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志鎮

天生我“材”必有用

2023-11-20 11:24:15來源:環球人物網-《環球人物》雜志作者:許曄

葉志鎮在浙江大學辦公室里。
  葉志鎮:半導體光電薄膜材料專家,1955年出生于浙江溫州,1977年考入浙江大學。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現為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院長。
 
  作為一位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志鎮實在低調,接受媒體采訪的次數屈指可數。他的普通話說得不太好,帶著濃濃的浙南鄉音,一再囑咐《環球人物》記者:“你們的稿子千萬不要寫得太張揚。”
  他說,這個時代努力的人很多,優秀的人也很多,自己不過是其中普普通通的一個。但在外人看來,他人生的每個關鍵節點都不普通——1977年考入浙江大學,1990年到美國學習半導體薄膜技術,2007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他的人生被這4個節點劃分為5段,現在進入關鍵的“第五階段”。“我們要把實驗室里的成果‘搬’出來,為國家的產業進步真正作點貢獻,還沒到自我稱贊的時候嘛!”他謙虛地說。
  一定要走到外面去
  1955年,葉志鎮出生在浙江溫州蒼南縣的一個小山村里。直到小學畢業前夕,他因為生病第一次走進溫州市區,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比想象中更大、更精彩。那一刻,他有了一個夢想:一定要考大學,走到外面去!
  “當時,我家里經濟條件很困難,但父母始終支持我讀書。實在湊不齊學費、書本費的時候,中學里的老師也會借錢給我,讓我先完成學業。”求學機會來之不易,葉志鎮倍加珍惜,整日除了上課,就是泡在書堆里。
  他看《十萬個為什么》,也看《魯迅全集》《王陽明》,還看《共產黨宣言》《毛澤東選集》。圖書館里的書看遍了,他便去借老師的書看。直到現在,他依然保持著閱讀的習慣,尤其愛看名人傳記。“居里夫人是怎么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撒切爾夫人讀化學出身,是怎么做到英國首相的?人物傳記記錄的不僅僅是人物故事,還有那個時代的歷史。”
  事實證明,堅持讀書是對的。1977年,葉志鎮作為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考上了浙江大學電機系。拿到錄取通知書那天,他興奮得整晚沒睡著。度過4年本科生涯后,他又在浙大光儀系讀了6年,取得碩士、博士學位,成為中國光學儀器學科培養的第一位博士。
  有人感嘆葉志鎮才思敏捷。一個例證是,他讀本科時,系里舉辦演講比賽,班里派他“出戰”,他連發言稿都沒準備,兩手空空上了臺,卻講得有條不紊、情理俱實,贏得一片掌聲。但葉志鎮很實在,笑著對《環球人物》記者解釋:“其實那不是因為我有多聰明,而是因為我以前在公社當過幾年中學老師,有講課的工作經驗,所以上去‘秀’了一下。”

