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首演之后,陳佩斯“戲臺三部曲”第二部《驚夢》的巡演之路并不順利,第一站成都之行就未能成行。對于變數(shù),陳大愚早已云淡風輕,但對于角色,首次和父親同臺的他,讓戲癡與少爺合二為一的角色常少坤,給自己徹底來了個脫胎換骨,甚至被觀眾點評為:頗有父親年輕時的神韻。劇中,他是父親飾演的和春社童班主的主顧,彼此命運相連甚至互相搭救;戲外,陳佩斯和陳大愚父子是這部戲的導演與執(zhí)行導演,戲里戲外演繹了“上陣父子兵”。
同臺
我們年輕演員正常發(fā)揮就好
父子倆雖是首度同臺,但事實上陳大愚日常一直跟著父親一起工作排練,只是沒有真正同臺過,以至于這次同臺還有時會跳戲。“我爸歲數(shù)大了,這次臺詞也多,偶爾他的節(jié)奏也會比我們要長一些、慢一些,我們有時擔心他會忘詞,所以就老是拎著一顆心,但其實人家心里有數(shù)。”
去年,父子倆曾在杭州各自領銜同城對臺打擂,這一次終于攜手同臺,陳大愚直言,這次自己心里特別放心。“和父親同臺意味著沒有太多競爭壓力需要自己去扛了。原來自己一個人帶隊巡演,有什么事都得我和我的團隊扛著。現(xiàn)在不用了,有什么事甚至天塌下來,有老前輩們頂著,自己心里就會特別放心。《驚夢》這個劇組制作很大,前輩們、老師們也非常多。我們年輕演員正常發(fā)揮就好了,觀眾的滿意度也非常高,對我自己而言也很輕松。”
這個行業(yè)是沁出來的
此次同臺演出《驚夢》的還有劉天池等眾多優(yōu)秀的前輩,無論排練還是演出,身為年輕一輩的陳大愚都覺得非常享受,每天都有收獲。“我跟天池老師學了很多,她其實除了在綜藝中展示的那種嚴謹之外,更有自己的一套特別的理論方法,很系統(tǒng),也很包容我們的錯誤。排練中,我會偷摸地觀察前輩們怎么做,怎么給別人講戲,怎么能把一個我覺得心理上過不去的段落不動聲色地演過去。”這次北京首演前的復排中,陳大愚還和劉天池改了聞著饅頭香,又餓又想在墻根偷聽戲的一段呈現(xiàn),“雖然只是小小的改動,改完之后效果一下就出來了。所以老話兒說,這個行業(yè)是沁出來的,不是泡出來的。除了在這兒待著,還得有心,這樣才能學明白,你再聰明,在這個行業(yè)時長不夠也不行。”
感動
彩排謝幕時淚流滿面
距離《戲臺》首演七年之后,《驚夢》終于橫空出世。其實按照原計劃,《驚夢》應該是2019年籌備上演,2020年正式演出,因為疫情又往后延了一年。對于作品姍姍來遲,身為劇組主創(chuàng)的陳大愚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這個遲來的等待非常值得。尤其是當這個劇本在我們手里頭能再放一年,其實對它是好事。經(jīng)歷第三次的修改之后,刪減了很多的東西,適當留白,讓觀眾自己去想象和感受,我們每個人對它的認知也提升了。記得第一次彩排完的那一刻,面對著空空的觀眾席謝幕時,大家的眼淚直接流了下來。這不僅僅是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背后,有以昆曲為代表的傳統(tǒng)藝術的傳承,這些藝術符號都壓在了這些人物角色的身上,這也正是這個戲特別了不起的地方:在文化的長河中留下了一點點承上啟下的印記。”
祖孫三代隔空出現(xiàn)在舞臺上
劇中有一個特別的情節(jié),陳佩斯飾演的童班主親自飾演了《白毛女》中的黃世仁,以此向自己的父親陳強致敬,祖孫三代也隔空出現(xiàn)在了同一個舞臺上。其實“星三代”陳大愚小時候并不想從事表演。“我兒時的偶像是袁隆平老先生,那時就想學生物,想讓大家都吃飽飯。但后來覺得自己不是這塊料,然后就選擇來做文化。后來又做了話劇,參與了《托兒》《陽臺》等之后,覺得做話劇對大家也是有用的,就干了這行。”
陳佩斯的小品可謂幾代人的春晚記憶,但小時候看父親的作品,陳大愚不僅不覺得好笑,甚至還成了童年陰影。“有一個《人與電話》的小品,電話自己蹦起來滿屋跑,看得嚇死了。我很熟悉他,他不是那個角色而是我的父親,所以就覺得沒有那么好笑。”
蛻變
10年有破繭也有原地轉圈
從2012年進入大道喜劇班學習,到2016年開始給喜劇班的學員們上課,再到如今參演《驚夢》,10年,很多人好奇陳大愚經(jīng)歷了怎樣的蛻變?“我第一次上喜劇學員班的時候,對我來說是跨行業(yè)了。后來自己學到了一些東西,再去帶學員班的學生,能夠明顯感覺到教學相長。之后第一次上臺出演《老宅》,對我來說又是一個跨越。這次能夠進入《驚夢》劇組,是對我之前這么長時間歷練的一個肯定。沒有這10年,我是不可能來演《驚夢》的。沒這個本事,沒流過那么多汗,就不配站在這兒。”但回過頭去看,陳大愚稱這個過程中也會有原地轉圈的時候。“有時候沒有經(jīng)過思索就跨過去的東西,是還要再翻回來重新尋找的。就好像一層一層破繭一樣,每破掉一層之后就發(fā)現(xiàn)好寬廣,當然也有破不過去的時候,自己覺得是在往前走,在老藝術家們一看:這孩子在原地轉圈呢。”
這個地主家的傻兒子有點意思
在《驚夢》中,陳大愚飾演的是一個紈绔子弟、富N代,花大價錢請戲班子來給家里唱堂會。因為角色比較“靠近”自己,陳大愚一出場的感覺就對,落難丟魂腿軟,見到心儀的角兒會失魂,自報家門時又有著一種善良的可愛,難怪觀眾評價說:陳大愚演的地主家的傻兒子“有點意思”。
陳佩斯曾經(jīng)用“螺螄殼里做道場”來形容《驚夢》,陳大愚特別理解這部劇創(chuàng)作中那種“微雕”的感覺。“整個場面就通過這一方舞臺上的這一個小院子和祠堂來展現(xiàn)出大背景和大變遷,那肯定就是螺螄殼里做道場。通過這么一個小空間去影射外界的變化,包括整個文化的變遷,其實是很難的。怎么能做得漂亮,讓別人透過這個小舞臺看到更多的東西,這是本事。”
推薦閱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