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20時,劉德華的“把我唱給你聽”線上演唱會開啟直播,數據顯示,劉德華線上演唱會開播短短不到5分鐘,在線人數就突破了5000萬人次;開播一小時,在線人數突破 2億;截至演唱會結束,最終人次達到3.5億,多個相關話題沖上熱搜。今年以來,已有羅大佑、孫燕姿、崔健、李健等音樂大咖開啟線上音樂會,各視頻平臺輪番上陣,緊抓“情懷殺”流量。
“情懷殺”成了流量密碼?
劉德華開線下演唱會是4年前
劉德華出道已41年,從香港影壇、樂壇巔峰時期一路走來,不少同期藝人逐漸淡出,劉德華卻始終活躍。據資料顯示,劉德華最近一次的線下演唱會“My Love”是在2018年年底,原計劃從2018年12月15日至2019年1月3日, 20天舉辦20場,但在第14場中途,因為突然失聲而被迫中斷演出,并取消了之后的演唱計劃。此后多次嘗試重啟,又因疫情一再延期。
這次線上演唱會在熟悉的《笨小孩》中開啟,于《十七歲》落幕,可謂是劉德華的經典作品大集合,劉德華還現場演唱了《冰雨》《男人哭吧不是罪》《愛你一萬年》等。各年齡層的粉絲都感動刷屏,“一開口就是回不去的青春”“真的感動流淚了”“一起走過的日子”“好感人,希望他永遠不老”……當晚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也發微博稱劉德華是“永遠的偶像。2013年我非常幸運和偶像同臺”。還有很多網友表示,3億人在線聽歌,劉德華卻把刷禮物功能關閉了。
而面對無人的臺下,劉德華也幾次流露出對久違的線下演唱會的期盼,“每一次我的演唱都不是一種表演,而是一種溝通,希望世界能快些恢復正常。”
線上評論、彈幕可與音樂人實時溝通
這兩年疫情之下,一方面,大量線下演唱會經常出現“左手退票右手開票”的現象,大家的熱情不得不從線下轉到線上,早在2020年上半年,觀看在線音樂演出的用戶規模就突破8000萬。
另一方面,公眾娛樂需求增加,西城男孩、五月天等是一眾70后、80后、90后的青春回憶,自帶龐大的粉絲群體,視頻平臺大打懷舊牌,很容易引發集體共鳴,在線音樂演出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機,今年尤為密集和突出。
4月,崔健首場線上演唱會受到粉絲熱捧。演出開始前,就已有超過50萬人預約。整場直播共吸引超過4600萬人觀看,點贊量超過1.2億。
5月20日和21日,周杰倫的《摩天輪2013演唱會》和《地表最強2019演唱會》分別在線上重映。官方數據顯示,在周杰倫第一場5月20日晚的演唱會正式播出前,全網預約人數就突破1500萬。據相關平臺統計,這兩場演唱會重映觀看量接近1億。
5月27日晚,羅大佑首場線上演唱會和孫燕姿線上唱聊會同時亮相,也印證了這個市場的熱度之高。有網友戲稱“羅大佑是70后的青春,孫燕姿是90后的青春”。
在劉德華直播開唱的前一晚,9月2日,被稱為“音樂詩人”的李健也舉行了名為“向往”的線上音樂會,觀看人數超3600萬。
有網友甚至表示,相較于線下實地演出,不少線上音樂演出為音樂人居家、工作室直播,憑借真實、接地氣的演出效果吸引粉絲觀看,同時觀眾還可以通過評論、彈幕等方式與音樂人實時溝通、交流,更具備親近的交流感與互動感。
需要更多創新體驗,觀眾才會買單
這些年,線上演出增多,不少業內人士表示,線上演唱會走向常態化只是時間問題。觀眾愿意為線上演出買單,也意味著主辦方要進一步提升制作的水準以及提供更精致的服務。
目前線上演唱會大打情懷牌,收割了一波波流量,已經從免費收看,到體現出不小的商業價值了,比如崔健和羅大佑的線上演唱會就得到了某汽車品牌的冠名贊助。
不過,也有演出界人士謹慎表示,各大互聯網平臺紛紛加緊布局,爭搶市場份額,平臺之間的競爭也硝煙四起,但是“懷舊風”究竟還能吹多久,仍要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疫情的影響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觀眾懷舊情緒的需求,但當下買單不等于會永遠買單,線上演唱會也需要帶給觀眾更多的創新體驗,才有可能吃到更多的“情懷”紅利。
揚子晚報 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