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魯谷街道,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是發現糾紛隱患的“偵查員”,是化解矛盾沖突的“排頭兵”。他們堅守為民情,扎根群眾間,用一次次握手言和、事了人和不斷織密基層治理平安網,他們就是“扎根”在街道各社區基層一線的人民調解員。
居民“找上門”
裝修漏水惹鄰里矛盾
“小賀,上次樓上裝修方安裝新暖氣片漏水,你剛給我們兩家調解,剛賠完我錢,錢還沒摟熱乎,樓上又漏水了,你大叔身體不好,天天為這事發愁。”近日,家住永樂西區2號樓的居民林阿姨,又來到雙錦園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向管院組長兼調解員的賀炳元反映樓上漏水情況,并再次提出調解申請。
據了解,林阿姨反映的情況由來已久,社區之前也做過調解,如今問題面臨反復,鄰里之間也因此結了“疙瘩”。賀炳元在安撫好林阿姨的情緒后,立即聯系物業派出有經驗的老師傅會同裝修方及住戶林阿姨到現場查找漏水原因。通過現場反復排查、多方論證,最終,判斷出是連接衛生間花灑的墻內供水管出現了問題。
經過溝通協調,第二天,裝修隊對墻體進行了破拆作業,確定是由于裝修人員施工期間,不慎導致衛生間墻體內老舊的供水管破裂造成漏水,導致林阿姨家發生了滲漏,在社區的督促下,裝修方立即著手作業,于當天完成了更換水管及墻體恢復作業,滲漏現象徹底消失。
當好“和事老”
多彩協調問題終化解
漏水問題解決后,調解會也在社區的主持下召開,溝通現場,火藥味十足。各方就賠償金額問題互不相讓,林阿姨一家表示漏水對自己家裝修產生了影響,要求對方提供補償,而對方則對賠償金額產生了質疑。期間,各方互倒苦水不斷,一時間劍拔弩張,第一次調解會也因此不歡而散。
各方爭議點主要集中在賠償數額問題,為了促進盡快達成和解,賀炳元勸導林阿姨先整理損失證據和恢復費用明細,并主動聯系具有可信度的裝修公司提供報價方案。經評估,漏水主要涉及衛生間墻體瓷磚和排風設備,雖然有購買發票,但是短時間內無法取得直觀的損失證據,裝修公司提供的報價金額也與雙方預期相距甚大。
臨近年底,中國的傳統是和和氣氣過新年,各方如始終打不成一致意見,導致“撕破臉”,一旦開始走司法程序,反而不美。經過溝通協調,第二次調解會很快召開。會上,賀炳元作為調解人,就目前情況進行了說明,并從各方利益角度出發,給出調解建議。林阿姨一家也給出了綜合考慮后的賠償數額,獲得對方認可,最終,調解協議得以成功簽訂。
據了解,雙錦園社區屬于老舊社區,又剛剛完成老舊小區改造,漏水調解比較常見,比如永樂西區7號10單元業主任阿姨也因漏水問題與鄰里產生矛盾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前后總計調解5次,最終促成和解。2023年,雙錦園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成功并達成賠償協議的金額累計超過10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