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環時深度】俄烏危機中,西方是誰“不合群”

2022-01-26 07:45:24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劉玲玲 等
大號 中號 小號

【環球時報駐法國、波蘭、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劉玲玲 于洋 青 木 環球時報記者 李萌 柳玉鵬 丁雨晴】編者的話:在烏克蘭官員眼中,它“鼓勵普京”,甚至“背叛了朋友”;在美媒評述中,它是西方試圖展示對俄統一戰線時“一個顯眼的不合群者”——這兩天,德國成為西方輿論的眾矢之的。從海軍總監大談“尊重普京”,到政府官員明確表示拒絕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柏林對莫斯科“曖昧不清”的態度令其美歐盟友深感不安,即便它一再強調“一旦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付出沉重代價”。不過德國的立場在歐盟里并不算什么“異類”。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日呼吁歐盟成員國與俄“展開自己的對話”,被指與美國強調“團結”形成強烈反差。一邊是德法等國盡量回避對俄實施嚴厲制裁的選項,一邊是部分中東歐國家疾呼北約增加軍事部署,并積極向烏克蘭運送武器,歐盟內部的分歧無法掩蓋。不過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跟想通過軍事對抗迫使俄羅斯回到談判桌的“美國方式”相比,大部分歐盟國家還是希望能從一開始就通過外交和談判解決問題。

“異常冷靜”與“背叛朋友”

“從表面上看,德國政府在烏克蘭問題上沒有擅離職守,但攝像機一關,它的語氣就變了。”德國海軍總監舍恩巴赫日前鬧出的風波似乎印證了美國政治新聞網站幾天前的這番評論——他在一場閉門會議上大談“尊重普京”“克里米亞永遠不會再回到烏克蘭”等。據“德國之聲”報道,烏克蘭駐德國大使梅爾尼克憤怒地說,這是“德國式的傲慢和自大”。

基輔對柏林的怨氣已經積攢了一段時日。德國政府可以將舍恩巴赫的話解釋為“不代表官方立場”,但其拒絕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就是在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表明態度。在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看來,德國正“破壞團結”“鼓勵普京”。基輔市長克利奇科24日在德國《圖片報》撰文稱,當烏克蘭受到俄羅斯軍事威脅時,德國未能提供援助,“背叛了朋友”。

《華盛頓郵報》描述了一件凸顯德國與另外一個歐洲大國在對烏問題上立場截然相反的事例:1月中旬,英國皇家空軍飛機繞過德國領空,將一批反坦克武器運送給烏克蘭,由于“繞道”,這趟行程多花了數個小時。《華盛頓郵報》稱,盡管德英政府后來都表示,并非是德國拒絕英國途經領空的要求,但近日柏林制止愛沙尼亞向烏運送德制武器反映了西方國家之間存在“關鍵分歧”。

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德國人對政府的做法、甚至是舍恩巴赫的“失言”表示理解。“雖然我們不會公開說什么,但私下里都予以贊同,”在一家政府機構工作的特爾尼登說,“與軍事超級大國美國和已經‘脫歐’的英國不同,一旦俄烏發生戰爭,歐盟國家受到的影響最大,德國也將直接成為‘受害者’。”在他看來,德國政府在俄烏問題上表現得“異常冷靜”。

來自德累斯頓的德國退休教師卡特琳則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深受二戰影響的德國人特別痛恨戰爭,因此他們現在對一切軍事投入都持保留態度,民眾也支持政府謹慎開展外交。她認為,目前歐洲在安全方面過于依賴美國。

朔爾茨政府的做法在卡特琳眼中是“謹慎外交”,但到了另外一些美歐媒體和分析人士口中卻變成“不清晰”“支支吾吾”。美國機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的柏林辦事處專家斯佩克指責朔爾茨直到現在都堅持對俄烏危機“采取最低限度”的行動,至今發表一些“不痛不癢”的聲明。

“最近幾周,當西方試圖展示對俄統一戰線時,德國成為一個顯眼的不合群者。”政治新聞網站說,受能源和商業利益以及傳統上帶有反美色彩的政治文化的影響,德國正在遠離西方的軌道。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24日分析說,朔爾茨所屬的社民黨擁有對俄采取溫和立場的傳統。對于許多社民黨官員來說,“俄羅斯這個詞激活了一種懷舊情緒”,前總理勃蘭特在大約半個世紀前發起的與莫斯科和解的“東方政治”,總被視為一種通過對話獲得民主進步的可能性。另一位社民黨籍前總理施羅德也被視為與俄羅斯發展密切經濟關系的代表人物,他是“北溪”天然氣管道項目運營商Nord Stream AG公司股東委員會的主席。

