷程。
偶然后的熱愛
楊官榮與白酒行業結緣,最初源于偶然。
讀書時,沖著“不會缺糖吃”這點,楊官榮懵懵懂懂地選擇了食品發酵專業。沒想到,畢業后卻被分配進了四川省釀酒研究所,在機緣巧合下,走進了酒業這片天地。
然而,好似是命定的緣分,楊官榮的天分讓他天生就適合干這行——他的嗅覺與味覺十分靈敏。往往對別人來說難以分辨的氣味,他卻能敏銳察覺。就這樣,25歲那年,楊官榮考聘為國家級白酒評委;35歲,成為四川省釀酒大師......種種認可化作前進動力,讓他堅定了對這條職業道路的選擇。
“在工作過程中對白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讓我覺得,生在四川有義務和責任做大川酒。”隨著入行時間越來越長,楊官榮在興趣之外,也生出了一份責任。
立足四川白酒產業的良好基礎,該如何在前人蔭蔽下繼續做大做強川酒,承續這份“川酒情”?這是楊官榮的思考,亦是川酒集團的立身使命。
2017年,川酒集團肩負著“整合酒企、壯大川酒”的使命組建成立,次年便向楊官榮拋出了橄欖枝。同懷“川酒情”,楊官榮與川酒集團一拍即合,而他“精釀好川酒”的川酒夢,也就此落地、生根、發芽。
守正創新釀好酒
釀一瓶好酒,僅憑一腔“川酒情”還不夠。在楊官榮看來,守正創新的態度,當是釀出好酒的關鍵。
“釀酒研究一定要抓住科學的方向,不能走偏,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這是前提條件。”從事釀酒研究工作多年,用科學的態度釀酒,是楊官榮始終堅持的方向。
作為中國技術實力最雄厚的白酒企業之一,川酒集團在“國釀”的研發上投入了強大的技術力量。
據楊官榮介紹,依托白酒“產學研培”一體的科研創新平臺“川酒研究院”的核心力量,川酒集團組建了由制曲大師、釀造大師、酒體設計大師等組成的中國白酒大師團隊,領銜匠造,保證“國釀”品質。
此外,立足白酒行業發展歷史悠久的四川,在堅持科學釀酒的同時,傳承古法工藝也顯得尤為必要。
釀造歷史可追溯至明清時期的古藺縣赤水河美酒生態釀酒區、匠齡40年以上工匠構成的金牌手工班組......“國釀”研發團隊在酒莊選取與工匠選用等環節上傳承古法,再融合現代科研成果,守正創新,將匠心匠藝,盡匯入滴滴醇酒。
“國釀這款產品之所以能達到一個高水平,正是基于整個團隊對中國白酒的高水平認知,以及在此基礎上守正創新的態度。”楊官榮說到這里,話語擲地有聲。
匠心里的“川酒情”
在四川,可以釀造的白酒香型有多種,但最為出名、占比最高的,是濃香型白酒。而川酒集團推出“國釀”產品,志在打造中國品牌醬香新高度,它的優勢在哪?
“國釀”首創的“柔潤醬香”風格,是楊官榮給出的答案。
他介紹道,在這種風格下,“國釀”酒具有醬香突出,花果香馥郁舒適,陳香曲香典雅細膩,酒體醇厚圓潤,滋味豐富,酸甜適宜,回味悠長,落口爽凈,空杯留香持久的口感特點。
“簡單來說,一般醬酒不具備的花果香和水果香這些香氣,以及較一般醬酒低的酸度所帶來的回甜感,這二者就是它最顯著的特點與優勢。”楊官榮解釋說。
正是由此,“國釀”產品雖然推出時間不長,但在市場表現方面已取得不俗口碑。
“講個有趣的例子,在一些場合,當我們背著酒類專家把國釀倒出來讓其品鑒時,很多人會將我們的酒和其他知名品牌混淆在一起,因為他們很難相信川酒集團可以釀出一款如此高水平的醬香白酒。”誤認背后是對品質的認可,楊官榮作為研發者,感到十分欣慰。
“一輩子認認真真做好一件事”是川酒集團一直秉持的企業精神,也是成就“國釀”產品的理念。舉各方面之力,傳承經典、開拓創新,以初心和匠心釀造的“國釀”,作為奉獻給廣大消費者的高水平醬香白酒,也已是川酒集團“川酒情”的最好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