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記者從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國慶假日期間,全省聚焦“皖美假日·歡樂國慶”主題,精心推出旅游休閑、文博展覽、文藝演出、特色節會、非遺體驗等3000余場“文旅大餐”。689家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1877.9萬人次,門票收入27856.9萬元。
國慶假日,歙縣徽州古城府衙廣場游人如織。吳建平 攝
文旅市場繁榮火熱
按可比口徑,全省4A級及以上景區接待人數、門票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8.6%、23.7%。大黃山旅游持續走高,黃山、池州、安慶、宣城四市4A級及以上景區接待游客人數占全省的比重達到34.4%,同比提升0.9個百分點,龍頭帶動作用更加明顯。黃山風景區、九華山風景區、天柱山風景區分別接待游客19.2萬人次、27.4萬人次、21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14.1%、16%、16.8%。黟縣國際鄉村旅游度假區接待游客72.7萬人次,連續5天日均游客10萬人次以上。
江淮文旅活力迸發
家國情“濃”。游客打卡紅色地標、觀看紅色展覽、聆聽先烈故事,感悟紅色文化、厚植家國情懷成為主旋律。全省紅色旅游接待人數同比增長14.1%。黃山之巔紅色快閃、壽縣古城《我為祖國唱首歌》等,吸引游客縱情高歌、祝福祖國。渡江戰役紀念館、金寨縣紅軍廣場、大灣村分別接待6.4萬人次、4.7萬人次、4.2萬人次,游客通過一幅幅珍貴照片、一幕幕生動影像、一件件飽含故事的展品,重溫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
文化味“足”。精彩紛呈的展演、熱鬧歡樂的節慶、豐富多彩的民俗,吸引天南海北的游客親身感受徽風皖韻的獨特魅力。第十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七大類22項近100場活動持續開演。全省優秀舞臺藝術作品下基層演出為假期“文化大餐”增色。徽州古城舉辦古風游園、黃梅戲進景區等大型表演,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長2倍。齊云山旅游度假區組織非遺炭花舞、橫江舞金龍等活動,吸引游客26余萬人次。安徽博物院推出“天下中都——明洪武時期精品文物展”,游客超12萬人次。
新場景“潮”。音樂潮玩、科技體驗、鄉村休閑、自駕旅游等新場景,煥新游玩體驗,“炫”動假日消費。合肥泡泡島音樂節、淮北朔西湖秋日露營音樂會激情唱響,現場氛圍火熱。中國(合肥)國際科學藝術周展示科技與文旅交融之美,4萬多名游客走近國之重器,探訪科技前沿奧秘。2.8萬游客體驗安徽省美術館“皖美心意”文創商店、“皖美影院”放映等新場景。黃山西溪南村上演魚燈夜游會,增添古村的熱鬧生機,12.9萬游客體驗夢幻文化之旅。
夜經濟“燃”。看全新煥彩光影秀、賞精彩民俗演出、逛熱鬧夜間集市,夜游熱鬧非凡,夜經濟持續升溫。全省重點監測的8家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接待游客451.6萬人次、營收8071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7.3%、26.3%。34.2萬游客走進馬鞍山長江不夜城,沉浸式體驗長江沿線11個省(市)花車巡游、千里長江畫卷、“非遺火把節”,品長江文化中式美學。
合肥市肥東縣撮街,專業人員在給游客表演打鐵花。阮雪楓 攝
消費升級趨勢顯現
個性化消費凸顯。旅游消費需求正加速從“夠不夠”向“好不好”、從“缺不缺”向“精不精”、從“物質享受”向“精神體驗”轉變,游客更加注重個性化體驗,突出情緒價值、悅己消費。廬江縣云里安凹民宿的鄉村風情,金寨中國紅嶺公路的暢快自駕,阜陽管仲老街的踩街活動,黃山演藝城的《徽秀》表演,滿足游客個性化、多樣化的旅游體驗。岳西牛草山太空艙營地,吸引3.1萬游客“玩在天空、住在太空、仰望星空”。涇縣61家“村咖”共計銷售咖啡14.3萬杯,日均銷售2萬杯。
文化游熱度不減。“文博熱”“非遺熱”“國潮熱”持續升溫,各大博物館、文化市集紛紛迎來絡繹不絕的游客,文化遺產在與現代生活的融合中煥發出新的光彩與魅力。調查顯示,假日期間參與文化活動的游客超過七成,人均文創花費占購物花費的近兩成。
縣域游增勢強勁。一波追求“松弛感”的年輕人奔向縣城和鄉村,黟縣塔川村烏桕初染紅暈、碭山縣酥梨掛滿枝頭、含山縣老鵝湯鮮香濃郁,充滿美好生活元素的“寶藏小城”和“皖美鄉村”成為熱門選擇。鄉村旅游接待游客占全省總接待量的50.9%。重點觀測100家“皖美民宿”共接待游客3.9萬人次,同比增長5.9%。
假日期間,“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費季持續上新,舉辦淮南焦崗湖牛肉湯文化節、蚌埠懷遠石榴文化旅游節等促消費活動510多場,馬鞍山、蕪湖、合肥、淮北、淮南、亳州、宿州等地政企聯動發放文旅消費券、優惠券等4500余萬元。
“人人都是迎客松”安徽文旅志愿服務行動如火如荼開展,全省超過1.6萬名志愿者參與旅游講解、交通疏導、服務咨詢等志愿服務,為游客打造舒心旅游的美好環境,成為江淮大地的亮麗風景線。省文化和旅游廳實時監測景區游客流量情況,指導做好預警、應急處置等工作。假日期間,全省無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和旅游投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