德國在“北溪-2”項目上的態度“曖昧不清”招致盟友不滿,并成為它“破壞美歐團結”的另一項“罪證”。克利奇科就說,德國聯邦政府對“北溪-2”項目的堅持令烏克蘭“非常失望”。

朔爾茨上個月曾稱“北溪-2”只是一個“私營經濟項目”,暗示不應在政治層面討論它。德國國防部長蘭布雷希特、社民黨秘書長庫納特也都支持該項目,后者表示,不應將它與俄烏問題聯系在一起。政治新聞網稱,在烏克蘭、波蘭以及波羅的海三國眼中,德國人的這些說法具有“極大的爭議”。

當然眾所周知,柏林在“北溪-2”項目以及對俄態度上并非鐵板一塊,綠黨籍外長貝爾伯克曾說,如果俄烏緊張局勢繼續升級,那么該天然氣管道將不被允許投入使用。上周她在基輔稱,為了烏克蘭的安全,德國可以“不惜一切”,甚至包括承擔經濟后果。不過貝爾伯克緊接著訪問了俄羅斯,有美媒解讀稱,一些西方國家或許將此看作一個令人不安的信號——相較于莫斯科在俄烏邊境地區采取的行動,柏林更關心與俄的雙邊關系。

“展開自己的對話”與談論“軍靴的聲音”

另一個令美國頭痛的歐盟國家應該是法國。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1月19日在歐洲議會發表講話時,呼吁歐盟成員國與俄羅斯“展開自己的對話”,而不是一味支持美國和北約主導的外交努力。文章評論說,這與美國呼吁“團結”形成強烈反差,打破了歐盟和美國關于俄羅斯問題的統一戰線。

“美國之音”稱,馬克龍的言論令一些中東歐國家不安,他們認為,此類表態“不合時宜”。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認為,歐盟的不團結原本并不像莫斯科希望的那樣明顯,但是當馬克龍呼吁歐盟與俄羅斯制定自己的“新的安全與穩定秩序”時,這種不團結的跡象顯露了出來。愛沙尼亞軍方前指揮官里霍·特拉斯評論稱,“馬克龍有一種臭名昭著的品質——不按常規套路出牌并拋出與現實幾乎完全脫節的主意”,他“建議歐盟與俄羅斯對話就屬于這一類”。

馬克龍在歐洲議會的發言固然有其國內政治原因——今年法國舉行大選,與俄羅斯進行成功的對話對他展示政績來說很重要,但另一方面,避免戰爭沖突也與法國國家利益直接掛鉤。歐洲外交關系智庫專家瑪麗·迪穆蘭對媒體說,一旦俄烏爆發軍事沖突,包括法國在內的歐盟國家將面臨難民涌入、能源供應緊張、對俄實施制裁帶來的經濟影響、金融市場動蕩等一系列風險,而且目前大部分歐洲國家仍然受困于新冠肺炎疫情,因此能夠通過外交方式來緩解沖突是最好的。法國總統外事顧問博納23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外交途徑尚未用盡的情況下,談論俄羅斯在烏克蘭“軍靴的聲音”是“不合理的”。

據法國《費加羅報》報道,一些法國人甚至主張借俄烏危機退出北約。法國總統選舉參選人、左翼政黨“不屈的法蘭西”黨首梅朗雄就持這一立場,稱法國應該避免成為美國“軍事冒險主義”的一部分。在他看來,俄羅斯是法國的伙伴,不應該同俄羅斯為敵。但博納對此強調,“法國將表現出極大的‘穩定性’”,不能讓外界覺得西方人之間存在分歧。

“波羅的海鷹派”與“俄羅斯威脅”

德國外交關系協會主任阿什布魯克認為,在歐洲,東部與西部之間的分歧“非常明顯”,“許多西歐人長期以來淡化俄羅斯的威脅”。

對于烏克蘭,波蘭、捷克以及波羅的海三國都明確表示支持。波蘭總統杜達21日稱,支持基輔全面融入歐洲—大西洋一體化。捷克國防部長切爾諾霍娃接受當地媒體《經濟報》采訪時說,捷克愿意向基輔運送或出售軍事物資。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國防部長21日發表聯合聲明稱,它們已獲得美國批準,向烏克蘭運送美制“標槍”反坦克導彈和“毒刺”防空導彈及相關裝備。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報道,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24日還呼吁美國,無論俄羅斯是否“入侵”烏克蘭,北約都應該增加在波羅的海國家的軍事部署。另外,該國政府已經決定,額外撥款3.8億歐元以加強國家安全,這些資金將在2022年至2025年期間用于國防。

