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中國援摩洛哥醫療隊塔扎醫療分隊隊員結束短期回國休假,回到非洲摩洛哥塔扎,開啟最后一年援摩時光。
“我們在摩洛哥過年,一起吃年夜飯、拍攝拜年視頻,還準備邀請當地醫護人員和朋友來我們駐地一起歡度春節。”九三學社社員、中國援摩洛哥醫療隊塔扎醫療分隊隊長、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于閱盡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透露,這次回去,不少隊員行李箱里添了些年貨及龍年飾品,隨隊廚師還專門為年夜飯準備了一些上海特色食材。
2022年12月,于閱盡隨第195批中國援摩洛哥醫療隊赴摩洛哥開展為期兩年的醫療援助工作,其所在的塔扎醫療分隊在塔扎依本姆-巴加省立中心醫院工作。塔扎地處摩洛哥中北部山區。一年多來,隊員們克服語言交流障礙、醫療條件欠缺等困難,與當地醫護人員攜手開展繁忙的診療工作。
“鼻竇炎并發顱內感染、面部癌結節潰爛、下咽部取出螞蟥……我遇到了許多教科書上才會出現的特殊病例。”于閱盡告訴記者,2023年,塔扎醫療分隊共完成門診4069人次、急診3687人次,收治住院患者1572人,手術達1685人次。
“我們還經歷了地震等突發狀況,但隊員們始終團結一心、臨危不懼。”2023年9月,摩洛哥發生6.8級地震。于閱盡說,所幸隊員們在第一時間撤離住所,有驚無險。地震發生后,隊員們堅守崗位,隨時待命,還拿出隊里儲備的大米,用生活費購買飲用水,捐贈災區。
于閱盡和塔扎醫療分隊隊員一起購買飲用水等物資捐贈地震災區?!?受訪者供圖)
一年來,于閱盡見證了當地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受援醫院設備、器械老舊,我們根據實際需求,累計捐贈了價值約20萬元人民幣的醫療器械、耗材及設備,填補當地醫院的空白。”于閱盡舉例道,受援醫院原先沒有食道鏡,患者需趕赴100公里外的醫院治療,預約又得等上幾天。“如今,我們捐贈了食道鏡,食道異物等問題迎刃而解。”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與當地醫護人員共同成長,互學互鑒。他們學習我們規范的手術操作流程,我們學習他們處理急癥的經驗。”于閱盡表示,希望未來還能夠建立摩方醫生訪滬交流機制。
“中國醫療隊”成為當地一張金名片。于閱盡談及,因耳石癥引發眩暈,當地患者往常都是到神經內科求診,治療效果不佳。作為耳鼻喉科醫生,她通過手法復位,解決了多位患者的眩暈問題,也贏得了好口碑。此外,即使語言不通,仍有不少患者千方百計找到中國醫生,還有中國游客聽了當地人推薦,專程從其他城市趕來看病。
為提升醫療效果,塔扎醫療分隊去年推出了中文、法語、阿拉伯語三種語言的《糖尿病出院健康教育》《預混胰島素皮下注射方式》《結腸鏡檢查》手冊。于閱盡說,這一創新舉措,頗為實用。
一年來,隊員們與當地人結下了深厚友誼。在摩洛哥的重大傳統節日宰牲節,當地人邀請隊員們到家中做客,一起烤羊肉,體驗摩洛哥傳統美食。而在元宵、端午、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隊員們則與當地人一同分享湯圓、粽子、月餅。
于閱盡和塔扎醫療分隊隊員一起在當地朋友家過宰牲節?!?受訪者供圖)
作為隊長,一年來,于閱盡更加懂得關心別人、照顧大家。“雖然付出了很多精力、熱情和愛心,但我感到收獲遠比困難多。我們雖身處異國他鄉,內心有時難免孤寂,但大家在一起時就像是一家人。援摩故事一定會被我們回味一輩子。”
展望2024年,于閱盡表示,這是她此次援摩的最后一年,兩年的援摩經歷將是她職業生涯最難忘的時光。“我們和這個國家建立了情感聯系,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最后一年,我和隊友們將傾己所能,做好每件事,為塔扎留下帶不走的醫療服務技術和管理經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