葉志鎮在浙江大學實驗室里工作。
  博士畢業后,葉志鎮留在浙大工作,走上材料系的三尺講臺。1990年,他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留學。“那時,美國的半導體技術非常先進,中國與之差距較大。我去學習半導體薄膜技術,希望將其帶回中國。”
  他在千分之一毫米見方的薄膜上,使用高分辨透射電鏡技術,把要觀察的物體放大幾百萬倍,能看到一顆顆像黃豆一樣大的原子有規則地排列,也可以看到一些原子不安分地亂成一團。這一成果,達到了當時該領域的世界最高水平。
  后來,葉志鎮不僅把技術帶回了中國,還主持編著了《半導體薄膜技術與物理》(第二版)。2021年,教育部公布我國教材領域最高獎——全國教材建設獎的首屆評選結果,他編著的這本書被授予“全國優秀教材二等獎”。
  實驗室里的“金牛”
  不過,葉志鎮回國后接到的第一個重任,并非是編著半導體材料相關的教材。
  那是1992年,整個中國正處于大發展階段。37歲的葉志鎮,被時任浙大校長路甬祥安排了一項迫在眉睫的工作:協助闕端麟院士建設高純硅及硅烷國家重點實驗室。
  這個實驗室于1985年成立,是國家首批、浙大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葉志鎮說:“當時,很多人并不清楚該如何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1991年第一次面對國家評估時,我們實驗室里的年輕科研人員很少,發表的文章不多,申請的項目也很少。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實驗室被亮了‘黃牌’。”
  想走出“黃牌”危機,難度不小,壓力很大。路甬祥反復給葉志鎮鼓勁兒,讓他一是要把實驗室建設好,“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牌子絕對不能丟;二是要團結一大批同事,共同把事情做成;三是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做到不僅全中國知道、還要全世界都知道的境界。這三句話,讓葉志鎮牢記了幾十年。
  接下重擔后,葉志鎮經過兩年努力,讓實驗室取得較大的進展,被評為國家重點實驗室全國先進工作者并獲得“金牛獎”。1994年,實驗室改名為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然而還沒等他喘口氣,在1996年的評估中,排在他們后面的所有實驗室都被摘了牌。他們實驗室從全國第二十七名,突然變為榜單末位。
  如何扭轉形勢?就任實驗室主任后,葉志鎮憑借自己是歸國人才等優勢,一口氣申請了五六個項目和基金,帶領實驗室團隊開始做硅單晶薄膜等創新研究。后來,他和團隊爭取到了浙江大學第一個國家自然基金重大項目,并陸續承擔了多個“973”“863”項目。
  2022年,實驗室重組后,更名為硅及先進半導體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在推動實驗室建設發展的過程中,葉志鎮還研究實現了氧化鋅在下一代節能廉價白光照明中的基本應用,因意義重大,獲得200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面對掌聲和贊譽,他說:“我運氣好,趕上國家在快速發展,我們的科研也跟著國家發展的步伐在前進。”
  “鼓勵”出來的院士
  在葉志鎮的科研生涯中,氧化鋅是個繞不開的詞。它是半導體的關鍵材料,也是5G發展的重要材料。它可以用來制備多樣的傳感探測器件,也可制備透明導電薄膜——不論是手機觸摸屏還是太陽能電池,都需要這種薄膜。
  1985年,葉志鎮還在浙大讀博,就開始對氧化鋅產生興趣。他發現,當時半導體照明燈的發光材料(一種名叫氮化鎵的化合物)的核心技術,基本都掌握在西方發達國家手中。而且,這種發光材料成本比較高,使得半導體照明燈只能在城市景觀等市政工程中應用,普通百姓根本消費不起。
  他希望能找到一種更便宜的材料,在半導體照明燈的生產中替代氮化鎵。“氧化鋅不僅和氮化鎵有著極為相似的特性,還儲能更豐富、價格更便宜,而且對環境也更友好,不易造成污染。”唯一的問題是,全世界的科學家還不知道如何讓氧化鋅實現發光應用。經過多年研究,葉志鎮和團隊創造性地提出了“二元共摻”的原理和方法,第一次讓氧化鋅在室溫下實現電致發光,突破了這個重大基礎科學難關。關于過程中遇到了多少困難,葉志鎮不愿多談。在他看來,科研本身就充滿挑戰,所有做出創新型成果的科研工作者,都是頂著困難上的。
  但我們還是能從多年前的報道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比如,那些年里,葉志鎮沒有度過一個完整的周末,幾乎每天晚上都工作到11點左右。比如忙于科研,他顧不上家庭,有一回看到妻子開著車回家,問這車子是誰的,后來才記起妻子買這輛車已經快一個月了。再比如,一名博士生做了300多次實驗仍未得到理想數據,忍不住向葉志鎮抱怨,葉志鎮安慰他:“我做了幾千次的實驗,80%的實驗數據跟我們所希望的數據并不符合。但你看,至少20%的數據跟我們所希望的接近。我們應當為此感到高興。很多人可能用一輩子做實驗,卻并不一定有收獲。”
  葉志鎮是個樂觀主義者。在他辦公室里,書桌正對面的墻上掛著一幅書法作品,上面寫著八個大字:“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正是靠永不言棄的努力,他取得了許多成果,授權中國發明專利111項、國際發明專利1項。
  盡管如此,他并沒有參評院士的想法,但院士沈家驄一直鼓勵他試一試。“沈家驄擔任浙大材料與化工學院院長期間,我擔任副院長。他跟我說,年輕人也可以爭取當院士,雖然不容易,但可以試試。我那時覺得自己水平還不夠,就問我們浙大當時的黨委書記張浚生的意見,他也讓我試試。后來我把材料寄給路甬祥老校長看,路校長也鼓勵我試一試。”2019年11月,葉志鎮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材料專業不是“天坑”
  葉志鎮認為,搞科研,不能只想著實驗室里出成果就可以了,一定要特色明顯、優勢突出、意義重大。“除了科學意義還有產業意義。也就是說,這些‘寶藏’科研成果能否得到應用,能否讓人們的生活越變越好,這很重要。”
  2021年3月,他開始擔任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院長。兩年多時間里,他推動研究院孵化了6家新材料科技企業,其中有聚焦新型光電材料的,有瞄準環境友好材料的,也有著眼儲能大市場的。
  “發展大規模的長時儲能對中國很重要。是否能將太陽能轉化的電能低成本且安全地存儲起來,不僅關乎產業發展,更關乎國家能源安全。”今年11月9日,在由中國科協主辦,《環球人物》雜志社、溫州市科協、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等共同參與組織的“對話科學家”活動中,葉志鎮如此說道。
  最近,他們團隊的另一項重要成果是發明全固態鈣鈦礦發光量子點制備新技術。“今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研究量子點的科學家,可見該領域研究的重要性。我們做的是全固態鈣鈦礦發光量子點,成本比較低,而且擁有全部知識技術產權,對中國未來萬億新型發光微顯示產業的自主科技創新至關重要。”談到此處,葉志鎮興奮起來。