《華盛頓郵報》稱,由于地理位置和歷史原因,波羅的海國家能“更直接地感受到俄羅斯擴張帶來的威脅”。但在俄媒看來,它們正試圖利用烏克蘭局勢為自身謀取利益,將自己的領土打造成“反俄活動的跳板”。俄羅斯discover24網站稱,通過散播對俄“仇恨”,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立陶宛想要獲得聲望。憑借邀請北約軍事人員,它們希望能討好美國,受到美國的關注,并吸引全世界的注意力。另外,這些國家可以借俄羅斯“即將發動攻擊”來增加軍事預算。“‘波羅的海鷹派’從‘俄羅斯威脅’中獲利頗豐”,文章稱,“如果局勢穩定下來,大家很快就會忘記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

“總體來說,歐盟國家目前的態度分為三類,”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2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總結道,第一類是主張通過外交方式解決問題,保持與俄羅斯接觸并緩和關系,屬于該陣營的主要是大國,也包括部分西歐國家;第二類是以波羅的海國家為代表的陣營,同時包括波蘭、羅馬尼亞等中東歐國家,它們希望以北約的方式限制、阻擋俄羅斯,因為從地理位置來說,這些國家位于俄烏沖突的“前線”;第三類國家的態度是觀望,它們將根據最終的主流態度進行選擇,這些國家主要位于南歐,距離俄羅斯更遠,與俄羅斯有能源、貿易方面的合作。北歐國家的情況則比較復雜,它們對來自俄羅斯的“威脅”感到警惕,但又不愿意完全倒向北約。

“難以忽視的真相”

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康斯坦茲·施特爾岑穆勒表示,整體來看,美歐與俄羅斯打交道時面臨的一個“真正區別”是,強有力的對俄制裁會給歐盟國家經濟帶來很大影響,但美國經濟受到的負面影響有限。而且歐盟內部也存在差異,最容易遭受沖擊的是德國,其次是意大利。

“俄羅斯是歐盟第五大貿易伙伴——同時也是其最大的能源供應國,但它對于美國來說,只能勉強排進最重要貿易伙伴的前30名。”美國彭博社稱,歐洲企業面臨的風險也很大,因為它們在俄羅斯的投資很多,宜家、大眾汽車、嘉士伯等都在俄有業務。

英國皇家聯合軍種國防研究所負責人基廷說,2014年克里米亞并入俄羅斯后,美歐政客經常吹噓它們帶給俄羅斯的經濟痛苦,但往往對一個“難以忽視的真相”保持沉默:歐盟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2017年的一項研究稱,3年時間里,俄羅斯在貿易領域損失300多億美元,而德國的損失也超過200億美元。

俄羅斯“專家”網站稱,歐盟不想將成員國之間的分歧公之于眾,但有幾個成員國 “確實”不想通過一份嚴厲制裁俄羅斯的聯合聲明。歐盟一直不愿意討論對莫斯科采取的具體懲罰措施,這令“非常關注西方聯合陣線穩固性”的華盛頓感到擔憂。

上周日接受《南德意志報》采訪時,朔爾茨表示,在考慮對俄制裁措施以及對德國產生的潛在后果時要有“智慧”。基社盟主席、巴伐利亞州州長澤德則對《法蘭克福匯報》說,西方僅靠持續發出新威脅和對俄更嚴厲的制裁無法解決問題,一方面這些措施收效甚微,另一方面它們對歐洲國家造成同等傷害,比如中止“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將俄羅斯排除在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結算系統之外。路透社援引一項民調數據稱,大約60%的德國人支持“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以“親美”著稱的德國基民盟新主席默茨雖然近日敦促朔爾茨政府“采取主動”,但據政治新聞網報道,他也曾警告,切斷俄羅斯與SWIFT的聯系等同于在金融市場投放一顆“原子彈”。

“俄羅斯是一個帶來難題的伙伴,但不是歐洲的敵人,”澤德說,“大多數德國人希望與俄建立穩定與和平的關系。俄羅斯現在是、也將繼續是一個大國。”

責任編輯:馮小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年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 第一福利官方航导航| 欧美a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入口在线看麻豆| 免费特黄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一| 亚洲av日韩av综合| 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理论秋霞在线看免费| 日本护士xxx| 国产爽的冒白浆的视频高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做人人玩人精品|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 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 色碰人色碰人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视频7|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又黄又爽又色又刺激的视频| 一个人hd高清在线观看| 热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柏欣彤在线观看| 人妻体内射精一区二区| 中国在线观看免费的www| 看看黄色一级片| 国产网红在线观看| 亚洲麻豆精品果冻传媒| www.成人av.com|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撒尿bbwbbw|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东京热|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播放|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区卡一卡二卡三乱码免费 | a级黄色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