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人生之路》取材自路遙的原著小說《人生》,在“高加林”“劉巧珍”“馬栓”一干原著人物中,“高雙星”的存在讓不少觀眾疑惑:這是誰?
這份疑惑,高雙星的飾演者王天辰也曾有過。在剛接到這個項目時,王天辰立刻拜讀了原著小說,一直在猜測自己會演哪個角色,結果接到人物小傳后,他迷茫了:“高雙星是原著里的誰?”王天辰笑說,當時大家剛去清澗縣拍攝,向當地人介紹演員,這是飾演高加林的演員,這是飾演劉巧珍的演員,大家對這些名字太熟悉了;但到了“高雙星”,眾人面面相覷。
“高雙星”這個原創人物,是劇本中非常重要的原創人物。他作為高加林的好友,頂替了高加林上了大學,從此偷走了高加林本該擁有的人生。“我是高加林的鏡相人物,”王天辰道,“大家看到高雙星在大學中遇到任何事,大家都會想:如果此刻在這里的是高加林,他會怎么做?”
對于這個人物,王天辰認為最有意思的,就是他“跌宕起伏的人生”。“一開始就一個農村傻小子,只想在村子里待著,和父母親人一塊生活,種田放羊。但因為父親執著于讓他出人頭地,用了一種錯誤的方式讓他步入了大城市。”他留在上海,結婚生子,生活越來越好,“他卻變成了‘特別不好’的自己。”
“他的人生做了一次錯誤的選擇后,之后每一步的選擇都變得有些身不由己。他身上背上了一座無法移開的山。”
劇中,冒名頂替的決定是高雙星的父親做的。對于高雙星來說,一開始他本沒有很大野心,正如王天辰記憶中,高雙星母親所說:考得好就出去,考得不好就在家待著。王天辰覺得,母親是懂高雙星的。但在成長中,好友高加林對大上海的強烈向往,也讓他潛移默化受到影響。“他對外面世界的向往,反而是高加林帶給他的。”
因此,當那個走出去的機會擺在面前時,他動搖了;面對父親的虧心做法和恩威并施,他膽怯了。在劇中,“林永健老師(飾演高雙星父親高明樓)的眼睛只要一瞪,我就害怕”。王天辰清楚,高雙星對于此刻說出真相這件事,他是膽怯的,但對于此后幾十年背負的愧疚,他沒有膽怯,“因為他懷有僥幸心理”。高加林那么有能力,也許他明年又能考上呢?也許他怎么都能過得好呢?
對于這個跨度長達幾十年的人物,王天辰自認青年時代好演,“大學前和上大學后,其實我們都經歷過,演自己就行。”最難的,還是人到中年后。“如果演七八十的老人,我可以模仿,老人駝背啊,走路顫顫巍巍啊。”但演中年人,沒有明顯的肢體變化。王天辰只能去請教導演閻建鋼,閻建鋼一語中的:“你就把你所有動作放慢,穩一些。”因為中年人做事謀定而后動,他該有城府了。
看《人生之路》的觀眾,會為高加林的命運揪心,會對高雙星唾棄,“我們一開始會說:高雙星是一個壞人,但他為什么壞呢?作為演員,我要從這里去著手考慮,而不是單方面下定義就完事兒。”一個人,是因為好的動機做了壞的事兒,還是因為壞的動機做了壞事兒,甚至是因為壞的動機辦了一件好事,其實非常復雜,也會因這些情景不同,直接影響到演員對角色的詮釋方法。
在故事的最后,好不容易在上海扎根的高雙星因為冒名頂替被揭露,又回到最初的起點。但王天辰卻認為:“他終于回到他最有歸屬感的地方。”外人只道,高雙星在大城市扎根生活怎么怎么厲害,按父親的話說是光宗耀祖了,“你可能看到高雙星表現得也是開心的,但那是勝利的滿足:我在大城市留下了,我在大城市結婚了,我在大城市有房了。”每一步都符合外人對成功的定義,每一步都是父親的期望。“但當冒名頂替被揭露,他回到自己的村子,那才是一種解脫。”
“當卸下幾十年的包袱,找回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那一刻,這個人才是真正輕松的,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幸福。”王天辰說道。對于這個人物,這個故事,他覺得,他自己最希望傳達給觀眾的是:“人一生中,可能都會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錯誤,最難得可貴的是,你承認錯誤。只有承認和糾正了錯誤,人生才能真的開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