葉志鎮在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指導團隊成員的實驗工作。
  作為新一代超高清顯示技術的顛覆性材料,鈣鈦礦發光量子點可以讓屏幕色彩更加鮮艷、逼真、清晰。它可以應用到人們生活中見到的各種顯示屏上,比如手機、電視、車載顯示、可穿戴設備顯示,等等。在葉志鎮看來,等它大量投入應用,意義是不得了的。“但現在還不是大講特講的時候。等哪天大家一提起溫州,就自然而然地想到我們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那時我再多講講背后的故事。”
  如今,他覺得最自豪的還是培養了一批人才——70多個博士,150多個碩士。“200多人對中國來講或許微不足道,但對半導體領域來說,是不是還可以?”
  作為浙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名導”,葉志鎮很受學生喜愛。他重視對學生的教學,不論其他工作有多忙也堅持上課,課程量一度是整個浙大材料系老師平均值的3倍。他也重視為學生組織課題,讓學生沒有后顧之憂地做研究。許多人進入他的辦公室,第一眼就會注意到里面擺滿了各個時期學生們的畢業論文。2014年,他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這讓他感到十分光榮。
  聽說網絡上有人戲稱“生化環材(生物工程、化學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為四大天坑專業”,葉志鎮表示這個觀點“完全錯誤”。
  “材料專業進可攻、退可守。搞研究的話,你可以做科學家;做產業的話,做到上市的公司非常多。別的行業要把公司搞到百億都很難,材料這行一不小心就出個千億企業。當然,我們也得承認,材料專業必須得讀到研究生,本科出去就業可能沒那么好。”
  葉志鎮認為,研究材料的人需要堅信一點:天生我“材”必有用。“先進制造終端的競爭就是材料的競爭。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也是高技術競爭的關鍵領域。如果說服務與數字經濟事關國富,那么材料與先進制造就事關國強。我們這一代會慢慢退出舞臺,接下來得靠你們年輕人了。”
責任編輯:蔡曉慧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国语蜜臀| 福利午夜国产网站在线不卡 | 狠狠干最新网址| 国产萌白酱在线观看|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 国产jizz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国产熟睡乱子伦午夜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夜先锋av资源网站|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连开二个同学嫩苞视频| 嫩b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日韩毛片基地一区二区三区| 放荡女同老师和女同学生|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免费| 亚洲人成网站看在线播放| 手机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片|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东北老头老太露脸|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青青操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娇妻第一次被多p| 亚洲免费人成在线视频观看| 舌头伸进去里面吃小豆豆|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 久久国产美女免费观看精品| 男女爽爽无遮挡午夜动态图 | 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好男人社区www在线官网|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美国omakmanta|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中国xxx69视频| 欧美一级特黄aa大片在线观看免费| 四虎永久网址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