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能化身“激光射手”,還能現場“召喚雷霆”!
學生們走進教室,就能“隔空移物”“意念掰鋼叉”“伸手觸閃電”!
歡迎來到,江西景德鎮第十三中學的90后物理老師夏振東的“魔法課”!
01
90后老師親自制作實驗器材
用創意實驗講解物理
夏振東身披斗篷,手持法杖,念出“咒語”,講臺上的電燈隨即被點亮,法杖與燈泡之間電流清晰可見。
2017年至今,夏振東已經進行了260多次創意實驗課。讓學生們最為驚喜的,就是講解特斯拉線圈的課程,也被大家稱為“召喚雷霆”的“魔法課”。
實驗中涉及電磁感應、交流電、變壓器等多個物理知識。完成“召喚雷霆”后,夏振東開始詳細講解特斯拉線圈的原理。
夏振東表示,日常講電學時都是畫電路圖,很抽象,學生難以理解,于是希望學生能認識到知識不僅停留于書本,“我想展現出物理的美感,讓知識可視化”。
實驗用到的法杖,其實是從廢品站淘來的窗簾滑竿。而為了固定特斯拉線圈,夏振東親自動手,用切割機打磨鐵片。在夏振東的家里,有一個房間專門用來放置這些實驗用品。
多年來,這里已經成為他設計課程的秘密倉庫和激發學生們科學興趣的“造夢場”。夏振東介紹,自己的秘密倉庫有許多實驗器材,小到氣球,大到輪胎、電動真空泵、特斯拉線圈等,雖然地方比較小,但能做的實驗特別多。
02
將不同學科的知識和物理相結合
讓“枯燥”的課堂變得“酷炫”有趣
起初,夏振東剛成為一名老師時,只是機械地重復講授復雜的物理原理,學生們常常聽得無精打采。而在夏振東眼中,物理其實非常有趣。為此,他下定決心要做出改變。
受到自己物理老師上課模式的啟發,夏振東也開始利用一些基礎器材,設計課本之外的物理小實驗,“我發現睡覺的同學越來越少,充分激發起了學生的興趣。然后,我再觀察哪些實驗能夠吸引他們的目光,在課后研究。”
隨著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高,夏振東倍感鼓舞,他開始想盡辦法創新實驗形式。
筷子和吸管,誰可以扎穿土豆?敲打插入蘋果的木棍,蘋果是往上跑還是往下躥?釹磁鐵為什么能隔空推動小番茄一直轉動?有不怕釘子的氣球嗎?一個個創意在夏振東的腦海里接連冒出。
“學生們覺得這個老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實際上這是我花了時間去備課的結果。如果只是本學科的話,就很片面,聯接其他科目以后,知識整體的系統感就變得鮮活起來了。”
03
“如果說物理是認識世界的窗口
那我愿意做‘開窗戶’的人”
夏振東認為,傳統的實驗已不能滿足現在的學生,想要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創意一定要有極致感,講話要有顆粒感,實驗更要安全感,枯燥才能被逆轉。
為了保證實驗不只是吸引眼球,更能貼合課本,夏振東在設計實驗之前,都會查閱大量文獻,涉足一些不熟悉的領域時,還會在網絡平臺尋找靈感,“我會看很多的視頻,涉獵比較廣,因為物理本身就源自生活,生活中處處都有物理。”
最近,“隔空斷筷”是夏振東在課堂上展示的一個新實驗。通過一根筷子,他要把慣性原理講清楚。為確保演示成功,夏振東準備了一年多的時間,筷子被他練斷了500多根。
夏振東表示,希望學生除了學到知識以外,還可以知道一些超越知識本身的東西。比如,如何熱愛與專注地做一件事情,“這才是我想要做的,不只是育分,而且育人。”
教學之余,夏振東把自己的課錄成視頻,分享在了社交平臺,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但火了之后,他的視頻更新頻率卻變慢了。對于在網絡上走紅,夏振東表現得很冷靜,“當老師的滿足感是網絡世界無法比擬的,我依然會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花在教學與創意實驗上。”
現在,夏振東還開起了公益直播課,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青少年找到學習物理的樂趣。
“我會把一些有趣的實驗搬上公益直播,讓更多條件不好的孩子,也能看到優質的物理課。如果說物理是認識世界的窗口,我愿意做‘開窗戶’的人。”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