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印度假酒中毒的事件沖上熱搜,27日晚間開始,印度北方邦阿里格爾區陸續有人因假酒中毒,中毒者是當地居民或卡車司機,援引阿里格爾區議員薩蒂什·高塔姆30日告訴媒體的消息,死亡人數已達35人,而印度媒體報道的則更多,達到了58人。目前10名參與假酒制售的嫌疑人已遭到當地警方逮捕,5名邦政府官員也遭到停職。

當地假酒受害者講述中毒過程。圖源:央視財經
因假酒導致多人中毒在印度并非偶發事件,而是一個長期存在的社會問題。
在距此次假酒中毒事件還不到一年前,2020年7月,印度旁遮普邦就曾發生一起嚴重假酒事件,超過100人因飲用假酒中毒死亡。而近年來達百人死亡規模的假酒中毒事件就有多起:
2008年,卡納塔克邦和泰米爾納德邦的假酒慘案,致168人喪生;
2009年,古吉拉特邦發生假酒中毒案,136人死亡;
2011年,孟加拉邦假酒案致死人數多達170人;
2015年6月,孟買發生假酒案致102人死亡;
2019年2月,北方邦假酒案導致97人死亡。

2019年2月24日,在印度阿薩姆邦戈拉卡德縣的一家醫院,飲用過假酒的患者在醫院接受治療。圖源:新華社
假酒問題一直是印度社會始終不能有效治理的疑難雜癥,據印度國家犯罪記錄局統計,印度平均每年1000人因飲用私釀劣質酒死亡。印度國際烈酒和葡萄酒協會數據顯示,印度民眾平均每年飲用50億升酒,其中假酒比例高達40%。這些假酒的主要危害元素為甲醇,除了不法商販摻兌工業酒精而來,一些非法釀酒場所在釀酒過程中對蒸餾溫度把控不當,也會產生甲醇。人體若吸入10毫升甲醇可直接致盲,30毫升則足以致命。
為解決假酒泛濫問題,印度政府出臺過多項措施,甚至在2009年通過釀酒法案,對制造假酒致人死亡的,輕則無期,重則絞刑。但就算絞刑的繩索懸在頭頂,一些人仍然鋌而走險,假酒問題在印度各地依然嚴峻,一些黑幫和官員利用監管的漏洞制售假酒。去年7月發生在印度旁遮普邦的超百人假酒中毒死亡事件,有些家庭因為害怕當地黑幫的報復,甚至不敢報告喝了假酒后親屬死亡的消息,警方一直在說服他們報告真實情況。
除了政府監管力度存在空缺,真酒太貴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

圖源:央視新聞
印度人喜歡酗酒,但作為一個多宗教的國家,印度很多地方禁止飲酒,政府為了方便管理,幾乎管控了整個釀酒業,對其加以重稅,并嚴格控制酒類飲料生產和經營許可證的發放,讓真酒價格始終位居高位,而假酒的價格通常只有真酒的十分之一,讓不少生活貧困的印度民眾找到了“飲酒之道”。而近來新冠疫情爆發,多地的“封城政策”讓民眾不方便買真酒,不少人只能轉而購買假酒,加之“喝酒可預防新冠病毒”的謠言四起,這些都加重了假酒中毒的概率。
要讓假酒退出市場,關鍵是要讓印度廣大的底層消費者買得起、喝得起真酒。分析人士認為,只有放開酒水生產、經營、銷售渠道,降低稅率,真酒價格才能下降,假酒或許才會逐漸退出市場,進而從根本上解決假酒泛濫的問題。
(綜合來源:新華社、中工網、中國新聞網、北京日報、央視新聞、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