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哈爾濱冰雪旅游的繁榮景象里,頭戴狍角帽的鄂倫春族人在中央大街巡游,相關(guān)話題頻頻登上熱搜。哈爾濱市文旅局回應(yīng),想讓游客玩得開心,將獨特民族文化向外推介。
鄂倫春族人分布于我國東北的大、小興安嶺,全族不到9000人。其先民一直在莽莽林海中過著游獵生活,傳統(tǒng)文化與游獵緊密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被譽為“馬背上的民族”和“北半球漁獵民族的活化石”。
鄂倫春族服飾。圖源:受訪者提供
視頻博主李京陽(昵稱“少年星期八”)走訪鄂倫春族古稀老人共9年,是鄂倫春旗宣傳部認可的“鄂倫春老鐵”。
其證實,隨著鄂倫春族的“出圈”,最近確有不少鄂倫春族的年輕人從內(nèi)蒙古鄂倫春旗來到哈爾濱市,他們穿著鄂倫春服飾走在街頭,每場直播都有上萬人在線觀看。
李京陽建議,只要深耕文化,群眾、政府、商家、景區(qū)擰成一股勁,鄂倫春族有機會迎接下一波流量。
【1】手工制作狍皮衣的鄂倫春族人,世上僅剩幾位
九派新聞:可以跟南方游客介紹一下鄂倫春族嗎?
李京陽:鄂倫春族主要分布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和黑龍江省北部,是一個來自森林的民族,目前約9000人。在沒下山定居前,他們一直過著游獵生活,以狩獵為生。到1953年,鄂倫春族人響應(yīng)政府號召,從山林搬到了山下,變成了半農(nóng)耕半狩獵的生活。一直到1996年,實行全面禁獵,鄂倫春族人的生活就跟現(xiàn)在大部分人一樣了。
九派新聞: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和黑龍江省北部的鄂倫春族人生活習俗上有什么差異?
李京陽:生活習俗大體一致,黑龍江一帶的鄂倫春族人接觸農(nóng)耕較早,兩個地方口音上有細微差別,除此以外都是一樣的。
九派新聞:這段時間你的賬號有什么變化?
李京陽:以前沒什么人關(guān)注我發(fā)的視頻,現(xiàn)在粉絲噌噌上漲,拍攝的內(nèi)容連著兩天上熱搜。
九派新聞:在這次哈爾濱文旅熱潮之中,為什么鄂倫春文化會火起來?
李京陽:在此之前,大家不知道中國還有生活在森林中以打獵為生的民族,穿著狍皮的服飾,這種異于大眾化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給人們帶來獵奇的感覺。
九派新聞:鄂倫春族人怎么接住這潑天的流量?
李京陽:不少鄂倫春族的年輕人已經(jīng)有了要做點什么的意識,自發(fā)地從內(nèi)蒙古出發(fā)到哈爾濱,穿著鄂倫春服飾走在街頭,直播或拍短視頻。
李京陽。圖源:受訪者提供
九派新聞:在網(wǎng)傳的鄂倫春文化中,是否存在一些被誤解或忽略的元素?
李京陽:有一位男子牽著馴鹿走在中央大街上,他并未表明自己穿的是鄂倫春服飾,但不少營銷號以此為噱頭宣傳。但事實上他走的是混搭風,只有頭上的帽子屬于鄂倫春服飾。
我非常喜歡鄂倫春族人手工制作的狍皮衣,但是能夠制作這些的人,有的已經(jīng)年過八旬,是世界上僅剩的幾位還掌握這門技藝的人。我這次發(fā)聲也是為了這些手藝人,不希望大家誤解這個民族的文化。
【2】鄂倫春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歷史靠老人口述
九派新聞: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
李京陽:以前在北京做影視相關(guān)的工作,年薪近百萬。九年前一次機緣巧合下,我來到鄂倫春進行拍攝,慢慢愛上了這個小眾的民族。
前幾年,我每年都會抽出一兩個月時間待在這里。在山林生活過的老年人至少也得75歲往上走,現(xiàn)在的年輕一代的鄂倫春族跟大部分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一樣,并未經(jīng)歷過山林生活。他們有自己的語言,但是并沒有文字,歷史記載全依靠老人們的口述。拍攝過程中,很多老人陸陸續(xù)續(xù)離世,老人的去世相當于帶走了一部分歷史、儀式與故事。
鄂倫春文化以天為單位從我眼前消逝,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和時間賽跑。推掉北京所有的工作后,我直接住在了鄂倫春旗,每天記載鄂倫春族曾經(jīng)的生活和文化。
九派新聞:為什么想要留在鄂倫春旗?
李京陽:我們都在說以史為鏡,我們不光要往前看,還要回頭看,看看盛唐,看看大漢,這些歷史會給我們很多啟示。不管多少年以后,至少有人知道我們?nèi)祟愒?jīng)有這么一個族群,用這樣的方式和自然如此親近,在環(huán)境污染嚴重的當下,給人們一些反思。
我之前拍的東西可能是為了掙錢,記錄鄂倫春文化還要不斷貼錢。但是我能感受到是在保護這個民族的各種文化,并且把它申報成了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我覺得非常有成就感。
鄂倫春族老人。圖源:受訪者提供
九派新聞:與鄂倫春族人相處中,有什么讓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李京陽: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對于大自然的那種敬畏。鄂倫春族以狩獵為生,但也會通過采集山上的野菜、野果來補充維生素。有一次我拍攝老人們上山采集,結(jié)束后天已經(jīng)快黑了,我還在用正常聲音跟老人在交流,老人突然提醒我“你在森林里晚上小一點聲,因為小草和小樹也是要休息的,不要打擾到它們。”以前,他們生活在山里,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不會砍樹取暖,只會拾取一些地上的樹干或者砍伐已經(jīng)枯死的樹。
九派新聞:對鄂倫春族文化的發(fā)展有什么期望?
李京陽:如果能向這次的哈爾濱學(xué)習,深耕文化,群眾、政府、商家、景區(qū)擰成一股勁,才有機會迎接下一波流量。
推薦閱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