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紅領巾宣講員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的講解詞,讓人熱淚盈眶。“展館出口,是一段漫長的上坡路,雖步履艱難,但卻邁向希望。請大家向前走,不要回頭,因為出口有光,有人間煙火,有國泰民安”。
這名小宣講員叫宋睿誠,今年10歲,是哈爾濱工業大學附屬中學校小學部五年級的學生,別看年紀不大,他的“講齡”已經快三年了。
宋睿誠的媽媽說,他從小善表達、愛朗誦、喜歡學習歷史,2021年,在得知黑龍江省民族博物館需要小志愿者時,他就報了名。2022年,“黑龍江省紅領巾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宣講團”面向全省征集“小志愿者”,宋睿誠成功入選。從那之后,他都會利用課余時間,到東北烈士紀念館、省民族博物館擔任小講解員,為游客宣講黑龍江的紅色歷史。他也會走進社區、學校宣講“歷史的回聲”、黨史故事,現場吸引2000多名小伙伴觀看。
翔實、從容、動情,這次到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宣講,宋睿誠其實在很久之前就做了充分的準備。
在宋睿誠的家中有一本藏書《日本軍細菌戰》,里面集中全面揭示了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及其他細菌部隊,在中國創辦細菌工廠、進行人體實驗、實施細菌戰等戰爭罪惡。
宋睿誠的媽媽說,兒子在讀二年級的時候,就在家里翻看了這本厚厚的大書。這本書對于小學生來說無疑是一本巨著,但宋睿誠努力地逐頁研讀并認真做了筆記。2023年夏天,宋睿誠帶著這本書再次來到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一邊參觀展館的照片和遺址,一邊對照圖書內容,加深對這段歷史的理解。
這個冬天,掀起了一股來哈爾濱旅游的熱潮,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門前,也排起了長隊。作為紅領巾宣講員,宋睿誠也希望能為家鄉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于是,他用零花錢買了200個暖寶寶,為陳列館門口排隊的游客免費發放,然后為大家一遍又一遍地講解。
在講解現場,有前來參觀的小朋友為他送來國旗,還有許多南方游客拍照錄像、為他點贊。宋睿誠在日記中寫道:“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和平來之不易,我們應該珍惜當下生活,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
如今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吸引了眾多青少年前來參觀研學,同學們紛紛獻上鮮花、五星紅旗,還有哈爾濱花園小學的學生在館內齊聲背誦《少年中國說》,一幕幕暖心之舉、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聲音,讓這個冬天格外暖。
延長開放時間,取消閉館日,無數志愿者為游客提供熱水、暖貼……零下二三十度的室外,一排隊就是1-2個小時,但沒有一個人插隊,沒有一個人嫌冷放棄參觀!這一次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門前排起的長龍,不僅折射出了人們心底對愛國主義的自覺認同,也彰顯了新一代中國青年人敬畏歷史和正視歷史的態度。
網友們紛紛表示“天冷難涼熱血!”“我們不宣揚仇恨,但要銘記歷史”“館外排起的是新中國的長城”“這才是哈爾濱爆火最大的意義”。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感謝您在哈爾濱的行程里有這一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